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为什么要打上整整三个月?
1937年8月13日,一支中国军队,在上海主动向日军发起了进攻。这支军队包含了国军两支最精锐的德械师,第87和88师。加上其它的部队,在战争开始时人数已达到5万人。
战役打了3个月,中日双方都死伤惨重。也因为这一仗,日本提前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便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庞大的战役——淞沪会战!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意图逐步侵吞黄河以北的中国国土。中日双方的对抗在华北平原一触即发。那时,北方还有山东、山西、河北三省未落于敌手。为了应对日本的入侵,各地也已经完成了防御工事的修建。
但是北方由于长期被军阀盘踞——主要有河北的宋哲元、山西的阎锡山、山东的韩复榘。各军阀拥兵自重,俨然独立小王国,军队不受中央政府调遣。甚至还发生过中央军队北上抗日时,因为军阀们对蒋介石的顾忌,将中央军拦在省外的事情…
蛇大不能吞象,国土狭小的日本人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原本对中国制定的,是步步蚕食的侵略政策。按照这个计划实施,首先便要先吞并华北平原,建立第二个“伪满洲国”。
蒋介石政府也深知这一点。由于调不动北方军阀,无法统一军事力量在华北作战。必须开辟第二战场,以分散侵略华北的日军兵力。
长江流域有着大量的湖泊和山地,可以阻滞机械化部队的行动力。而其中的上海又是国际大都市,一旦战争爆发必会引起国际关注,甚至是干预。被中央政府的高参们认为,是同日本作战的上佳之选。 但是蒋介石政府的此种考虑,后来却给作战部队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
8月13日,中国军队对日军发动攻击。本来为了抢占战争的先机,这次进攻要凭着兵力优势,在日本援军到来前一举拔掉日在上海的驻军。
但是日军凭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发动大量日本侨民参战,抵挡住了中国军队的进攻。当日本增援军队登录上海,大量的空军和海军进入战场支援陆上作战后,对于中国军队而言,战场情势只能逐渐的滑向不利。
10月25日,大场失守。前线将领建议后撤到吴福防线作战。未获批准。
在这时候为了保全实力,军队逐渐的往国土纵深后撤,不失为一个上佳的选择。但是中央政府把赌注压在了国际调停上,不止没有后撤,反而不断的增调兵力。坚信随着战争的扩大化,和对各国利益的影响,会引来国际的干涉。
中央政府相信国际进行干涉的时间,为战争持续一两个月。所以在这之前,无论如何要守住上海战场。中国的精锐部队在前线顶着,有时一天伤亡达到5000人,可谓十分惨烈。直至九国公约会议在比利时举行后,表态不干预中日战争。11月8日,中央政府才下令总撤退。
战役一共持续了3个月的时间,双方投入兵力分别为中国军队80万,伤亡30万;日军30万,宣称伤亡4万人。不过日本军队向来有谎报战果的惯例,其伤亡人数估计为5~8万人。
淞沪会战对于中国是一场意义非常深远的战争。但仅从战役的伤亡情况而言,战场上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惨重的。
从消极的一面看,这一仗蒋介石政府由于过度依赖国际环境,而不能根据战场的实际需要调度军队。导致在全面抗战开始时,就打掉了大量的精锐。而这些精锐的存在,对于往后的长久抗战而言是非常宝贵的。此可谓是一大失策。
当然,从积极的一面看,在战场上,中国军人的英勇奋战极大的激励了全国人民,这是往后能够持续8年抗战,并取得最终胜利的基础。而且原来处于观望状态的地方军阀们,看到中央政府的抗战决心,也放下了戒备,接受中央的统一调度。
这激烈的一仗,对于日本而言原本的侵华策略被打乱。由步步蚕食的策略,改为仓促地宣布全面侵略战争。就如日本人自己原先的预料一般,一旦进入全面战争,日本便走上了失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