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一遍《乔家大院》,发现疑点,乔致庸究竟何时接手的乔家的生意?具体如何?
历史上的乔致庸生于嘉庆23年(1818年),是乔家第三代掌门人乔全美的儿子,自幼父母双亡,由兄长抚育,本来家里不靠他从商,所以专门培养他读书走入仕途,曾经考中过秀才,但是兄长亡故,只得弃文从商,少年接掌乔家家业。
但由于战乱遗失等原因,并没有记录乔致庸究竟在哪一年曾经考中过秀才,是在什么情形下接手的家族生意。这就给电视剧很大的发挥空间。
电视剧里,乔致庸在咸丰2年(1852年)参加太原乡试考试,其实也就意味着他在道光年间,已经通过童子试了。
正是在太原的这场考试,乔致庸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他的兄长乔致广因为包头的高粱霸盘生意失败 ,急火攻心,一病不起,后来直接死掉了。无奈之下,大奶奶和大掌柜私自做主,违背了乔致广的“贱卖高粱,不要告诉乔致庸,让他安心走仕途”遗言,通知乔致庸回来奔丧。然后一步步逼着乔致庸接手家族烂摊子。
这段剧情非常扣人心弦,乔家危如累卵;乔致庸心里还想着和江秀英你侬我侬;最终将科考龙门外卖花生的孙茂才、太原街头看戏的陆玉菡全裹进来了。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如果是咸丰2年,乔致庸接手的乔家生意。那这一年乔致庸应该34岁,这很显然就不是少年接掌家族生意了。34岁仍然未婚,也显得非常不合逻辑。
按照一般考中秀才考举人,而且还没结婚。以乔致庸的资质,应该在20岁出头,这似乎就更符合逻辑了。也就是说,如果乔致庸真参加过乡试,应该是在道光18年(1838年)左右,参加的太原乡试。
但是《乔家大院》为什么要把时间轴的开端定在咸丰2年,把乔致庸的岁数刻意减了14岁呢?
那是因为咸丰2年(1852年)恰恰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第2年。而整个《乔家大院》其实都是围绕着这个大背景展开的。
乔家陷入危机的根源也是源自于太平天国运动。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了茶路、丝路不通,无生意可做,他哥哥乔致广被逼无奈,争做高粱霸盘,中了邱家的计。
乔致庸也是因为在考试前,发表了对时局、对山西商人的观点,得到朝廷负责监考的大员胡沅浦的赏识,为了后来南下武夷山开通茶路,在清朝控制的地盘,得到了胡沅浦的支持。
而且乔致庸接手家业后,遭遇土匪刘黑七敲诈。最后竟然劝说了刘黑七和他一起下江南贩茶,而刘黑七中途投了太平军。并且在后来太平军的地盘救了乔致庸。
而乔致庸后来也是因为偷偷替刘黑七收尸,才被江雪瑛告了坐大牢,被朝廷敲诈了300万两剿匪银子,并且乔致庸被禁足山西,生意只能交给新的大掌柜潘为严。
正是潘为严为了賺钱救乔致庸,才导致了乔家生意和朝廷的高度依存关系。
正因为如此,后来左宗棠收新疆,乔致庸才有实力借了250万两银子给左宗棠。也才导致了新疆收复后,乔致庸一个人跑京城跟朝廷要银子,被孙茂才给用计给关押起来。大奶奶为了就乔致庸,以至于丢了命。
乔致庸虽然是一个商人,但是在《乔家大院》里,始终保持着文人情怀。
他与孙茂才的决裂;要朝廷还银子;痛斥潘为严发国难财;借钱给左宗棠;借钱给慈禧;不惜一切代价赈灾。都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头破血流。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