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挂靠会不会被取缔?
近年来,在建筑行业内出现一种让人脑洞大开的租赁业务,红火得超乎想象。有不用上班,通过一张职业资格证书,就能轻轻松松收入过万,这就是行业内普遍存在的资格证书挂靠乱象。分 享一篇短文了解下挂靠。
为什么这些证书如此值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证书需求量太大。根据国家住建部2011年数据统计显示,全国目前有24万人持有注册建造师一级证书,而建筑行业对一级建造师的需求在100万以上,缺口高达80万。而证书通过率不高,也让很多证书变得更加紧俏,例如,201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考试合格率仅为28.9%,2013年度全国一级建造师全部专业通过率仅为12%。
挂靠现象
持证人:居其位不谋其事只靠一张证挣钱
一本证书的含金量有多高?在一家证书挂靠网上,记者看到了建筑工程类一级建造师每年的挂靠价格为3万—3.5万元,二级建造师挂靠在陕西的价格为6000元—8000元。
某建筑公司小张的二级建造师证书挂靠在朋友公司,公司需要证书就是为了每年的企业资质审查,一般有资质的建筑公司、监理公司,都相应需要一些人员具有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小张说:“所谓挂靠,就是把执业资格证书和印章都放在对方公司,双方签劳动合同,实际上不用去企业上班,为的就是争取挂靠费”。
正是有了这样的利益诱惑,许多人才热衷于追求“一纸证书”,一些人甚至铤而走险,花钱作弊来拿到证书。参与陕西职业考试作弊案的一位办案警官介绍,一些参与作弊考生有的已经交纳费用,有的则承诺考试通过后,再支付每科3000元至5000元甚至更高的费用。“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如果按这个价格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的全部科目,每名考生需要支付两三万元。”而按市场价格,一旦通过考试拿到资格证,通过挂靠到企业,一年就可收回成本。
中介:网络“牵线”证书挂靠分一杯羹
“资质代办、”“建造师证书挂靠”……只要在网络上输入这些关键词,就会跳出无数网站。为满足这些证件的市场需求,甚至有专门的中介公司,而且各种证书挂靠,价格也是不同的。
在一家规模较大的中介网站里,记者在企业“急需证书”栏目中看到:某地某建筑公司需要“一级建筑师”证,某建筑安装公司需要“电气工程师”证,某工程造价咨询公司需要“造价工程师”证,某水利水土保持管理站需要“给排水工程师”证。
此外,还有一级及二级建造师、结构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师、安全工程师、环保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公用设备工程师等五花八门的需求。
而在“个人证书挂靠”一栏,则有许多证书持有者发布信息,寻找可以挂靠的公司,种类包括造价师、咨询师、化工工程师、环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等,均为实名发布。
一家建筑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中介公司只要提供持证人电话就收费几千元,真正牵线挂靠成功还得另附一笔费用。他还说,一些企业员工虽然经验丰富,但却不善于考试,而一些人虽然没有实际业绩,却能够拿到资格证,两者由此形成互补,再加上一些皮包公司出于拿工程的需要,对证件也有需求,自认就形成了证件挂靠的市场。
企业:花高额挂证费用获资质拿工程
企业为何需要如此多的资格证,甚至不惜为此付出几十万元的资金?
调查发现,有的企业是为提高公司的资质,有的是为了申请资质时使用,对于建筑行业企业来说,如果没有取得资质证书,就算拥有再多的注册资金也不能承接施工。
小张(化名)是一家一级资质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助理,他告诉记者,自己所在单位每年都要花费近百万元支付挂证费用,最需要的就是一级建造师证。“企业也是无奈之举。”小张分析,一方面,现在的工程动不动就要求一级资质,如果企业想要拿到工程,就必须达到要求。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是一级资质,就要求一级资质项目经理不少于12人;另一方面,一些具有现场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人,并不一定能够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一些规模较大的建筑企业也会鼓励员工考证,但给出的补贴却比市场价格低得多,这导致一些员工考到证后瞒着单位把证外挂其他企业。
监管:严格备案制度提高证书含金量
“人证分离”本身就是弄虚作假,而且确实存在一些隐患。持证人、中介、企业三方形成的利益链条,牺牲的是工程质量和安全,最终为此买单的是公众的利益。
2009年著名的“楼倒倒”事件中,上海的一栋竣工未交付使用的高楼整体倒塌,造成一人死亡。承接本次工程的上海众欣建筑有限公司,就是违规使用他人专业资质证书进行的投标,“楼倒倒”事件中的陆卫英,将证书挂靠到涉事公司,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按照国家出台的《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建筑法》等相关规定,取得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任何一家企业申请注册并执业。取得上述多项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只可以在同一企业分别注册并执业。法律禁止挂靠行为,因为挂靠合同违法,挂靠者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法律专家建议,一方面租赁证书的人要提高法律意识,自觉杜绝这样的行为;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企业所提供的各种证书的审查力度,以遏制这一违法违规的灰色利益链。
2014年年底,央视曝光了建造师证书“挂靠”行为,住建部连续发文通报了5起证书挂靠行为,并撤销职业主体的注册职业资格,且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这种气势和力度,在行业历史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但也绝对是少见。住建部和央视的“默契”绝非巧合,这不是一个部门的一阵风,是一项需要长期遏制的现象。
201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恰逢职业认证整改之际,建设部进一步严控通过率,报考条件将涉及更多的整改,考纲也面临第二次改版,试题难度增加15%。
各省市行业主管部门也出台相应措施,对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项目管理人员严格实行备案制度,同时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施工、监理管理人员在岗履职情况监督检查,一旦发现“人证分离”、管理人员不按规定配备、人员不到岗等现象,将根据情节,予以通报批评、限制承接业务、与企业信用体系挂钩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