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和李定国谁更强?
论军事才能,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史可法无法与李定国相提并论。
史可法军事才能一般在崇祯时期,史可法曾带兵平定农民起义,结果参将潘可大与副将程龙全部阵亡,史可法因为长时间没有平定叛乱而获罪,朝廷令他戴罪立功。
崇祯上吊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南明此时处在清朝、李自成两方面压力之下,史可法提出的策略是"联虏平寇",有点像当年老蒋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想先利用满清的力量剿灭李自成,再谋求后续打算 ,这种充斥着“汉奸”味的论调,真的不敢让人恭维。
在与清军作战时,不知是大势所趋,还是训练有问题,史可法指挥的军队士气低落,大多数都是不战而降,等于给清军训练了军队。
在扬州守卫战中,史可法用兵失策,一味严防死守,最终被清军屠城。
南明时期,史可法就是气节没输,其他方面输得一塌糊涂。
李定国时运不济李定国是张献忠的义子,一直跟着张献忠征战,实战经验丰富。张献忠死时嘱咐他归顺南明。
李定国治军有方,部队不仅战斗力强,而且纪律严明。明遗老李寄描述说:"定国兵律极严,(长沙)驻师半载,居民不知有兵,入市输买。定国所将半为罗倮傜佬,虽其士官极难钤束,何定国御之有法也。"
李定国带兵打仗更是有独到之处,打得最爽的是衡州一战,清廷派敬谨亲王尼堪任定远大将军,率领十五万精兵攻打长沙。尼堪到衡州附近,李定国率军迎战,他采用伏击战术,佯装败退,尼堪以不李定国军队不堪一击,紧追不舍,追至演武亭,一声炮响,大西军伏兵四起,清军成了瓮中之鳖。李定国一马当先,将尼堪斩落马下,清军几乎全军覆没。
在最后的磨盘山一仗,如果不是汉奸光禄寺少卿卢桂生透露了军机,估计吴三桂死无葬身之地。清军已经进入李定国的埋伏圈,卢桂生却跑去告诉吴三桂明军的作战计划,吴三桂立刻命令清军用火炮、火器向李定国军队的埋伏区域射击,李定国的军队损失惨重。但这一仗清军虽然取胜,也胜得很惨,有记载清军自都统以下阵亡10多人,士兵阵亡多达8000多人。
李定国战略战术都胜史可法一筹,只是南明大势已去,生不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