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命运如何?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用毕生的心血写出的《史记》,全面而系统地写出了从远古黄帝时期到汉武帝时期,这三千年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鲁迅尊称《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被后人誉为:中国史学之父。虽然司马迁的学术思想有着辉煌的成就,但是他的命运却是坎坷曲折,九死一生。
司马迁出生在一个官方的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文帝时期朝中的文史典籍管理者。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历史文献有着浓厚的兴趣。长大成人之后,司马迁到各地考察旅游,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令他深受启发和感动,沿途中搜集了许多的历史资料。
司马迁当上太史令之后,不忘父亲遗志,准备著术一部继《春秋》之后的通史之作,并着手搜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日以继夜投入写作《史记》,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身上。
李陵事件的发生,其他的官僚落井下石,只有司马迁仗义直言,令汉武帝勃然大怒,将他判处死刑。如果不接受死刑,也得承担宫刑的痛苦和折磨。面对奇耻大辱,司马迁也想一死了之,但是想到《史记》的宏大志愿还未完成,这一死与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之死无异。他想到文王拘于囚室而推《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想到那些历史人物都是历经磨难而走向成功。司马迁毅然选择以宫刑赎身。
可是当宫刑在他身上实行之后,巨大的身心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让他又一次想到血溅墙头,了却残生。此时他想到自己所说过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没有完成大业,就此一死,轻于鸿毛。于是他再一次强制自己要倔强而坚忍地活着,又是一部没有完成的《史记》,给了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
司马迁出狱之后,做了中书令,继续废寝忘食地著书写作,忍辱负重。直到出狱之后的第八年才完成这部历史巨著。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以人格和品质为标准,。无数个帝王将相,英雄豪杰,鸿儒博学,让他开启了传记文学的先河,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一幅幅壮丽的画卷,把中国的史学和灿烂的文明,推向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司马迁在李陵事件之前,由于他自身的努力和父亲的正确引导,他的命运还是一路畅通,事业有成。受李陵事件的牵连,他遭受灭顶之灾,悲痛欲绝,忍辱苟活。出狱之后虽然做了个中书令,但是宫刑留下的余痛还在他的身上,精神上的摧残永远是他心中的阴影。他的晚年是身心疲惫,是凄凉孤独,丝毫没有夕阳的无限美好。有一位哲人说过,伟大的作品来源于作者苦难的人生。也正是司马迁在狱中的大苦大难,才成就了《史记》的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