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楼房,一般哪层的灰尘大?
15楼 PM2.5值14 PM10值28
11楼 PM2.5值15 PM10值29
9楼 PM2.5值15 PM10值30
7楼 PM2.5值15 PM10值32
3楼 PM2.5值18 PM10值39
1楼 PM2.5值18 PM10值40
“高层建筑的9—11楼是扬灰层,脏空气到这个高度就会停顿,这里的污染物密度最高……”这则关于楼房扬灰层的说法流传甚广,引起不少市民的担忧。扬灰层存在吗?楼层越高噪音越小吗?楼层越高越宜居吗?近日,不少读者致电本报咨询关于高楼的相关问题。连日来,在省环保厅支持下,本报记者和民间资深验房人士宋金强博士一起,对江城多个高层住宅小区进行了多次实地探访和检测,对上述传言进行求证。
传言一
9-11楼是扬灰层吗
实验证明:空气中的灰尘浓度与楼层关系不大
PM2.5浓度各楼层相差不大
一般而言,楼层越高灰尘越小
7月19日上午10时许,晴空万里,实验员在中北路小区选取一栋25层的居民楼进行检测(如上图)。该楼房朝北一侧为小区低层楼房,西北一侧面向沙湖。
实验员在该居民楼选取相应楼层,用手持式空气测量仪分别进行PM2.5(粒径≤2.5微米的颗粒物)及PM10(粒径≤10微米的颗粒物)浓度测量,每个点测量5次,每次60秒,在浓度最高与最低值中间取平均值(测量方法下同)。
实验结果显示(如右图),PM2.5浓度和PM10浓度基本上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9-11层测得值并未有大幅升高的变化。
周围环境影响PM值
9-11层不存在“扬灰层”
除了楼层高度外,周围环境是否对高楼空气质量带来影响,记者再次进行实验求证。
7月22日中午11时许,烈日炎炎,实验员在东湖路上选取一临街居民楼,共18层。马路对面有个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该工程已建到9层高度左右。此工地相邻两边均有工地,有工人在外墙作业。
实验员在该居民楼选取单数楼层进行了测量。实验员第一遍从高往低测量时,从17层到第1层后,已到12点,对面施工队已全部停工。值得注意的是,从17层到1层PM2.5值由17ug/m3降到了12ug/m3。记者非常疑惑,难道高层的PM2.5浓度比低层还高些?于是,记者重新返回测得,此时,17层PM2.5已由17ug/m3降低到11ug/m3,15层PM2.5已由15ug/m3降到11ug/m3,而中间楼层则变化不大。
7月23日上午10时许,实验员来到二桥附近一临江在建楼盘,共30层,工人们正在施工,当天江边风较大。实验员在该居民楼选取单数楼层和第10层、30层以及楼顶进行测量。实验结果显示,PM2.5浓度从1层到顶楼均在12-13ug/m3之间波动,PM10浓度则在24-27ug/m3之间。实验员在顶楼停留数十分钟,多次测试发现,在无风的情况下的PM2.5平均值为21ug/m3,PM10平均值为47ug/m3。
从上面三个实验可以看到,在一般情况下,楼层越高,PM2.5的值越低,也就是空气越好。但周围环境、风向等因素对PM2.5的数值影响很大。总的来说,PM2.5浓度各楼层相差不大,所谓9-11层是扬灰层的说法并不成立。
气流把PM2.5颗粒物混合均匀
灰尘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
“扬灰层”这一流传甚广的说法竟然不成立,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李海波解释,PM2.5由于颗粒很小,在空气里经过气流的流动,混合得均匀,随高度的变化不会出现太大差别。
李海波表示,通常,在正常大气条件下,地面源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大气后,随气流由近及远、由低到高扩散开来,不存在对某一特定高度的污染问题。
既然灰尘跟楼层关系不大,那灰尘的分布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多位专家认为,灰尘在城市的分布与污染物排放源、气象条件、地表粗糙度、地面建筑布局等情况有关系,风、雨、气压、温度等气象条件也直接影响空气质量的好坏。
传言二
楼层越高噪音越小吗
实验证明:高层建筑的中间楼层噪音最大
和“扬灰层”一样流传广的还有一种说法——楼层越高,噪音越小,真的是这样吗?记者也进行了实地检测。
7月19日上午8时30分,实验员来到珞狮北路一幢25层的商业大楼,高楼30米外即是一座高架桥,车辆川流不息,声音较为嘈杂。测试时间正值早间车流高峰期,站在高楼的窗户内,依然能够听到不时传来的车辆鸣笛、刹车的声音,而且该楼周边的绿化植被不多。
实验结果总的来说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态势,最高值出现在第11层,为75.1;最低值出现在第5层,为59.9。不过,同一楼层不同时段噪音值差别也较大。如在15层前后五分钟内的测试数据,会出现5分贝的差距,可见噪音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7月23日,记者在汉口一工地附近的一栋30层高楼进行了一次检测,实验表明也是中间楼层噪音较大。
从理论上讲,楼层越高,噪音会越小。但是为什么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呢?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教授陈为指出,应该根据噪音源来判断噪音的影响范围,不能一概而论。正常情况下,当声波被周边的建筑物、绿化带等阻挡和吸收,再经过多次折射、反射后,低层接受的噪音会减小。
相反,高层的噪音源汇聚了各个方向的声源,会造成高层建筑中间楼层噪声最大。特别是高层建筑周围比较空旷,附近也没有任何遮挡物,高层接受到的噪音就比低层大。汽车鸣笛和大型车辆起步、刹车、加速等声音都是高层建筑的噪声源,车流量越大越明显。
按照城市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居民区白天不能超过55分贝,夜间不能超过45分贝;商业区白天不能超过60分贝,夜间不能超过50分贝。
武汉市噪声治理业内人士介绍,现行减噪措施主要以阻断噪声传播途径为主,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多栽树等措施来缓解,如居民可将临街窗户更换双层中空隔音玻璃。另外,厚重的、多孔的窗帘能帮助吸音,如更换布艺窗帘。再就是通过粗糙墙面或选用吸音壁纸来分散噪音,达到降噪目的。
延伸话题
楼房越高越贵 是否物有所值
正方看中视野好 反方抱怨隐患多
“高层的都卖完了,只剩下几套一到三楼的。你如果再不订,很快也要卖出去了。”电话里,售楼小姐的语气,让武昌市民李小姐很不满,不过也无可奈何。
李小姐即将步入婚姻殿堂,计划在光谷置办一套婚房,连续打听了好几家楼盘,均被告知售罄或只剩下少量低楼层。
城市里,楼房越盖越高,30多层、40多层的住宅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且高楼层普遍不愁卖,楼层越高售价越高。
不过,越高越贵是否等于越高越好呢?连日来,记者走访江城多个住宅小区,进行求证探访。
正方:高层蚊子少,光线视野好
不久前,汉口贾先生入住晋合·金桥世家25楼。“现在有电梯,不像以前住的多层楼房,家中老年人上楼不方便。”贾先生说,更重要的是,高楼可以一览众山小。“一杯咖啡、一个躺椅,小区的绿化环境、自然景观尽收眼底,这是低层不可能感受到的妙境。”
如今,盛夏到来,贾先生更是庆幸当初的选择。“小区里树多、水多,蚊子也多,六楼以下的邻居几乎都安了防蚊纱窗,我们高层也有蚊子,但少多了。”更让他满意的是,高楼通风好,很多时候都不需要开空调。
同样喜欢住得高看得远的还有今年56岁的王阿姨。王阿姨在武昌积玉桥某小区的3楼住了近20年,换新房时,看了很多楼盘,最终购买了世茂锦绣长江的41楼。与记者交谈时,王阿姨反复表示自己看得开,并不像一些老年人一样怕这怕那,她觉得住得高好处多多,例如阳光充足,冬天根本不担心晒不到太阳;噪音小,即使小区前面就是大马路也不吵人。
反方:电梯隐患多,恐高人群忧
不过,对于“楼层越高越好”的说法,也有不少市民持不同意见。
连续几日,记者在武昌、汉口的6个住宅小区门口,对30位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采访统计结果显示,18位受访者认为“楼层并非越高越好”。普遍认为电梯安全、水电保障、应急逃生等问题,让高楼住起来并不安心。
市民毛女士家住中间楼层,她觉得采光、通风都挺好,偶尔小区停电了,爬起来也不吃力。“前段时间我看新闻说有个住19楼的市民,下大雨后家里停水停电,持续多天,大夏天的,没有电梯,做饭、洗澡需要到楼下提水,极不方便。”毛女士说,“一百平方米的房子,35楼价格要比19楼贵好几万元,怎么算都划不来!若再遇上电梯事故,更让人不省心啊。”
住在汉口沿江大道一高档小区的胡先生告诉记者,当时看重周围风景,选了30层,其实欣赏不了多久,就没那个兴致了。“反倒是,冬天刮起北风来,窗户如果没关严实,那个风啸真叫鬼哭狼嚎。”
还有专业人士分析,高层空气可能会相对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产生不适症状,尤其是恐高症、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心绞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开发商:差价渐缩小,“顶天立地”也好卖
“每平方米均价9200元,楼层越高越贵,以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为例,每层差价六七千元。”上周日上午,在汉口新香港路一售楼处,面对着一群咨询者,售楼小姐解释楼层高价格会越贵的理由:楼层越高,视野好、灰尘少,也越安静,而且采光更好。
不过,另一家位于光谷的楼盘销售主管宋女士告诉记者,之所以楼层越高越贵,建筑成本是重要原因,楼层越高,建筑安全规范要求越高,因此造价增加。例如,按照规定,12层以下可用普通材料,12层以上必须为钢化玻璃、强化铝合金框、高压泵等。
就同一建筑来说,高层意味着消耗和占用本建筑的资源比较多。楼层越高建筑工期相对越长,建筑成本相对越高,如楼层越高起重机输送材料的时间越长。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江城楼盘,一般都是楼层越高价格越贵,一般每平方米差价为50-100元。不过,也有一些楼盘已经开始对某一区间内的楼层一口价处理,不再有逐层差价。这也使得高楼层的房源销售得更好。还有部分楼盘,摸准消费者不愿“顶天立地”的心理,中间楼层贵、两头便宜,不过差价也相差不大。
某楼盘营销总监介绍,以前卖房子,一楼和顶楼一般是最难卖的,一楼是由于楼层低,顶楼是由于价格太高。现在,随着开发商灵活定价,这种“顶天立地”最难卖的情况越来越少。
专家:选择楼层因人而异
那么,购房者到底该如何选择楼层呢?
资深验房师宋金强博士认为,选择楼层原则上以个人喜好为主,但要做到科学,不妨考虑一下窗外景观、生活便利、安全及健康等因素。
首先,“扬灰层”、高楼噪音等问题,现在大多数专家已经证实没有扬灰层,而楼越高噪音越小,也不一定。
其次,窗外景观上,也要看小区的周围环境及绿化情况。楼层低,花木葱茏、鸟语花香,生活情趣十足;楼层高,视野开阔,小区绿化、城市景观尽收眼底,还可眺望远方。
在生活便利上,在日常生活中,电梯对住在高层的人们来说十分重要,特别是中老年或身体欠佳的人士。因此,业主应考虑如果电梯因停电等原因不能运行,家人能否轻松出行。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徐碧波称,身居高层的人容易产生一种“根基不稳定”的感觉。老人们住在高层,难以和别人交流,尤其是那些空巢老人,会觉得被孤立。小孩子们也不像住多层楼房时能够随时出门,难以跟小伙伴们接触会影响其沟通能力。长此以往,对人的心理健康不利。
宋金强认为,楼层太低会导致光照不足、潮湿、空气循环减缓等问题。此外,汽车和柏油马路会使空气中甲醛、一氧化碳、氮的含量增加。如果选择低层楼,最好远离主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