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格局?
格局就是思考问题的高度、长度、深度和宽度。
01 思考问题的高度我在培训机构当讲师的时候,总是想着如何表现自己,讲课的时候总是想着如何表现自己丰富的知识、高深的理论、聪明的大脑、幽默的语言等。
有一位高人听了我的课后说到:“犁子同志,你的课非常好!听你的课犹如吃了一顿理论大餐,营养丰富,撑得我肚子都快要爆炸了。但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你的课如果能在格局方面再有所提高就好了。如果你不是从个人的角度去思考,而是从学校的高度去思考,你就可以当为学校的科室主任了;如果你能从一个县的角度去思考,你就可以当学校领导了;如果你能从一个省的角度去思考,你就是县领导了。”
从此以后,我按高人的指点,不断提高自己思维的高度,格局变得越来越高,自己也从科室主任晋升到单位副职领导,一直飙升,最后官至正科。正在我想继续提高格局、冲进县处级领导行列的时候,我退休了……
人生也有涯,悟道却无涯。
在我的人生职场经历中,曾经有一领导说过一句话:“本位工作,越位思考”。什么意思?我的理解是:你是科长,就要做好科长的事,但是你思考的问题,必须是从局长的角度去思考,这样你才有机会成长为局长;如果你整天只思考着科长的事,干着科长的事,这辈子也就科长了。
我认为,这位领导的“本位工作,越位思考”,还可以更进一步总结、提炼,上升为“官升三级思考问题,官降三级具体工作”。作为县处级干部,就要从全省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开展工作,这样才有可能成为省级干部;但是做具体工作的时候,就要降低身份,和我们科员一样,进村入户填写手册。
我当某单位主要领导的时候,有一次省里下文说,要对全省的各个县级单位进行基础设施检查,其中要求县级单位必须配备培训室,要求我们受检的县级单位反馈意见。我当时头脑发热,从我们县级单位的角度提意见,说我们县没有培训室,能不能降低标准,不把培训室作为检查内容?这样我们县好过关。
省级领导直接打电话给我说:“犁子同志,你的站位太低了!各个县都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要我们省级的修改检查内容,那我们还检查个屁啊!”
这就是格局不高的表现。
格局高的人,都是这样表态的:“领导,欢迎您来检查!我们都已经按要求配置所有的设施了,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完成不完成鬼才知道,到时候领导来检查,酒杯一端,条件放宽。几十项检查内容,差一两项又何妨?他还记得否?!
所以,人在职场,要格局高!格局高,就是思考问题要有高度,不是从你自己所在的位置思考问题,而是从你所处的位置的上级甚至是上级的上级去思考问题,你的格局就高了!
一桶同志:你不要思考自己收入两三千的问题,要思考地球苍生命运共同体的问题,你的格局就高了。
02 思考问题的长度思考问题的长度,就是要顺着一个事物的时间线去思考问题,要知道事物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已发生,不可再追溯,但可以借鉴。
今天正在发生,把握好今天,留点历史的痕迹。
明天还没来,但可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提前预判,做好对策。
我曾经专门从事历史研究,知道什么是“以史为鉴”。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的,我们就不要再苦苦探索了,照着历史做,照葫芦画瓢就行了。
当然,有时候也不能简单地照历史的经验画当下的瓢。当下的条件已经不同于历史,要进行现状分析。
为什么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现场的将最了解战场情况,所以你在千里之外发出的号令他是不管你的。
同样的,我们也不能照搬历史的。
我在某机构任职的时候,有一次参加培训,讲师为了说明记录历史的重要性,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人们急忙去找唐山大地震的资料,看看当年是怎么处置的,想借鉴一番。后来才发现,当年没有很好地记录、完整地保存档案资料,十分遗憾。
我说扯蛋!等你去翻开唐山大地震的资料,阅读那几十本发黄的档案,黄花菜早都凉了!
处理汶川大地震的现场决策,都是临时决定的,根本没有照搬照抄唐山大地震的做法。
另外,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有手机吗?有互联网吗?有短信、微信、QQ和抖音吗?!没有。
历史是供无聊的后人研究的,而现场的处置永远是临时的英明决策。
如果时间允许,我们思考问题就是一条时间线,它包括了昨天、今天和明天,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脉络。
我们现在来说格局的长度,不是说考虑问题一定要参照昨天,而是说思考今天的问题必须为明天着想,我们不能为了今天的发展而断了子孙后代的粮,也就是说,要保证“可持续发展”。
让子孙延绵不绝,这就是思考问题的长度。
03 思考的深度这几天一直在研究行动学习法,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分析学员讨论问题、查找问题根源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
比如,我们组织讨论职场中大量存在的佛系、躺平和内卷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是因为评价体系不完善啦,薪酬体系不科学啦,领导不会用人啦,等等。
当我们进行问题聚焦的时候,没有人会考虑得更深层次一些,从职场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去思考,比如,他内卷,躺平,佛系,动机是什么?激励了没有?驱动力在哪里?
通过催化师的提示,有人是想到这些了。但是,更深层次的问题,由于知识量的问题,他就没办法思考了。
比如,动机是内生的,激励是外部的引力,驱动力是外部的推动力。动机是内部发动机,在内部发生作用,激励在前面牵引,驱动力在屁股后面抽打。从这三个方面思考内卷、躺平和佛系,我们心里就敞亮多了,解决职场中的休克鱼的办法也就更灵活多变了。
从行动学习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思考深度不够,格局就小,思路就不活。
思考问题的深度不够,像手电筒一样,只照见别人的黑暗,没有照见自己的不足,明显地“灯下黑”啊!
这就是思考问题的格局不够,格局太浅了。
04 思考的宽度宽度,涉及到系统思维。
我在做咨政工作的时候,曾经闹过笑话。有一次,我拿了一份咨政报告去给领导。领导“咣”的一声,把我的咨政报告丢进垃圾筐里去。他说:“犁子同志,我最烦看你的咨政报告,一看头都大。你的报告,城镇化建设也要加大投入,文化建设也要加大投入,基层组织建设也要加大投入,一个县的财政蛋糕就那么大,你让我怎么办?!来,你来,你来当领导好了。”
我忘了,他是搞财政出身的,对钱十分的敏感。
他说:“如果你写的咨政报告,告诉我如何不花一分钱,这事也能办好,行,这个报告有价值;如果你能告诉我,只要花个十万八万,这事能做成全市的示范性项目,这个钱我肯定投;如果你说投它个五十百把万,这个项目可以做成省级的示范项目,甚至是全国的先进项目,别说了,拿麻袋来,我马上装钱给你!”
我的错误在于,每一份咨政报告都只思考局部,没有考虑全局。站在全局之上思考,你就会发现,领导作为一县之财主,他的那点财政钱是养命钱,这里吃了,那里就没有了。这样你就会发现,你的咨政报告,这也要钱,那也花钱,是不对的。如果你的咨政报告,这也能增加财政收入,那也能增加财政收入,这就对了。
这就是没有系统思维的结果。
格局高之人,思考问题都是全局性的。
以我作为培训讲师为例,我考虑了上课,考虑了科研没有?能不能把科研也考虑进去?科研考虑了,学员的水平你思考了没有?上课一大堆的GROW、SMART、SWOT,学员听得懂没有?这就是思考问题的宽度。
思考问题一条线,没有宽度,这就是没有格局的宽度。
总论:什么是格局?
我问度娘,度娘有千万种答案。我在这千万种答案中寻找答案,还是不得其要领。干脆,我就自己干了,写了一篇文章,一桶同志读懂否?是否从我的文字中读出了我的真意?
愿你格局高于天,长几千公里,深如桃花潭,宽如蒙古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