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国演义》中《玉带诏事件》和《潜龙诗事件》是历史真实事件还是作者杜撰的?
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献帝起居注》,董承密谋反曹时,曾对王子服说:“昔吕不韦之门,须子楚而后高,今吾与子由是也。”王子服怕兵少事败,不敢答应,董承又说:“事讫,得曹公成兵,顾不足邪!”二人遂定计。这就可见,董承等人只是打着忠于汉献帝的旗号,进行政治投机,以壮大自己的势力,他们还企图夺取曹操的军队,由自己取而代之。
另据记载,建安四年,董承接到汉献帝的衣带诏,与种辑、吴子兰、王子服、刘备合谋反曹,次年初,事情即败露,董承等人俱被族灭,仅刘备幸免。建安二十三,耿纪、韦晃、吉本等起兵反曹失败,亦被杀。以上这些,就是《三国演义》写衣带诏事件的题材来源,但在很大程度上被罗贯中融会改编了。
按史书并未指明马腾是否参与过衣带诏事件,而《演义》却把马腾也列为奉诏讨贼的人物之一,大书特书,至于耿纪,吉本等人反曹与董承相隔十九年,两者毫无关系,《演义》却由吉本的太医令身份,设想出投毒杀曹的故事,并为之改名为吉平。衣带诏事件只是董承集团和曹操争权夺力的一场内讧,并不存在忠奸之争。
目前所见的《潜龙诗》的文字出自通行本《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四回《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蔡东藩《后汉演义》亦加引用),而《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注引的《汉晋春秋》也只记此事、未收此诗。如此,潜龙诗当已失传。全诗如下:
伤哉龙受困,不能越深渊。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
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
曹髦在位期间多次有“龙”现身于各地。龙多次现身,众人都认为吉祥。但曹髦却说:“龙,象征着人主的德行。在上不出现于天空,在下不出现于田野,却一再屈居于井下,不是好兆头。”于是创作了“潜龙之诗”来自讽。
身为曹氏宗室的曹髦被立为新君,但曹髦对司马氏兄弟的专横跋扈十分不满,于公元260年召见王经等人,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率领宫人讨伐司马昭;然而此次行动却失败了,曹髦被弑,年仅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