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表达了儒家怎样的观点?
感谢邀请。
一、照例,先列一下原文:《论语 卫灵公》: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这条语录非常好玩,特别是子路,值得认真读一下。
二、关于卫灵公关于这句话的基本意思,其他的答友已经回答的很充分了。大致来说,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到了卫国,卫灵公嘛,是个有名的暴君,是不是昏君倒不好说,因为在这条语录里,他显然问的是”军旅之事“,是 怎么行军打仗。卫灵公的小君南子,也是因为接见了孔子而很有名的人。
在卫国的时候,卫灵公也许是故意的堵孔子的嘴,也许是真心求教,总之他问的问题孔子不能也不屑解答,只说祭祀的事情我懂,打仗的事我没学过。于是孔子就离开了卫国。
三、子路与孔子的对话在陈国附近,粮食吃完了,从者,是他的学生们。这里要注意,这里的”病“,是”困顿“的意思,也包含了生病的意思。看到这种场景,一向以”“勇猛”著称的子路,不太高兴,于是质问孔子:君子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啊?
我们想象一下,子路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情形,他并不是恭敬的请教,也不像是非常生气的样子,是“愠”而非“怒”,所以,大致是一种发牢骚,而且是冷嘲热讽的那种发牢骚,不妨再增加点调料:
“嗬!君子也有倒了血霉的时候哇?”
孔子的回答,其实不算是正面回应,他也没有批评子路“为什么这么没有觉悟?”而是带着一种辩解的语气,显得不是那么义正词严,所以,与其说这是孔子在教育子路,不如说他是在安慰、安抚子路。
因此,这段对话,并不像后世有些人简单认为的,是孔子板起面孔教育学生,深入细读具体的语境,才会发现孔子、子路都是很立体的,也侧面说明他们师徒的关系非常融洽。
四、穷的意义这条语录的核心就是“穷”。
穷,本义是“极”,就是”到顶了“的意思,所谓穷途末路,是也。在先秦,穷也有”贫“的意思,也就是缺钱;但主要是”困“的意思,就是”走投无路“。在这里,主要是后者。因为孔子师徒本来也不是为了求财,而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的”位“。
君子固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都可以讲得通:
一种是:君子总会遇到走投无路的时候,固,是总会有这样的时候,小人则会在困顿的时候做出放松道德、无所不为的事情;
一种是:君子要固守其穷,不因为困顿而失掉坚持,小人则相反。
后一种意思,较为常见。
《周易 系词传》说:“困,德之辨也”。与这条语录可以相互阐发:困顿的时候,才能分辨出谁是君子,谁是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