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中,地府里除了奈何桥、十八层地狱之外,还有什么?
在我国神话故事中,地府是一个出境频率非常高却又非常神秘的地方。关于它的基本布局,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有比较详细的描写。原著第十回,由于受到魏征梦斩泾河龙王事件的牵连,唐太宗被阎罗王勾到地府森罗殿要求当面对证。之后又在崔判官和朱太尉的陪伴下,游览了整个地府幽冥界。根据唐太宗的所见所闻,地府主要由鬼门关、森罗殿、背阴山、十八层地狱、金桥、银桥、奈何桥、枉死城、六道轮回之所等构成。接下来我们结合小说《西游记》原著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地点。
鬼门关鬼门关是进入地府的第一道关隘,它连接着幽冥界的郊区与城区。鬼门关之外是郊区,即孤魂野鬼所在的地方,非常荒凉;鬼门关之内是城区,即地府的核心地带。在《西游记》中,鬼门关的形状是一座古代牌楼,牌楼上写有“幽冥地府鬼门关”七个金字。与古代城楼一样,鬼门关也有重兵把守,只有在青衣童子的引领下并带着阎罗王颁发的凭证才可以进入,否则只能成为孤魂野鬼。进入鬼门关之后就是地府的内城,里面有街市房屋,与阳间无二,只不过里面行走居住的都是鬼魂。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谁都有资格在内城中居住,只有那些地位比较尊贵的帝王将相才可以。
森罗殿森罗殿位于地府的内城中,是十殿阎君居住、办公的场所。按照小说中的描写,森罗殿碧瓦楼台、规模宏大,周围云雾缭绕、仙香奇异。《西游记》第十回写道:
飘飘万迭彩霞堆,隐隐千条红雾现。 耿耿檐飞怪兽头,辉辉瓦迭鸳鸯片。 门钻几路赤金灯,槛设一横白玉段。 楼台高耸接青霄,廊庑平排连宝院。
森罗殿的大门被称为阴司总会门,门的左边为牛头,右边为马面。再往前走就是十殿阎君的办公桌,边上有掌握生死簿的崔判官侍立陪同。十殿阎君分别是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忤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不同阎君负责的具体事项不同,例如转轮王负责投胎转世,秦广王负责查看鬼魂在世之心的好坏。
背阴山背阴山位于森罗殿的后面,是投胎转世的必经之所。背阴山周围阴云垂地、黑雾迷空,看上去气氛十分压抑。与普通的山不同,背阴山上虽然有山、有峰、有岭、有洞、有涧,但是山上光秃秃的没有生长任何植物,山峰低矮,山岭上没有行人,山涧里也没有流水,看上去死气沉沉的。整个背阴山上熙熙攘攘都是各色各样的野鬼邪魂。书中写道:
岸前皆魍魉,岭下尽神魔。洞中收野鬼,涧底隐邪魂。山前山后,牛头马面乱喧呼;半掩半藏,饿鬼穷魂时对泣。催命的判官,急急忙忙传信票;追魂的太尉,吆吆喝喝趱公文。
可见,要想顺利通过背阴山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唐太宗在崔判官的帮助下才跌跌撞撞花了很长事件走过去。
十八层地狱过了背阴山,再往前走就是十八层地狱。十八层地狱的主要作用是惩罚各种鬼怪,根据所施行刑罚的不同,分为吊筋狱、幽枉狱、火坑狱、酆都狱、拔舌狱、剥皮狱、磨捱狱、碓捣狱、车崩狱、寒冰狱、脱壳狱、抽肠狱、油锅狱、黑暗狱、刀山狱、血池狱、阿鼻狱、秤杆狱,共计一十八层。十八层地狱是幽冥界最恐怖、残忍的地方,各种鬼魂经过十殿阎君的审判之后,会根据所定刑罚的不同送往不同的地狱受罚。例如,进入血池狱、阿鼻狱、秤杆狱的鬼怪,要经历“脱皮露骨,折臂断筋,沉沦永世不翻身”之苦。
金桥、银桥、奈何桥过了十八层地狱,前面便是三座形制不同的桥梁,分别是金桥、银桥和奈何桥。每座桥对经过的鬼怪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其中,帝王走金桥;忠孝贤良、公平正大之人走银桥;其余的鬼魂走奈何桥。三座桥梁两侧均有鬼卒执幡守卫,桥梁使者站立中央,负责查看来者的身份并将其送至不同的桥梁过桥。通过三座桥梁均需要喝一碗孟婆汤,以忘记之前的记忆,为投胎转世做准备。几座桥梁长达数里,但宽度只有几寸,行走起来难度非常大。桥下面是波浪滚滚的洪水和让人胆寒的悬崖陡壁。
枉死城过了三座桥,前面便是枉死城。枉死城里面居住的都是一些枉死的鬼怪,如因为自杀、自然灾害、战乱、意外、谋杀而死掉的人,也就是含冤而死。在民间传说中,枉死城是地藏王菩萨所建,用于收容枉死之人的鬼魂。在《西游记》中,唐太宗经过枉死城时,看到了无数被他杀害的枉死之人的鬼魂,吓得他胆战心惊。还阳之后,唐太宗举办水陆大会,目的就是为了超度枉死城中的那些鬼怪,以求得自己江山永固,不受侵扰。
六道轮回之所到达六道轮回之所,意味着唐太宗地府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这里是离开幽冥界进入阳间的必经之处,相当于投胎转世的一个关口。所谓六道,就是六条不同的路口分别是仙道、贵道、福道、人道、富道、鬼道。根据投胎鬼怪自身品行的不同,走不同的出口,投胎成不同仙、人或者鬼。其中,行善之人走仙道,尽忠之人走贵道,行孝之人走福道,公平者走人道、积德者走富道,恶毒者走鬼道。由于唐太宗乃大唐皇帝,因此崔判官安排他走了贵道。过了六道轮回之所,鬼魂就会在阴间官吏的帮助下借机还阳。《西游记》中唐太宗还阳的方式是朱太尉将其推入渭水河中。
当然,以上只是根据小说《西游记》的描写对地府进行的简要介绍。其实,在不同的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地府的布局安排和构造也不尽相同,如《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均有不同的描写,当今不少影视作品也有自己的解读。大家如果有不同见解,欢迎交流讨论。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