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摄像机(不是电影机)比单反贵画质还差?
非电影摄影机的视频摄像机,通常有几个等级:
1.广播级摄像机。
2.业务级摄像机。
3.民用高端摄像机。
4.家用普通DV机。
摄像机作为一种传统视频拍摄设备,发展历史已经非常悠久,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作为一种专业视频拍摄工具,在短期内不会被其它机型替代。
有朋友认为单反、无反相机抢去了很多传统摄像机的份额,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被相机取代的只是上述摄像机类别划分中的最末一类,也就是家用DV。就好比手机抢走了低端卡片相机的市场是一个道理。在专业、准专业领域,摄像机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
那么又有些朋友会说,单反拍视频画质要比摄像机好。其实这要看怎么去看待所谓的“画质”。由于单反这类相机cmos感光元件尺寸很大,所以拍摄的视频画面具有较好的浅景深效果,具有不错的高感光性能,属于类“电影机”的效果,但传统摄像机使用方向本身就与这个用途不同。
传统摄像机虽然感光原件尺寸较小,但它具有非常明确的用途,那就是要画面更“清晰”。这种清晰包含了大景深带来的画面整体清晰度呈现,也就是说传统摄像机本身就不希望拍摄景深过浅的画面,而追求较大范围成像清晰度。原因很简单,是与其主要用途相关联的。
传统摄像机的应用领域多为广播电视传媒,新闻影像记录、演播室视频采集、会议课程等长时间视频记录、演出拍摄等用途是它的阵地,在这样的应用场景下,浅景深的艺术效果并没有市场,而且还要尽量避免景深过浅带来的对焦失准、背景模糊等画面效果。而专业、准专业级别的摄像机具备的分辨率、码流、色度采样率等是与广播电视标准相匹配的,这方面相机却不那么规范。高端摄像机画质根本不能说比相机差,而是画质取向不同,达到广播级标准或类似规格的摄像机,画质一点都不差,反而相机会在指标上满足不了广电行业需求。
专业摄像机也不需要设计强悍的高感性能,因为打光是行业普遍采用的基本拍摄方式,低感光度下拍摄获得更优的画质是专业视频拍摄必须要确保的。这与相机多用的性能也并不相同。其实很多专业摄影机也并不具备民用相机那样强大的高感,因为压根不会那么用。偶尔需要在暗光环境使用,可以拉高增益,同时结合使用摄像机的大光圈,在大光圈下,摄像机仍然可以拍摄景深较大的画面。
另外,摄像机的大范围变焦镜头、内置ND减光镜、多种音频视频接口、长续航、专为视频设计的操控体系都是相机所达不到的规格。
按现在的发展趋势,摄像机与相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交叉,但是在专业用途领域,还是各自有各自的特长,也不存在完全融合的可能性,只有在民用领域这种区分越来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