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正神,民间俗称土地公,历史是否有其人?
据明代张鼎思所写的《琅邪代醉编》所叙述,土地庙遍布城乡市镇,不同地方的土地神,所塑的土地神样子却各个不同,或像鹤发鸡皮的老叟,或如苍髯赤面的武夫,或老或壮。问这些塑像是谁,当地的人,有的会回答不知道是谁,也有的则回答是已经故去的正人君子、忠臣义士,或姓张或姓李,总之人人不同,但却都统统被称为土地公公。
由此可见,民间俗称的土地公——“福德正神”,并不是专指某一个人,而是许多已经故去,但在民间曾做过杰出贡献的人物,古代当地的人民为了感激他们的付出,便奉祀了他们的英魂,希望他们死后,继续成为守护一方的土地神。我是喜欢挖掘新奇、刺激、好玩的神秘传统文化的大愚,就让我来和大家聊一下这些最亲民的神祇——土地神。
一、土地神的来历。土地神,亦称“土地公”“土地爷”“土地”或“福德正神”。是执掌一方,保护一方的神灵。土地神奉把起源于社神信仰。
《孝经纬》称:“社,土地之主;稷,五谷之长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
祭祀社神之日,称为社日,一般分为春社和秋社。秦汉以后,总司天下土地的社神,演变为天帝相应的“后土皇地祇”,由朝廷祭祀,而地方的社神,则演变成为了土地神。
奉祀土地神的庙宇称为土地庙,土地庙一般用砖石砌成,规模较小,有的更类似于路边的小神龛,而供奉的土地神常塑成穿袍戴帽的耄耋老翁,有的庙还配祀白发的土地婆婆,道教经书中称为“土翁神”和“土母神”,列为神祇中的最低位。
民间常常会奉祀土地神,以祈求五谷丰登,百姓殷富,乡里平安。
二、源于民间的神——土地神。土地神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这个神不再是自然神力人格化的表现,或是上古的伟人、神话式的人物,土地神可以源于民间,源于历史,寄托了百姓的感激与哀思。
今天山西长治的故漳村,有一间香火很旺盛的土地庙,里面供奉的土地神,就是唐代著名的文豪,古文运动领袖——韩愈。韩愈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三岁丧父,但他对父亲格外崇拜,于是,成年后游历天下,寻访自己父亲曾经任职的地方,后来,经过故漳村这个地方,觉得这里风景优美,环境很不错,于是,就在这里定居过一段时间,后来,后人感怀韩愈的名望,以及在当地做过的功绩,就在这里建了土地庙,把韩愈当作土地神供奉起。
除了韩愈这样有名望和功绩的人,会被后人奉为土地神,还有的,是因为生前有德于当地,而被当地官方追封的。
唐代有一个教崔郾的人,因为有德于家乡,死后被朝廷追赠谥号为“德”,后来家乡百姓为他立祠“德星社”,就这样,崔郾就变成了家乡的土地神。
三、最亲民的土地神。民间的土地,虽然只是司职一亩三分地,但除了保佑当地农事之外,生活中的一切大小事务,小到柴米油盐、爱恨情仇,大到富贵贫贱、生老病死,都是土地神能管得到的事。
清代传奇《长生殿》中,描述了马嵬坡的土地神,因为同情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不但发给了杨玉环一纸路引,让她去寻找自己心爱的李隆基,还在天孙娘娘面前为她求情。
在《琵琶记》里面,赵五娘的公婆都去世了,一贫如洗的她,没钱请人给公婆办丧事,只能用手指刨地挖坑,弄得十个手指头鲜血淋漓。当地的土地神感其孝顺,就派了“南山白猿使者”和“北岳黑虎将军”,化成人形,帮助赵五娘安葬了她的公婆。
《礼记·郊特性》中说:“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
别看土地神在神系中地位低微,但相对于谨守天条的天神来说,百姓更愿意亲近土地神,土地神保一方收成,护一方平安,更被人们注入了财神的功能,广受民众所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