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中,坑了两次曹操的蒋干最后结局如何?

2020-12-04综合583

一代名士蒋干应该是三国时期最冤枉的一个人,因为罗贯中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实在是深入人心,硬是把蒋干描绘成了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蒋干盗书”和引荐庞统,被周瑜使反间计除掉张、蔡二人,最终导致曹操赤壁之战大败,8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曹操差点也命丧黄泉,蒋干以一人之力改变全局,成为后世之笑柄。

在赤壁之战,蒋干是个很关键的人物,罗贯中写这一场著名战役的时候,特别突出了蒋干的无能,他两次前往江东都被周瑜算计。

曹操在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和平定辽东公孙瓒后基本上是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荆州牧刘表病逝,掌管荆州军权的张允、蔡瑁两人阴谋拥立二公子刘琮为荆州牧,得知消息的曹操率大军南下,蔡瑁、张允知不能敌,便怂恿刘琮投降了曹操,就这样曹操轻松占有了荆州。曹操志在一统天下,荆州兵不血刃的就轻取,孙权所占据的江东六郡八十一州自然成了曹操下一个目标。而刘备此时刚狼狈从樊城退出,在当阳长坂坡侥幸吓走曹军,也是朝不保夕。诸葛亮携赵云过江舌战群儒,终促使孙刘两家联合共抗曹操。曹操以80万大军(实际20万)集结在荆州,赤壁之战一触即发。

得知统帅孙刘联军的大都督周瑜是自己的同窗故交,蒋干自告奋勇要前往江东游说周瑜投降。

(蒋干盗书剧照)

曹操想像取荆州那样迫使孙权投降,但需要一个巧言能辩之士前往江东做说客,正苦于找不到合适人选之际,蒋干以自己是周瑜故交为理由,自告奋勇前往江东游说周瑜投降。蒋干的到来让周瑜心生一计,因为此时他正苦于无法除掉精于水战又帮助曹军训练水军的的刘表大将张允和蔡瑁二人,如今蒋干前来当说客,正可以将计就计,于是周瑜摆下“群英会”,在宴会上极力吹捧蒋干,自己假装喝醉,与蒋干同睡一榻,酒后“无意”说出机密之事,诱导他盗走假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曹操在不辩真假的情况下将张、蔡二人杀死,周瑜的反间计大获成功。

曹操错杀张、蔡二人,此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之法,周瑜一直视为心腹之患,久欲除之而难以下手。如今周瑜借蒋干之手轻松就除掉了这二人,但周瑜仍然高兴不起来,毕竟兵力悬殊,要想一举击溃气焰正盛的曹军绝非易事。正在周瑜一筹莫展之时,曹操竟然二度遣蒋干过江东,周瑜再一次心生一计,将此前避难江东献铁索连环计的“凤雏”庞统介绍给蒋干,并成功的让蒋干把庞统引荐给曹操,苦于北来军士不习水军生活的曹操终于轻信了庞统的铁索连环计,而这一计,直接导致了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到惨败。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营,曹军战船困于铁索连环,曹军大败的同时,曹操也差点命丧黄泉。

蒋干两次过江,两次中计,其智商堪忧,不仅葬送了曹魏的80万大军,连曹操都差点命丧黄泉,蒋干因为《三国演义》这本小说,长期以来都被后世认为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

(蒋干剧照)

但真实的蒋干真的如小说描述的那样吗?当然不是,蒋干也算是汉末名士,据《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描述蒋干其人:

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

蒋干与周瑜是故交,两人自幼同窗受业,蒋干仪表堂堂,善辩能言,四书五经无所不通,其名声在荆襄、江东几乎是无人不知。历史上,蒋干确实是受曹操之托蒋干去江东劝说周瑜能离开孙权投奔自己。他以私人名义前往江东拜访周瑜,故友相见,周瑜自然是喜上眉梢,但他知道蒋干此来是受曹操所托当说客的。两人见面后,周瑜直接就问他说蒋干是不是为曹操做说客而来,蒋干只是敷衍说一别多年,特来见面叙旧。于是二人相见甚欢。两人在周瑜军营待了三天后,周瑜邀请蒋干参观军营,并摆下宴席,席间,周瑜当着众人面对蒋干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讬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

这一段话,算是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蒋干前来做说客是徒劳的,“食君之禄,尽臣之职”,周瑜绝对是不可能背主相投,做无君无父之事的。为了掩饰尴尬,蒋干始终是笑着不发一言,周瑜以礼相送,回到荆州后的蒋干向曹操称颂周瑜气度宽宏,情致高雅,不是言辞所能离间的,也表达了周瑜必不会投降的意思。

(蒋干与周瑜剧照)

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如果蒋干真的像《三国演义》那样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以一人之力导致赤壁之战曹军惨败,以曹操之为人,蒋干早就被拉出去砍头了。当然,《三国演义》也没有交代蒋干的结局如何。但从《三国志》蒋干前往江东游说周瑜来看,虽然此行失败了,但蒋干还是有一定收获的,参观了吴军的军容,也知道了周瑜抗曹的决心,曹操也不会因此定他的罪。

赤壁之战失败后,蒋干与曹操狼狈逃回许都,此后史书上蒋干好似人间蒸发了一样。蒋干的生卒年皆不详,说明他在三国时期的存在感并不高,其唯一的闪光点或就是在赤壁之战时赴江东游说周瑜。蒋干的结局应该也不坏,因为他回到许都之后便被挤出了曹操的核心幕僚圈,此后的时间便再没有出现蒋干这个名字,估计是早早就结束了官场生涯,或游学各方或隐居起来,最后应是得到了善终。

相关文章

新拍的《三国》和《三国演义》有什么区别?

新三国旧三国最大区别就是新三国把三个大BOSS演的太厉害了,曹操更是了不得;还有,把上下级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写的太简单了。比如庞统死于落凤坡时,新三国说的是庞统想让刘备师出有名而自杀,小说中诸葛亮已经算出有人要死,也通知了刘备,但庞统想的是诸葛亮怕自己抢了首功,一味前行才死的;还有新三国人物之间的对话...

三国时期的华佗是怎么死的?

东汉末名医华佗死于“厌食事(厌恶吃侍候人的饭)”。 华佗医术高超,天下闻名,后被曹操召为私人医生“常在左右。”但华佗本是文士,“兼通数经”,曾被举孝廉,且被太尉征辟,他“皆不就。”他时常悔恨自己身为士人都只能以行医为业,深以为耻。被曹操召为私人医生后,这种耻辱感愈发强烈,便以收到家书为由告假归家。第...

董昭为什么叫他儿子畜生?

古往今来,骂自己的儿子为畜生的多了去了。但是董昭为什么也骂呢?董昭是谁?是个啥样的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董昭其人。 董昭(公元156年~236年),字公仁,东汉时济阴定陶(今山东定陶)人。董昭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后担任袁绍帐下参军。曾随袁绍南征北战,战功累累,但袁绍听信谗言,董昭受到猜...

你认为于和伟的曹操演的好还是于和伟的刘备演的好?

于和伟两个角色演得都很好,但无疑,曹操更出彩。 这跟角色本身有关,刘备的大半生都是颠沛流离寄人篱下,所以他要做的就是低眉顺眼等待时机,所以刘备说话细声细语,唯恐得罪了旁人引来杀身之祸。在见到孔明之前,刘备的基本动作都是弯腰抱拳低头,虽然有匡扶汉室的崇高理想,奈何实力不济,一次次被打的落荒而逃。于是刘...

华佗是怎么死的? ?

华佗,安徽人,汉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妙手回春的神医,在内、外、妇、儿各科临床中,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被后世誉称为,华佗再世。他擅长外科手术,还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再进行开刀手术。在当时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先行创举。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

在建安时代文学成就最高有建安之杰之誉的诗人是谁?

是当时的建安才子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

真实历史上,曹操为什么要杀神医华佗?

根据记载华佗其实人品不好,属于小人的那种,性格乖戾 曹操请华佗为他治疗“头风”顽症,华佗用针扎胭俞穴位,手到病除,效果很好,《三国志》对此的记载是,“佗针鬲,随手而差。”后来,随着政务和军务的日益繁忙,曹操的“头风”病加重了,于是,他想让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头风”病。华佗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

后世对曹植的评价如何?

总感觉后世对曹植的评价有夸大之辞。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诗品》的作者钟嵘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王士祯认为诗家堪称“仙才”者,只有曹植、李白、苏轼三人。但我们现在读诗者,在三曹中,曹操的读的最多,一方面可能与教材的编排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

曹操为何喜爱曹植而不喜欢曹丕,二人的父子关系是怎样的?

谢谢邀请!曹操喜爱曹植而不喜欢曹丕,是因为曹植有才华,博得曹操的喜爱。在选择继承人上,曹操也考虑过曹植,按正常情况,长子曹昂死后,次子曹丕理所当然是继承人,而曹操却要在曹丕和曹植两人中选一个,足见曹操是喜欢曹植的。在历次考核中,曹植都占上风,曹操很满意,这使曹丕和他的支持者很害怕。一次在回答曹操提出...

建安时期,存诗最多成就最高的曹植为何被誉为建安之杰?

建安诗人中,曹植留下的作品最多,有80多首诗歌,40多篇文章。无论从数量、作品影响上看,曹植堪称魁首,因此后世已经习惯于称他“建安之杰”。 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评价曹植时说过:“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为辅。”陈思就是做过陈王的曹植,去世以后谥号是“思”,所以人们把曹植又称为陈思王。...

曹操的出身背景是什么?

我不认为曹操的父亲曹嵩原姓夏侯,这种理论的出处有问题。更可信的还是曹嵩是曹腾同宗兄弟之子比较合理。 曹操的身世按照《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记载就是:“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这...

董卓焚毁洛阳之后是谁控制了洛阳?洛阳又是何时重建的?

董卓焚毁洛阳之后西迁长安,洛阳就处于董卓和关东联军之间的真空地带。董卓焚毁洛阳后挟持汉献帝及百万人口到长安,董卓并不单单只是把洛阳城的人挟持跑了,而是洛阳周边方圆一二百里的人全都挟持到关中了,造成洛阳及周边地区成了一片荒无人烟。自此从周公兴建洛阳城起,到东汉未年经历了一千二百多年的洛阳城,成为一片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