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什么命人平了雍正宠臣田文镜的坟墓?
历史上乾隆确实很不喜欢田文镜,而田文镜的坟墓被乾隆所平也算是一个误会,具体且慢慢说来。
先说说田文镜这个人历史上的田文镜其实人生挺传奇的,他比雍正皇帝大了十六七岁,他出生于康熙元年即公元1662年。
田文镜早在康熙二十二年即公元1684年二十二岁的时候以监生身份出任了县丞,后来田文镜逐步升为知县、知州等官职,可以说他是从底层官职一步一步升上去的,但是在康熙一朝,田文镜始终没得到重用,康熙四十五年即公元1706年田文镜才有机会从知州调到中央出任吏部员外郎。
不管是知州也好还是吏部员外郎也好,都只是五品官职,这在清代来说只相当于中层干部,不过有一点好处就是,田文镜从地方知州出任吏部员外郎算是从地方进入中央了,而田文镜也正是在这时期与雍正结识,从而获得雍正赏识。
到了康熙五十六年即公元1717年,田文镜终于在五品官上升了一级,成为了内阁侍读学士,这算是从四品官职,虽然级别升的很慢,这也算是在中央站稳脚了。
到康熙去世时,田文镜已经61岁,可以说61岁之前田文镜基本都是在地方从政,或者出任一些无关紧要的官职,说他是无名小卒也毫不为过,如果田文镜要在61岁前去世了,他都不可能青史留名。
康熙去世,雍正继位,在雍正即位之初,雍正没有可用之才,这时候雍正开始启用之前就比较赏识,且有着丰富地方从政经验年事已高的田文镜。
田文镜可以说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厚积薄发,雍正继位后,山西发生了自然灾害,年羹尧作为当地驻军将领先向雍正报告了此事,请求朝廷救援。
而雍正询问山西巡抚德音时,德音却故意隐瞒山西灾情,企图蒙混雍正,正好当时田文镜奉刚即位的雍正之命去华山祭天,雍正于是就召见田文镜询问山西灾情,田文镜没有替德音隐瞒,据实奏报了灾情,于是雍正震怒,责怪了德音,然后派田文镜出任山西布政使。
布政使相当于现代的常务副省长,在当时清朝官制下,一省之内除了巡抚之外,就属布政使官阶最高,而且以品级论,布政使和巡抚是同级别,都属于从二品官,但是一般巡抚都会在中央兼职,所以清代巡抚大多是正二品官,还是比布政使略高一级。
不过布政使这个官在清代已经算是地方高官了,而田文镜有着非常丰富的地方的从政经验,所以他出任布政使后很快理清了山西公务,同时清楚利弊,救济灾民,使得当时山西吏治焕然一新。
雍正由此看到了田文镜的政治才能,于是不久就调任田文镜出任了河南巡抚。
田文镜出任河南巡抚后成为了雍正的左膀右臂
田文镜在出任河南巡抚时已经62岁,在古代这年龄已经不小了,很多人也都差不多该到退休年纪了,而田文镜在这个年纪时却是刚刚开始起步,开始得到重用,开始大展平生抱负。
在河南巡抚任上田文镜坚决推行雍正所制定的新政,雍正新政是雍正继位后,针对康熙晚年清政府吏治腐败和社会风气进行的一次重要改革。
因为雍正新政中的很多政策都触犯到了贵族地主阶级利益,所以很多地方官不愿意在地方推行雍正的新政,这时候河南巡抚田文镜和浙江巡抚李卫站了出来,他们俩坚决在所辖省内推行雍正新政,这才使得雍正新政在地方得以推行。
而田文镜和李卫也被当时雍正皇帝所倚重,甚至被雍正称为左膀右臂。
后来李卫升任浙江总督兼刑部尚书,田文镜则升任了鲁豫总督兼兵部尚书,在这要说一下,李卫的浙江总督是清代已有的官职,也叫闽浙总督,而田文镜的鲁豫总督则是雍正专门为田文镜所设立。
雍正非常倚重田文镜,特意命他总督河南与山东两省,故此为他特设了鲁豫总督,田文镜去世后,这一职位就被裁撤,可见雍正对田文镜的喜爱和器重。
鲁豫总督田文镜、闽浙总督李卫外加云贵总督鄂尔泰,这三人都是雍正时期最为重要的封疆大吏,也是雍正的铁杆支持者,都堪称雍正的左膀右臂,可以说雍正新政如果没有他们三人在所辖省份坚决推行,那么雍正继位以后会面临很尴尬的局面,所以雍正对他们三人器重有加。
一朝天子一朝臣
雍正非常喜爱田文镜,上面说过田文镜年龄比雍正大不少,所以田文镜死在了雍正的前面,田文镜在雍正十年即公元1733年去世,享年72岁。
雍正对于田文镜去世很是悲伤惋惜,为了表达他对田文镜的喜爱,他特意命人将田文镜的坟墓葬在了自己的清泰陵附近,想让田文镜在将来九泉之下陪伴自己。
雍正之所以喜爱器重田文镜,首先,田文镜是他的铁杆支持者,坚决推行雍正新政;
其二就是田文镜是出了名的清官廉吏,他不贪钱,而且还不让子女借助他的官位沾光,可以说是清正无私;
其三就是田文镜在政治上非常中立,不畏权贵,秉公执法,不结党不营私,雍正认为他是孤臣是能臣,所以田文镜是雍正树立的吏治典范。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说的确实没错,雍正虽然十分喜爱田文镜,但是他儿子乾隆却并不喜爱田文镜了。
乾隆曾经评价过雍正时期三大总督,他认为田文镜不如李卫,而李卫则又不如鄂尔泰,从这可以看出乾隆对田文镜即是不屑也是不喜欢。
而且乾隆继位后第一个公开点名批评的雍正时期旧臣就是田文镜,乾隆认为田文镜为官过于苛刻,虽是清官,却也是酷吏,他坚决推行雍正新政,不顾实际民生,致使河南百姓流离失所,所以乾隆认为田文镜不过是一名酷吏而已。
其实乾隆说的也确实如此,田文镜虽是清官但有的时候急功近利,不顾百姓民生,同时期的李卫虽然没有田文镜这么高的文化水平,但是李卫为官也是十分清正,而且不畏权贵,最关键的是李卫比田文镜更能体谅百姓的民生,所以在雍正时期李卫的官声口碑都比田文镜好得多。
乾隆推平田文镜的坟墓其实算是意外虽然乾隆对田文镜不喜欢,也很是不屑,但是他还不至于公开要把田文镜的坟推平,这样也太不显君王大度了。
乾隆平了田文镜的坟其实算是一场意外,因为田文镜的坟在清泰陵附近,乾隆每次去祭拜清泰陵时,总感觉有一种还要向他十分不喜爱的田文镜祭拜的感觉,所以乾隆每次给雍正扫墓,都十分厌恶田文镜墓。
后来有一次乾隆又去祭拜雍正,在回去的路上恰好遇到田文镜墓长出的树木妨碍了御道通行,乾隆知道后,只说了一句“拉倒吧”,其实这是算了的意思,结果清泰陵守陵的大臣们向来都知道乾隆厌恶田文镜,所以他们就以为乾隆是要把田文镜墓拉倒。
于是田文镜墓就这么被清泰陵守陵士兵给拉倒了,剩下两座雍正皇帝题写的诔文碑。后来乾隆发现田文镜墓被平了,就问守陵大臣怎么回事,他们就按照以为乾隆的意思给推平了回复,乾隆听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却也并没有责怪守陵大臣。
这看似是因为守陵大臣会错了意,导致了田文镜墓被误伤。实则不然,看似无意却是有意。因为乾隆厌恶田文镜在当时已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事,守陵的大臣这么想也无可厚非。
而乾隆事后并未责罚守陵大臣,也可以看出乾隆内心里也是将错就错,想把田文镜墓给推平了。虽然乾隆没有特意下令将田文镜坟墓平了,但是这也多少有点清算的意味。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