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有些词牌不适合悲伤的情调,有的不适合欢快的情调?
谢邀。
要回答题主所提的,这一特殊问题,切做较深入探讨,需从两个方面,做较详细回答。
一、词体概述。
1、词体的形成。
大约,词体形成有四源。
①六朝以来,尤其是南朝的小乐府;②唐人的律诗、绝句;③民间里语、新曲;④边疆民族的词调。
2、宋词的流派。
宋代,填词为新兴、独立的文体。上至帝王,下至士庶,皆能填词。
歌乐时,谈国事家事,又有“流涟光景,及时行乐”,或“恐年岁之不吾兴”,或“恐美人之迟暮”。
代表人物:
①苏轼代表之学人,一冼绮丽香泽之态,将胸怀、学识,豪放的呈现出来;
②柳永代表之才人,言情说爱,以柔丽为宗。
③辛弃疾之战时词,慷慨之音献身国事,浮沉乡里显悠游恬淡之趣。④有女词人李清照,词显愁苦清丽之气。
二、词牌、运用。
词,是配音乐的,最初称“曲词”“曲子词”。后来词,成了诗的别体,有许多己与音乐无关,而是单纯的文学创作。
词牌,是词的乐曲的调名。根据词人创作时的情调,词内容所述环境、人物等因素,可分为:
1、闺情词。如“菩萨蛮”、“採莲子”
“女冠子”“小重山”“釆桑子”“忆江南”“诉衷情”“更漏子"“江城子″“浣溪纱″“鹊踏枝"“天仙子"等。这类词,大多情调清丽、欢快。
例,唐宰相牛僧孺之后,牛峤之【忆江南】
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惟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然而在另类词家手中,该词牌,又可写出不同情调的词来。
如,南唐后主李煜,因国破家愁,写词[忆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可见同词牌,不同的词作者,因境遇不同,所表达的不同情调,是悲,是喜,不能一概而论。
2、抒情。
如,“满庭芳”“八声甘州”“定风波”“踏莎行”渔家傲"“破阵子”“玉楼春”“渔歌子”“虞美人”“蝶恋花”“浪淘沙”“念奴娇"
“满江红”“沁园春”“永遇乐”等,抒情言志,有喜有悲,而且双调,宏篇大作,纵横捭阖,更能适宜作者写者需要。
例,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冯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虜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此作,作者直其痛愤国耻,期於爱仇之志。情辞慷慨,至为明切。为后世正义之士,同深愤惋,多发为歌咏!
3、悲,喜。
有“永遇乐”“西江月”“声声慢”“清平乐”“华胥引”“杨州慢”“双双燕”“贺新郎″酹江月”“高阳台”“唐多令”“品令”等。词,有喜,有悲,柔丽,清静,雄混,豪放各一。
例,姜夔【暗香】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上既月,授简索句,且徴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伎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不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遙,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略。
姜词以身世之感贯穿於咏梅之中,似咏梅而非咏梅,非咏梅又句句与梅有关,用意空灵。其辞虽不离梅,而又不粘於梅。在技法上,合乎词人“比、兴”之义也!
上述管见,是否合乎题主所问原意,请友们予以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