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远征的斡难河畔是在外兴安岭的海参崴附近吗?

2021-12-02综合498

很抱歉,不在。

首先请看下图:

海参崴,俄语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亚欧大陆东面,阿穆尔和半岛最南端,海参崴是他的原名。海参崴这个名字出自满语,翻译成汉语为“海边的小渔村”,崴是洼地的意思,这里因盛产海参,由此而得名。俄国人称之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为“东方统治者”或是“统治东方”的意思。

据历史记载,海参崴自唐、辽、金起,已有百姓再次垦殖繁衍。唐朝时,海参崴是渤海国率宾府地,金代属于恤品路,海参崴在元朝时期称永明城,明朝时,海参崴一带就有女真部落从事渔猎生产,属于奴儿干都司。

历史记者的明成祖朱棣一共五次北征,进军路线如下图:

朱棣北征并不是如《大明风华》里说的是最后一次打到斡难河,而是第一次,在永乐八年五月十三日,在斡难河大败本雅失里,之后又挥师攻击阿鲁台,双方在今蒙俄边界斡难河东北方向交战,明军杀敌无数,阿鲁台堕马逃遁。此时天气炎热,缺水,且粮草不济,朱棣下令班师。

斡难河是古称,现称为鄂嫩河,也被称为鄂伦河,属于黑龙江水系,是黑龙江上游之一,也是蒙古的发祥地,1206年成吉思汗在这里称汗。

这应该是朱棣北征最北的地区,这一次北征,鞑靼的武装力量受到了重创,漠北均势立呈倾斜,这种局面更由于瓦剌的日益骄横而愈加严峻。而这却与朱棣的均势政策相悖而驰的。必然要威胁到明朝北方的安全。为了维持漠北均势,解除重患,第二次北征已经势不可免。

至于电视剧《大明风华》里朱棣的最后一次北征,发生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农历正月,大同,开平(今天的内蒙多伦)守将又奏称阿鲁台掠边。渴望战斗的朱棣马上决定亲征。三月阅兵,四月出发。途中从俘虏口中得知阿鲁台在答兰纳木儿河。朱棣催军疾进,六月至沙泉,接近答兰纳木儿河,命令前锋陈懋率部前往侦察,回报没有发现任何情况。

朱棣不信,又派张辅、王通等率兵循山谷大搜,结果发现周围三百里竟无一人一骑,陈懋军也由于粮尽从白邙山回到大营。在广袤的漠北草原上,垂老的朱棣这个时候才开始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他略带忏悔地说:“古王者制夷狄之患,驱之而已,不穷追也。且今孽虏所有无几,茫茫广漠之地,譬如求一栗于沧海,可必得耶?吾宁失有罪,不欲重劳将士。朕志定矣!”

带着无言的失望、痛悔和惭愧,朱棣下令班师。当大军到达榆木川(今多伦西北)时,这位六十五岁的大明君主,征战一生、军功卓著的英雄,便溘然长逝。

相关文章

孱弱也有雄起时,为何说北洋政府出兵海参崴令世人吃惊?

上学的时候,最怕学习中国近代史。因为中国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建国之前的那段历史,基本上就是中国被欺负的历史,不忍卒读。 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直到日本侵华;一想就来气,就觉得窝囊。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国家四分五裂,危机四伏的多事之秋,北洋那些在历史上名声不佳的军阀们曾经敢捅俄...

如何看待乌克兰部长宣称要将国旗插到符拉迪沃斯托克?

近日,乌克兰基础设施部长弗拉基米尔·奥梅良的一段演讲视频迅速在网上传播并引发舆论广泛的争议: ▲图为乌克兰基础设施部长奥梅良 奥梅良在演讲中称,法国总统马克龙前端时间提出的“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欧洲概念”是正确的,完全符合历史客观;不过,只有如一百年前那样当乌克兰的国旗飘扬在海参崴时...

为什么说明朝只存在了34年?

说明朝只存在了34年,意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68年称帝,至1398年去世,其孙朱允炆继承帝位,是为建文帝,到1402年,被他的叔叔朱棣经过靖难之役后夺取皇位,这期间正好34年。为什么说这34年是明朝,而朱棣以后的就是另一个明朝了呢?这里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明成祖朱棣的皇位不是继承来的。皇太孙...

历史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到底去哪里了?

为了给长孙朱允炆铺就一条当皇帝的平坦大道,朱元璋生前禅精竭虑、用尽心思,稍有怀疑的人,果断诛杀。 但是,朱元璋到底舍不得诛杀自己的儿子们,还是留下了祸根。 1402年,朱允炆当皇帝的第四年,六月十三,朱元璋儿子朱棣率领军队,兵临南京城下。 守卫南京城金川门的大将朱橞和李景隆,在城门楼上,看见朱棣的旌...

明朝16个皇帝的个人能力,贡献度放在一起,怎么排名呢?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大明16帝,一个比一个有个性,且都因某些因素黑得够惨。实际上大明皇帝草包的真不多,先说结论:1、明太祖朱元璋(洪武)。2、明成祖朱棣(永乐)。3、明仁宗朱高炽(洪熙)。4、明宣宗朱瞻基(宣德)。5、明宪宗朱见深(成化)。6、明孝宗朱佑樘(弘治)。7、明武宗朱厚照(正德)。8、明...

明朝十六帝如果比较综合能力和贡献,应该怎么排名?

明朝有16个皇帝,在《明史》当中,至少有10个以上是昏君,真不知道张廷玉这位大兄弟怎么下得去笔的!难道明朝真的就没几个明君吗? 其实按照综合实力和贡献,做一个排名的话,还是能挑出不少明君的。尤其是一个王朝的前中期,明君自然是不会少的。 我认为明朝的16位皇帝,大致上可以分成这么四个梯队: 第一个梯队...

建文帝朱允炆的结局,究竟如何?他真的流亡海外了吗?

建文四年(1402年),南京城破,燕王朱棣顺利登上皇位,是为明成祖。而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明朝最大的谜案也拉开序幕,谜题是“朱允炆是生是死?在哪里?”,直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也就是朱棣临死的头一年,这个答案才算解开。 1402年6月23,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放北军进城。而朱棣,却命令军队退守...

建文帝的下落之谜,你怎么看?

感谢提问,大狮来答。 古往今来,有关建文帝下落之谜说法颇多,总结起来,无外乎三点。第一种便是自焚之说。永乐《太宗实录》以及《明史稿》记载,靖难之役时,燕王朱棣率兵攻入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成,只好下令死守。却不想金川门被叛将李景隆打开,燕军旋即入城。满朝文武见来者凶猛,遂纷纷倒戈。 眼见大势已去,建...

历史上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究竟如何?有哪些最新研究成果吗?

根据毛佩琦教授(明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生导师)在百家讲坛上的说法,建文帝的下落有几种说法: 一、自焚说。《明史》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是这么记载的:“谷王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就是靖难之役成功...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汉朝、明朝哪个朝代军力更强盛?

在中国封建社会,汉、唐、明等朝代,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从东到西的南压之势。即使如一代英雄刘邦以三十万大军于汉高祖七年(前200)追杀匈奴于山西大同平城一个叫白登的小地方,却被匈奴首领冒顿以衣着三种颜色的精锐骑兵四面围困至七天七夜,又冷又饿,虽然由陈平用计脱离了险境,但是,究竟用了什么计策,史书均未...

“靖难之役”的经过是怎样的?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由长孙朱允坟即位,为明惠帝。为巩固帝位,朱允坟听取大臣建议,意欲削藩,而朱棣是藩王中势力最大的。建文元年( 1399年),燕王朱棣以“靖难” 为借口,举兵南下,发动了与侄子朱允炊夺取皇位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二年(1400年)六月八日,朱棣兵临济南城下。守城将领铁弦督众,矢志...

朱棣的生母是谁?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洪武三年被封为燕王,拥有重兵,镇守北平。建文元年,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经过三年多的兵戎相争,建文四年,朱棣终于攻占了南京,即皇帝位,改元为永乐。他又于永乐九年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朱棣统治期间继续执行明太祖的削藩政策,巩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