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与司礼监的运作关系如何?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管笔杆子,一个管印把子。笔杆子和印把子谁更管事儿,一目了然。
众所周知,明朝废除了丞相。但是没有丞相不代表皇帝就能自己一个人干完所有的事儿,劳模如朱元璋也不行。因此,在洪武后期,就设立了内阁作为帮助皇帝处理案牍文件的机构。
到了朱棣当皇帝的时候,内阁权力进一步加大。其子其孙所开拓的“仁宣之治”,正是以著名的“三杨内阁”为中枢核心的。
但是内阁权力的增大也带来了皇帝的焦虑,原因很简单,丞相虽然没了,但是内阁的出现还是导致皇帝的权力被分掉了。这就是皇帝的本性所产生的永远也解不开的死结——人都是懒惰的,但是也害怕自己的权力被分走。
在这种情况下,明宣宗开始组织太监读书,并且由司礼监来代替自己批阅奏折。到了后来,司礼监负责朱批,内阁负责票拟,成为了明朝的定制。
一般来说,办事的流程是这样的——
下面把事情呈报上来,内阁看过以后,票拟好意见,呈递到御前;
司礼监秉笔太监拿到票拟,代替皇帝写好处理意见,呈递到皇帝本人面前过目;
皇帝同意,由司礼监掌印太监盖上御玺,通过/皇帝不同意,打回去重新改。
这么算起来,内阁和司礼监其实都是秘书机构,只不过内阁相当于办公厅,而司礼监则相当于领导贴身秘书。
到底是办公厅主任权大,还是贴身秘书权大,那就见仁见智了。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