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国力到底怎么样?
首先明确一下清末的概念,清末指的是清末十年,即1901年至1911年。
对于这十年,史学界的观点应该说是比较复杂暧昧的。一方面,这十年清朝无论是从近代化的速度和质量上,还是综合国力上,都是有所提升,有目共睹的,但另一方面,这十年清廷很多政策的推行,又直接导致清朝的灭亡。
如果单纯从财政上来看,清末的财政状况并不是十分理想。
首先,在清末十年,清廷的财政收入是有很大攀升的,因为经过了几十年的近代化改革,清朝有了更多收入来源,比如海关税、厘金、商税、印花税、彩票以及各种捐税等。
但是,清廷的财政支出更高。除了要赔付给各国的赔款,还有就是推行新政的各项支出,诸如编练新军、组建巡警、兴办新学、开办劝业工艺等局,都要花费大量资金。
这就导致清末十年新政看似如火如荼,热热闹闹,但几乎年年都是赤字财政,花得比赚得多得多,清廷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就更加紧张。
到最后,清廷甚至要靠削减新军薪俸的办法去缓解财政压力。最开始只是各省行为,后来财政实在太困难,清廷便在1911年宣布各省各级新军军官的俸银削减40%,这导致新军各级军官尤其是中下级军官十分不满,逐渐与清廷离心离德,以至酿成辛亥之变。
但是总得来看,清朝的综合国力在清末十年还是有很大提升的,包括国际形象也有很大的改善。可以说,清末十年算是清朝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如果清廷能顶住这几年的压力,后面应该可以顺利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