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建文帝一继位就着急削藩?不自量力还是受人蛊惑?
由于失败者定律,现在谈起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急于求成”、“眼高手低”,甚至“年幼无知”、“文臣误国”等一顶顶大帽子就扣了上去。
可是我们要知道,朱允炆继位的时候已经22岁,儿子都3岁了,在古代不能算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了。何况他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被册封为皇太孙,在祖父朱元璋的耳提面命之下协助处理朝政也已经近六年,执政经验已经算是非常丰富了。
那么朱允炆登基以后急于削藩的举动,到底是不自量力,是受人蛊惑,还是谋定而后动呢?
削藩失败后的朱允炆大和尚剧照
依靠文官,打压武勋朱允炆的父亲懿文皇太子朱标,做了二十五年的储君,身边文臣武将班底雄厚。若是由他继位,朱元璋本无必要再在洪武朝后期发动“蓝玉案”。但是朱标的突然去世,加上彼时的朱元璋已经65岁,而皇太孙才16岁,老皇帝要只争朝夕,尽量在自己驾崩之前帮皇孙解决所有的隐患。
因此以凉国公蓝玉为首的武勋集团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空缺的军权则交到了朱允炆的叔父们,以燕王朱棣为代表的戍边亲王手上。对于朱允炆来说,他能依靠和信任的,只有一直辅佐他的文官集团。因此朱允炆登基之后,首先拔高了文官的地位。洪武朝的时候武将优先,文官最高不过正二品。而现在六部尚书由正二品升至正一品,在朝堂上实现了对武将的反向压制。
明初由于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互相牵制,武将只有领兵权,并无调兵权,因此建文君臣掌握这一块的兵权相对比较轻松。但由于洪武皇帝亲王戍边的政策,各地星罗棋布般分布着大量的亲王。这些亲王不但直接掌握兵力高达数万人的王府三护卫官兵,如燕王朱棣还能节制本省军事。
懿文皇太子朱标剧照
从这个角度来说,亲王们所统帅的兵力,朝廷难以直接控制,这必然会对中央集权产生威胁和隐患。而在亲王之中,太祖次子秦王朱樉、第三子晋王朱棡已经去世,第四子燕王朱棣就是事实上的宗室老大。燕王不除,朝廷不安!燕王之罪,罪在将来!只要搞定燕王,其他宗室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事实上朱允炆在做皇太孙的时候,就已经对亲王领兵这个问题做了深入的思考。从他和东宫官属黄子澄在南京皇宫东角门的一段对话,可以知道君臣对此早已达成共识:削藩,是朝廷彻底掌握兵权的唯一途径。
惠帝(注:指朱允炆)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太孙是其言。—《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
削周王,建文朝廷的第一次尝试对于要不要削藩,最终要削谁,建文君臣目标一致,即燕王朱棣。但是如何削,大佬们却产生了分歧。按照兵部尚书齐泰的想法,应该直接对燕王下手,简单粗暴,一了百了。太常寺卿黄子澄则认为朱棣平时小心谨慎,轻易难以抓到把柄。虽然大家都想下海,但牌坊还是要立的。如果像你齐尚书那样硬上,我们灯塔的人设还怎么维持?
齐泰曰:“燕王英武,威震海内,志广气刚。气刚者易挫,加以不轨之事,孰信其诬?去其大则小者自慑。”—《明太宗实录卷一》
借着黄子澄告诉皇帝,他已经拿到了汝南王朱有爋检举他老爹周王朱橚造反的证据。周王是谁?马皇后第五子,燕王的亲弟弟,现在是宗室中排名第二的人物。而且朱棣是宗人府右宗正,周王犯事,朝廷可以让燕王来给他定罪。一旦朱棣包庇弟弟,就可以趁机连坐,一网打尽。
朱元璋孝陵
谋划已定之后,曹国公李景隆在八月份(此时距离朱元璋去世尚不足百日)奉旨率领大军奔袭河南,将周王全家抓往南京审讯。我们要注意这个时间点,为何朝廷在太祖百日祭祀之时就采取行动抓捕周王?难道就不怕燕王打草惊蛇吗?还真不怕。
朱元璋在临终之前,曾经以“虏骑”将于秋天南下的理由,让朱棣率领大军前往开平备边。同时出动的还有辽东的武定侯郭英,北平的左军都督杨文,西凉的庄德,开平的刘真、宋晟,这些人都是忠于朱元璋的名将。如果我们换个思路,那就是至少十五万朝廷大军把朱棣和燕王护卫包围了个水泄不通。八月份的时候尚未到秋天,这个军事部署按理仍然存在。朝廷如果要就地擒拿燕王,那就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燕王显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在接到朝廷让他给弟弟定罪的旨意之后辗转反侧,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最终朱棣苦思良久,在给朝廷上书中写了一通完全“政治正确”的废话。里面搬出祖训说事,把自己的责任撇了个一干二净。
若周王橚所为,形迹暧昧。幸念至亲,曲垂宽贷,以全骨肉之恩。如其迹著,祖训具在,臣何敢他议?臣之愚议,惟望陛下体祖宗之心,廓日月之明,施天地之德。—《明太宗实录卷一》
这一次的尝试,一拳打到了棉花上面,显然让朱允炆君臣并不满意。但周王束手就擒,燕王示弱求饶,也让朝廷坚定了藩王们绝不敢反抗的信心。
十面埋伏,必除燕王朱棣虽然很想当缩头乌龟,奈何大侄子完全不想放他过关。既然抓不到把柄,那就只能主动创造机会了。燕王手下的燕山三护卫,是扫荡过北元王庭、追杀过朵颜三卫、清剿过辽东女真的劲旅。对于朝廷来说,这支部队无疑是最大的威胁。为此建文君臣使出一招釜底抽薪的绝招,把燕山三护卫建制打乱。
复召齐泰问曰:“今欲图燕,燕王素善用兵,北卒又劲,奈何?” 泰对曰:“今北边有寇警,以防边为名,遣将戍开平,悉调燕藩护卫兵出塞,去其羽翼,乃可图也。” 从之。—《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
朱允炆的盘算是这样,如果燕王不能接受,那就趁机将其剿灭。如果朱棣忍气吞声,那拿掉燕王护卫,对朝廷总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且由于朱棣在封国北平深耕近二十年,为了削弱他的影响力,朝廷方面外则更换北平军政首脑,内则策反王府官员。
一番操作安排之后,燕王护卫被悉数征调,隶属于锦衣卫指挥使出身的都督宋忠麾下。年底的时候工部侍郎张昺调任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出掌北平都指挥使司。而燕王长史葛诚则被成功策反。
南京明故宫遗址
据清初历史学家谷应泰在其著作《明史纪事本末》中所说,朱棣曾经在建文元年二月到南京朝觐新皇帝。并在四月份的时候,派出仅有三个儿子燕王世子朱高炽,高阳王朱高煦、三郡王朱高燧一起到南京临祭太祖朱元璋小祥(指去世周年祭)。朱棣的种种举动,无不是在向皇帝示弱,究其原因,在于藩王的实力和朝廷相差悬殊。
夏四月,太祖小祥,燕王遣世子及其弟高煦、高燧入临。或曰:“不宜偕往。”王曰:“令朝廷勿疑也。”—《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
燕山三护卫,哪怕加上北平都司、行都司的兵马,最多二十万人,和拥有百万兵力的朝廷相比,自然是远远不及。基于这种考虑,哪怕燕王频频示弱示好,朱允炆依然铁了心也削藩。除宋忠领着三万大军以及燕王护卫主力坐镇开平外,都督徐凯、耿瓛率军分驻临清和山海关。
临清位于北平之南,是京杭大运河中的重要枢纽。山海关位于北平之东,是连接辽东和北平的门户。徐凯出身四川都司,其顶头上司蜀王朱椿,是方孝孺的好友。耿瓛是开国元勋长兴侯耿炳文的儿子,他的夫人是朱标的长女江都公主。
三面合围之后,朱棣可能的帮手,大同的代王朱桂和青州的齐王朱榑被相继废黜。荆州的湘王朱柏被逼自尽,云南的岷王朱楩被贬居福建漳州。四王之中,代王的王妃和燕王妃是姐妹,大同又在北平以西,是朝廷大军唯一的缺口。齐王曾随朱棣出塞,其封国青州的战略位置又十分重要。当年的皇太孙册封大典,亲王中只有燕王和湘王参加,荆州又扼守长江咽喉,朝廷唯恐二王联手。至于岷王,则是争取云南沐家全力相助的投名状。
结语:三路大军包围北平,燕山三护卫被悉数调离,燕王可能的援手都被一一剪除。北平城内三司长官都是朝廷的人,燕王府中最重要的长史官又是内应。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困守在王宫中的朱棣都是一个必死之局。
可惜燕王凭借着超强的人格魅力,在起兵之后登高一呼,立刻得到了旧部的快速响应。以蓝玉为首的勋贵虽然遭到了肉体消灭,但他们在军中的影响力却不是一时半刻能全部清除的。何况朱棣又是开国第一武勋魏国公徐达的女婿,大明军中谁不是出自徐大将军的帐下?北平保卫战的时候徐王妃亲自往城头一站,有几个朝廷将领忍心对她下死手?
朱允炆削藩,无论是策略、时机、军事布置,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只能说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想得到只剩八百王府卫士的燕王竟然能够绝地反击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