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出自哪里,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

2020-07-03综合851

感谢邀请,紫气东来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光听这句话,就让人听的热血沸腾,更深深触动了我们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出处:这一句话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的上书:"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侵犯强大汉帝国的,即使逃得再远,也一定要诛杀,汉朝的威严不容冒犯。

我们都知道,汉朝的大患一直都是匈奴,从西汉建国到西汉末年,匈奴反复无常,经常侵扰汉朝的边境;汉武帝时期,涌现出卫青、霍去病等名将打得匈奴毫无招架之力,匈奴自此安分了。

当时的历史背景:西域的局势

当时西域的情况比较复杂。汉宣帝时期匈奴内乱,五个单于争夺王位,其中郅支单于实力雄厚,以武力兼并呼偈、坚昆、丁令三国,日益强盛。

匈奴的反叛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而郅支单于口口声声准备归汉,竟然出尔反尔、杀了大汉使臣,这是典型的外交挑衅外加赤裸裸的敌意行为!先囚禁了汉朝的使者江乃始,后又杀死使者谷吉。郅支单于自知有负于汉朝,害怕汉朝出兵报复,就向西跑到康东部,远离汉朝边境几千里。在那里,郅支凭武力胁迫乌孙、大宛等小国进贡,郅支还侮辱出汉使,以嘲讽的口吻说:"居困厄,愿归计强汉,遣子入侍。"汉使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还有取代皇帝的野心,真是狂妄至极。

一代名将陈汤登场

他平民出身,祖上毫无功荫可袭,相比前辈卫青和霍去病,他的仕途也是坎坷,不过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拼搏,他终于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

面对郅支单于杀完汉使逃跑后远离汉境的情况,郅支跑的远远的,虽然一时间边境再无烽火之忧,但从汉宣帝以来就确立的西域秩序开始面临挑战。

众多的西域诸国,都因为这事把眼睛瞄向汉朝,毕竟当时的小国以汉朝为尊,现在有人出手挑战你底线,作为大国的汉朝,岂能坐视不管!

如果放任不管,大汉王朝多年来在西域用铁血刀兵辛苦打造出来的威望,恐怕就要毁于一旦,因此陈汤决定先下手为强。

公元前36年冬,在郅支单于杀害汉使、远离边境八年后,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统率四万大军征讨,一举格杀郅支单于,并生俘一百四十五人,投降者一千多人,斩获颇丰、全胜凯旋。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彰显了大汉王朝的威严和气势,虽然大汉王朝早已成为历史,但后世之人依旧不忘初心,从当初的强汉王朝到现在强大的中华民族,“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感到深深的自豪。

相关文章

项羽、吕雉不是帝王,李广不是侯爵,为什么在史记中以本纪、列传记载?

司马迁的《史记》以纪传体体裁,帝王为本纪,诸侯为世家,贤臣名将、奇人异士为列传。项羽虽非天子,但是秦亡至刘邦称帝期间,项羽事实上是天下共主,故用本纪记之。吕雉虽非天子,但是她代天子行政,有国主之实,故以本纪记之。李广没有获得侯爵,他没有成为诸侯,故不用世家记之,而是用列传记之。李广虽非诸侯,但也是名...

喀什和乌恰市相隔多少

  |全程  约176。3公里/2小时39分钟喀什市 1。喀什市内驾车方案 详情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人民东路行驶360米,直行进入人民西路2) 沿人民西路行驶970米,过右侧的新世纪百货商店(喀什),右前方转弯进入环岛3) 沿环岛行驶70米,过右侧的汇嘉时代(喀什)约80米后,在第3个出口...

汉有卫青、霍去病,唐有李靖、薛仁贵,为何清朝一个名将也没有?

清朝名将多如牛毛,今天先举出四个。 1、康熙 将者,带兵打仗也。康熙是皇帝,但更是名将,他三次亲征葛尔丹,长驱直入,指挥得当,最终剿灭了叛乱的准格尔部。 准格尔部属于漠西蒙古,其首领葛尔丹受沙俄挑唆,主动进攻喀尔喀蒙古,并不顾康熙警告,继续南下准备侵扰内地。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征调军马,一面遣兵调将与葛...

战国四大名将为什么都出在秦赵两国?

战国,是一个距今十分久远的时代,我们只能从前辈留下的只言片语来感受这个时代的魅力;战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诸侯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战国,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时代,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卿大夫多行僭越之举;战国,也是个才人辈出的时代,文有百家争鸣,武有百战名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战国的四大名将,他们分...

什么是一立史一立忠

一立史指班固著《史记》 一立忠指班超平定西域   应该是指“一门三杰”中的汉朝班固、班超、班昭。这里特指班固、班超两兄弟:立史者班固,立忠者班超。 班固 班固(公元 后32~92年) 东汉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九岁能诵读诗赋,13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

陆上丝绸之路:是如何衰落的?遣唐使逐渐断绝的原因?

陆上丝绸之路:是如何衰落的?遣唐使逐渐断绝的原因?

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国际地位急转直下。首先,安史之乱之后,通往西域的道路一下子就中断了。为什么呢?因为唐王朝把西域地区和河西走廊相继都丢给了吐蕃。安史之乱之前,吐蕃一直与唐朝争夺这些地方的控制权,但是双方原本基本上还可以称得上是势均力敌,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之前,哥舒翰在青海,还曾经取得过对吐蕃作战的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