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预计摔破30万手镯事件,将会是怎样的结局收场?
谢邀,前段时间“手镯事件”沸沸扬扬。后来结局也很离奇。30万的一只手镯,行业协会鉴定18万。店家表示可以接受低于成本价赔偿。客户只肯赔3万。最后客户竟然离奇失踪。
这事引起广泛讨论,吃瓜群众立刻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客户自己没有那个经济实际,却要试戴那么贵的手镯,就该按照人家嘴终协商下来的价格赔。一派认为这些玉器可能是a货,赔三万都贵了。为什么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分歧?我认为主要是我们现在涉及玉器,瓷器,文物,古玩,字画这一类的市场水太深。整个行业,没有明确的鉴定标准。还美其名曰,黄金有价玉无价。同样一件物品,两个不同的鉴定机构就可能出现天壤之别的差异。那么对于普通的门外汉来看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无法分辨这个东西的实际价值。很多鉴赏类节目,门外汉拿着个东西过来,专家就是金口玉言。而搞收藏的人,心情一会上天一会落地。
就在前几天我去厦门的动车上,就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一个小伙子往行李架上堆行李,一不小心把一个行李掉落下来。正好砸在了一个乘客的手把紫砂壶上,砸烂了。
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手镯事件”。立刻车厢里的乘客就都来劲了。被砸壶的乘客手上戴着串小叶紫檀的手串,戴了个玛瑙戒指,手把紫砂壶旁边是一个藏银壶。这一幅打扮,我们都知道小伙子摊上事了。小伙子也有些崩溃。赔礼道歉是必须的。但最后总归要说到赔偿的事情。当时车厢里乘客交头接耳,两派意见就形成了,一派认为是碰瓷的,壶不值钱,小伙子冤枉了。另一派认为人家就是个搞文玩的,砸了个真玩意思,小伙子惨了。
然后被砸壶的乘客就开始摆起自己的壶来。说出自施东梅手工做得,自己当时买就花了三四千,把玩了有五六年了。这人可能都死了,现在这壶至少也值七八千了。说真倒霉。热心的乘客就上网查了,基本知道这个人是做紫砂的,擅长清灰浅扁壶。而他手里的不是施东梅最擅长的那种。后来又查出了,这人现在还在,而且她儿子现在在开淘宝店专门卖紫砂壶。网上找不到同款的壶,但其他类似的壶都在两三百左右。不过清灰浅扁的壶都要两三千的。
后来在各个热心人的劝和下,在列车长的协调下,对方松口,说赔两千。小伙子只肯赔500。两人闹着要去派出所。最后,对方快要到站了,两人下车的点都不在一块,最后讨价还价,小伙子赔了1000。这事算了了。但也有乘客都认为小伙子亏了,也有乘客认为被砸壶的亏了。
更搞笑的是,当我到了厦门,下思明北路,看到好多卖紫砂的,一元起,买了个清灰浅扁壶,10元钱。难道我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