诚品书店创办人吴清友走了,你和诚品有什么难忘的记忆?
诚品书店是每一个文化人心目中最为温暖的家,对于诚品书店和我的故事,我更在意吴清友先生和他书店的来来往往的二三事。
最后一个文化人听闻先生已去,不禁感慨万千。
当下的社会,是一个人性浮躁,人心浮躁,人浮于事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不仅大师难出,而且像吴清友先生这样一辈子只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文化事业的人也是凤毛麟角了。
没文化,我也不想活了印象里最深的一句话是:没文化,我也不想活了。
我知道,当一个人要说出这样的话来,是何等的艰难和不舍,是何等的热爱文化啊。热爱到足以失去自己生命的地步。
让我们再回头看一眼这位文化的捍卫者,文化的信仰者一眼吧!
吴清友,知名台湾企业家,诚品书店创办人。出生即患有先天性心脏扩大症,31岁时成为诚建公司老板,后转行经营书店。1989年3月,他创办了诚品书店,成功经营出特殊的“诚品”书店文化。尽管诚品书店经营的前15年都在赔本,吴清友依然主张创业时专卖艺术与建筑书籍的目标,并规划出有别于同业的经营模式,如首开24小时营业、结合商场模式销售等,使诚品书店在台湾有相当的重要性与知名度,甚至被誉为台湾的文化地标。
文化的地标曾经身边有去过台湾的小伙伴,他们告诉我,诚品书店是每一个去台湾的人必去的地方之一,就好像我们到北京一定要去看看故宫长城那样重要。而诚品书店之所以如此成功,自然和吴清友先生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诚品书店中为何用诚字作为第一个开头名字,一直以来是我困惑不解的地方,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吴清友先生在一次演讲中的谈话,才开始渐渐明白,诚对于吴清友先生而言,是一个多么具有生命意义的字眼。
“诚”是吴清友对生命的信仰1950年代,吴清友先生出生在台湾西南沿海,他小时候是家里表现最差的小孩,但他得到非常多的爱,尤其是吴清友先生的父亲,给了他这一辈子最伟大的养分。那个年代,台湾很贫困,吴清友先生的父亲经历了非常大的风波。但是,父亲在吴清友先生的心目中,一直以来,都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也是一位伟大的爱人。他把生命定为“留得清白在人间”,虽然没有钱,但很有骨气,希望他的小孩将“诚”字作为生命的信仰,“财物有时而尽,惟有‘诚’字是终身受用不尽的”,所以我有机会成家立业,所有公司全部以诚为始。
吴清友先生经历了年少的贫困,但运气很好,工作十几年积累了很多财富。1980年代左右,他经营一家小公司时,读到一本《灵机实务》。通常,公司做年度计划都会沿用去年业绩,但这本书讲了一个新的概念:当你做一个新计划,可不可以把一切想法归零再去考虑呢?
它让吴清友先生自问两个问题:一、不做原来的行业,我做什么?第二,生命归零,我又期待什么?
吴清友先生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而手术在当时是很危险的。这就逼迫吴清友先生思考生命的问题,重启了一段旅程。而在旅程中,诚信无疑是吴清友先生最大的信仰!
甘愿赔钱15年,吴清友始终是一位文化人这个时代,商业泛滥,利益至上,吴清友先生无疑是一个例外,用当下时髦的话讲那就是一股“清流”。围绕在先生耳边的传闻无非就是那几个,然而最让人那人寻味的是——先生开书店赔钱15年的心路历程。
对此,吴清友先生曾经表示自己因为病痛,对书店无法做五年、十年长远的计划,而是要考虑每个当下安定心灵的可能。本以为准备一点小本钱可以赔5-8年,没想到一直赔了15年。诚品书店不是商学院的好案例,却是他对生命的一种创作和探索。
诚品赔钱的15年,是他一生中最丰富的时间,因为这让他第二次看到了自己。第一次看到自己,是当他拥有的金钱超过生活所需之后,觉得钱不是那么重要。经过诚品赔钱的15年,他至少看到了自己对生命态度的诚恳,即便是执迷不悟,不知变通。其实,他自称自己不是一个笨人,但他不想做太容易的事情,而是要做他认为是有兴趣、有意义,或者做一些从来没有人用这种方式做的事情。
这一点,在吴清友先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诚品书店,可以说是先生的第二次生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