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曾经的军国主义国家日本,德国,经过战争摧毁,现在会这么发达?
日本和德国能在废墟之上快速崛起,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原因,翟东升教授的一个观点最让笔者佩服,他站在经济与政府职能的角度分析,一个国家想要快速实现工业化,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日本和德国都符合这样一种经济规律。
我们都知道日本和德国经过残酷的二战洗礼后,原本的军国主义分子都遭到清洗,尤其是德国军国主义遭到了最彻底、延续至今的清算,日本虽然没有那么彻底,但新政府还是大体上稳定、持久的统治着日本,比如自民党执政长达38年的执政,从1955年该党成立以来,仅在2009短暂的失去权力,三年后就被安倍晋三夺回并维持至今。
德国的政党相对复杂,社民党和基民盟作为实力最大的两大巨头,经常组成联合政府,或者由它们其中之一联合其它小党派组成联合政府,比如1966到1969年的社民党与基督教联盟党联合执政、1969到1982年社民党与自民党(自由民主党,不是日本那个自民党)联合执政、2005年到2009年联盟党与社民党联合执政。虽然政党较为复杂,但德国几十年来的政策很少变化,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主要任务。
(默克尔从2005年一直干到现在)
日本和德国都在战后保持了相对高效的政府,不像美国那种两党之间的残酷对决,任何一个上台都要全盘否定对手的政绩,让整个国家在推倒重来、反复建设中度过了半个世纪之久。德国和日本的有限中央集权加上西式民主的高效,共同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繁荣,也没有出现英国脱欧公投、美国黑命贵、法国黄背心那样的民粹主义,这是英美法等国家不具备的优势,所以在整个西方都在衰落的大趋势下,德国和日本保持了自己的繁荣。
美国的政府远远做不到德日那样强有力,举个例子说明:美国的德克萨斯州面积接近90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比我们的四川省还大,人口也有接近2900万,这样一个面积广阔、人口较多的州竟然没有客运铁路,想建设一条城市轻轨都办不到,不是老百姓不需要,而是众口难调的民主阻挡了项目进程。美国的城市也存在空心化现象,每天往返于市区和郊区的人不在少数,这个国家有着广阔的高铁、轻轨市场,但就是由于州政府不够强硬,德克萨斯州连一条轻轨也没修起来。
(没有那个大城市敢说自己不需要轻轨)
反观德国和日本就不一样了,德国和日本也存在民主投票难的问题,不一样的是政府权力较大,靠着高额补贴修建了大量轻轨和铁路,在我国的高铁技术崛起之前,德日两国的高铁都是非常有名的高科技,日本至今尚有与我们竞争的能力。
(日本轻轨很有特色)
除此之外,日本和德国快速崛起还有很多外在因素,比较有名的就是麦克阿瑟统治日本的7年,这7年里日本社会受到了摧残,但也额外获得美国的重建支持,以至于麦克阿瑟离开日本时有上百万人为他送行。
(有生之年,你见过着这样的大场面吗?)
美国的作用不仅仅是给予日本军事保护,让它有充足的资金和时间建设经济那么简单,日本快速走出困境也离不开美国的帮助,下图是日本的钟表小工厂,1946年4月,30多家日本企业生产123000个时钟向盟国出口,以此作为抵押换取它需要的物资商品,类似现象不胜枚举。
(当作贸易抵押品的日本时钟)
这个小细节说明什么呢?说明日本较早的参与了全球化生产分工,我们真正参与进来是从80年代末开始的,日本和后来的我们都借助大量的劳动力,快速抢占了全球制造业,并从低端做起逐步向高端转移,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经济崛起的过程,而战后的日本几乎就在第一时间占据C位。
日本如此,欧洲的德国亦是如此,德国在二战爆发前就是首屈一指的工业强国,尤其代表了汽车、宇航、化工、钢铁等行业的最高科技,相关行业经过二战的残酷洗礼战后,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茁壮成长起来,比如战后风靡全球的大众甲壳虫汽车、豹2坦克、电器、机械和化工产品,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熟知的糖精就是德国化工的产品,只不过是被美国发扬光大的。
一言以蔽之,德国也是借助在全球贸易中的有利分工,和自己本身的技术优势大量输出商品,并建立了收益与研发、财政与教育的科学互补,保持了至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