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滴滴下架了,别的平台还是干不过它?
滴滴因为在美国上市的事儿,被监管部门要求下架,停止新用户注册,还被爆出泄露用户隐私和给美国提供数据,最近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一时间其他一些做网约车的公司纷纷开始重启网约车业务,大力开拓市场,但好像依然干不过滴滴,为什么?
原因一:滴滴只是下架,而不是全面封停。滴滴被限制的是软件下载和新用户注册,但老用户并没有受到影响,之前手机里安装的滴滴打车和滴滴车主的软件依然能正常使用,并且运行也算正常,司机可以正常接单,乘客也可以正常打车。
还有,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新用户”和“新下载”了,网约车市场基本已经饱和,所谓拉新基本都是运营的手段和数据,平台早已经过了那个疯狂拉新和发展的阶段了,偶尔有个小平台出来一下带个热度,基本很快就消失。
现在滴滴被查,还有那些负面新闻确实对滴滴造成了很深的影响,但影响要转化为损失还需要时间,只是封停注册下载并没有对滴滴的业务造成实质的伤害。
如果有些事情被查实,国家要求全部下架,放心,这公司马上就得黄!
原因二:占领市场也需要时间滴滴从2014年左右开始,用了差不多将近7年的时间,不知道经过多少战斗,到现在占下来网约车市场超过80%的份额,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那么大个市场,这才几天呐,一口吃不下来!就好比一群人打仗,滴滴打赢了,把其他的对手都打S打伤打残打到失去战斗力,哪怕这时候滴滴突然挂了,其他人也早都打不动了。
滴滴被查以后,有的互联网公司比如美团立刻重启了网约车业务,并开始积极拓展市场,但拓展市场真的需要时间,现在看确实还是“干不过”,但时间长了,滴滴的业务肯定要受影响,甚至如果滴滴不做出有效整改,这个公司大概率会凉。
国家不会允许这种吃里扒外的公司存在,人民也不会允许。
原因三:占领市场需要钱,大量的钱!滴滴是怎么占领市场的,我估计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就是砸钱!比它有钱的没它砸的狠,比它砸的狠的没它持久!
我记着2015年的时候在北京,出门打个滴滴,打车要50块的路程滴滴甚至只花了4块钱!惊了!那一阵每天上下班全是滴滴,算下来比公交到地铁真贵不了几块钱。
给用户发代金券,给司机发补贴,两手都在砸还两手都很硬,就这样用了几年的时间不知道烧了多少钱,终于把市场都占了下来。之后滴滴各种被吐槽涨价,被司机吐槽钱难挣,都是因为尝了开始的甜头反差太大。
现在滴滴被查了,其他平台看到希望了开始想占市场,那就来吧,砸钱吧。要改变大家的使用习惯,看你砸钱的诚意有多少了,还得砸两头,司机和用户都要砸。
前一阵青岛还出过一个打车平台,叫“花小猪”,也算是火了一段时间,靠的也是各种补贴各种给钱,连某多多的花活儿都用上了,结果没多久也没动静了。
原因四:用户基础和口碑严格说,单独就网约车市场,滴滴已经是垄断了。滴滴有大约4亿的用户基数,每天订单超过20000万单,占领了网约车市场80%以上的份额。
什么概念?基本上城镇的常住居民都是滴滴的用户。
用户基础如此庞大,其他的平台加在一起估计都不够滴滴的零头,怎么干得过。
经历过几次乘客出事之后,滴滴算是网约车平台里面最正规的了,线上线下的审查审核都比较完善,安全系数也比较高,尤其近两年滴滴减少了司机补贴之后,大部分私家车主都不再接单,路上的滴滴司机基本都是专职专车跑滴滴,也都得考证。当然还是有私家车车主在跑“黑车”,相比于前些年已经很少了。
我都跑过滴滴,但现在只用那个软件加油。
现在出门打车基本都是两个选择,要么伸手拦出租,要么就是滴滴,甚至连打别的网约车都会习惯性说“叫个滴滴”,这就是这些年滴滴做的工作占的市场做的口碑。
就像不管大家用什么浏览器用什么搜索引擎,说的永远都是“我百度一下”!
用户的使用习惯很难培养,但也很难更改。
说这么多,不是要给滴滴辩解什么,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但凡触及到国家底线的,必须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