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灭亡至今107年,皇陵依然有人守护,守陵人的生活现今如何?

2020-11-10综合564

大家知道,清朝的皇陵一共有三处:清东陵、清西陵和关外三陵。

其中,关外三陵分别是努尔哈赤的福陵、努尔哈赤祖先的永陵,以及皇太极的昭陵。清东陵为顺治帝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和同治的惠陵;清西陵则是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

对于古人来说,尤其是皇帝们,是非常重视死后的事宜,所以在他们死后,其陵墓不仅修建得富丽堂皇,还有很多丰厚得陪葬品。

与此同时,为确保皇陵的安全,防止有人打这些陪葬品的主意,皇帝通常还会设有专门的护陵卫队,来守护清朝的皇陵。

在清朝入关之前,皇陵的守陵人多是“国戚舅姨子孙”,所谓的国戚舅姨子孙,指的是与皇家有姻亲关系的宗族,当时守护关外三陵的基本是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舅父、姨母的子孙;等到清东陵和清西陵时,则大都由爱新觉罗子孙负责,其护卫也都是精挑细选的八旗子弟。

据史书上记载,清朝的护陵卫队,最高峰时有近三千人。当然,他们并不是简单地看护陵寝,清代守陵有着一套完整的体系,守陵人除了看护陵墓,还需要准备祭品。

并且,守陵人分工明确,有人专职饲养牛羊,有的专职酿酒,每个人一辈子只干自己的那一件事,世代相传。

在这种背景下,在清东陵和清西陵附近,逐渐形成了一些以守陵人为主的村落,他们世代生息,以守陵为生,间或种植农田,自种自吃。但是,等到1912年清政府灭亡后,守陵人队伍亦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

最初,在袁世凯和清政府签订的《清室优待条约》中,北洋政府承诺会继续维持对清朝皇室宗庙、祖陵的保护,继续沿用清朝的守陵人,继续给他们发工资、让他们帮忙把守清朝皇陵。此时的守陵人,依然算得上是一份拿着固定工资的公务员职位。

但等到1924年的时候,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不仅将溥仪以及居住在紫禁城中的太监、宫女们赶出紫禁城,还废除掉北洋政府和清朝签订优待条约,不再给那些守陵人发工资。于是,这些守陵人纷纷沦为失业人口,他们为了生计,很多人开始离开另谋出路。

不过,有部分老年人,他们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自己也耕种有部分田地,所以他们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继续在这里守护;还有某些爱新觉罗氏后裔,不想先辈陵墓被外人染指,所以主动承担起为祖宗守墓的责任。

但是,他们的努力最终还是白费,在1928年,国民党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为筹集军费和满足私欲,直接率军队盗掘了清东陵。与此同时,随着军阀混战时代的开启,清西陵也先后被盗墓贼们洗劫一空。

自此,所谓的守陵,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当时这些守陵人所能做的,就是时常进来打扫下陵墓的环境卫生,修建一下杂草,或者在节日的时候,进来搞一搞祭祀活动,缅怀一下先祖们。

等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拨钱重新整修了清皇陵,还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那些留下来的守陵人,也没办法再进行祭祀活动,甚至就是连打扫卫生,都不需要他们。所以等到他们的后代人时,已经没有所谓的守陵人这种说法,他们只是生活在陵墓附近的普通居民而已。

只不过,随着近十来年中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清皇陵一度成为全世界都非常出名的旅游景点,这让那些居住在这附近的居民看到了商机,于是他们中很多人开始打出守陵人的口号,还搞出所谓的祭祀活动,说自己世代在此守护。当然,他们也没有完全说谎。

与此同时,当地的官员们和商人们,为吸引更多人来参观旅游,也开始丰富旅游项目,于是在一些重大节日,也推出所谓的皇陵祭祀活动,还特意找来许多守陵人的后人们参与,总而言之,就是通过各种故事来包装。这些,也就是所谓的清朝灭亡107年后,清皇陵还有守陵人守护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