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整条黄河就叫黄河,长江上游却分为金沙江、通天河和沱沱河?
长江和黄河,哺育了华夏儿女,自古并称为我国的“母亲河”,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是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对我国社会发展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是唐代诗人杜莆,在《登高》中的诗句,描述的长江波澜壮阔的景象。长江,古称江、大江、江水等,世界第三大河,第三长河,我国第一大河,第一长河。长江,呈“V+W”字形,全长6397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9600亿立方米。长江流经11个省、市,主要的地形包括:格拉丹东峰、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巫山山脉、长江中下游平原 、洞庭湖、鄱阳湖、东南丘陵、京杭大运河、崇明岛等等,最后注入我国的东海。其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的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冬峰,源头被称为沱沱河;与另一源头当曲汇合后,称为通天河;进入四川后,因此河段盛产金沙,顾此段被称为金沙江;以下河段又被称为川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荆江、九江、楚江、扬子江等,这些都是长江各段的别称,但他们终究只是长江每一阶段的一个叫法。长江从源头至四川宜昌为上游,四川宜昌至江西湖口为中游,江西湖口至上海入海口为下游。长江水系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数量平稳,为太平洋七大水系之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的诗句,描述了古黄河河口四周绿植覆盖,静谧而安祥的景象。黄河,古称中国长河、河水、浊河、九曲、德水等,世界第五长河,我国第三大河,第二长河,世界上含泥沙量最多的河流。呈“几”字形,其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黄河流经我国9个省、自治区,其中上游地形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的地形包括:源头巴颜喀拉山山脉、阿尼玛卿山山脉、青藏高原、六盘山山脉、河西走廊、银川盆地、贺兰山山脉、宁夏平原 、鄂尔多斯高原、阴山山脉、内蒙古高原 、河套平原 、黄土高原 、呼和盆地、吕梁山山脉、太行山山脉、华北平原 、最后经山东的东营流入渤海湾。其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的巴颜喀拉山脉的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黄河自今潼关以下由西向东流的一段古称南河;黄河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古称为九河等等,相对于长江而言,黄河各段的别称少之又少,但这些也是我们对黄河各段的别称。黄河从发源到内蒙古的河口镇为上游,从内蒙古的河口到河南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河南的桃花峪到山东东营入海口为下游。黄河水系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水量较少,为太平洋七大水系之一。
那么,几乎整条黄河名称都被称为黄河,而长江仅上游就分别称为金沙江、通天河和沱沱河,如此多的别称,是什么原因的呢?
其实,导致此结果:人们对黄河别称的少之又少,对长江别称称谓甚多,都是由于古人对长江和黄河认知时间长短不同而已,人类认识长江的时间要比认识黄河的时间漫长的多所致。黄河流域是我国“中原地带”的发源地,皇帝和炎帝都发源此地,四大文明古国发祥之一,我们的祖先从此时就已经开始对黄河有了认知和探索,从有记载以来已经知道黄河自西到东是一条河流;而长江流域,是随着人类发展,人口中心南移,人类才开始对长江有了初步涉足,慢慢去了解、认识、探索“她”。但由于长江流域面积过大,支流太多,长度太长,加上人类知识的匮乏和局限性,而且长江流域长期处于各国割据局面,对长江叫法不一,也加大了人们对它认识的难度从而出现了一条长江却出现各段如此多的别称。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