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哪些情节以前觉得没什么,现在再看觉得接受不了?
武松杀张都监全集这个情节,以前觉得是快意恩仇,现在绝对接受不了。
我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来比照《水浒》里的故事,那对他们太苛刻了。但是即使用香港警匪片里的黑道规矩来讲,这种行为也是不道义的。
江湖恩怨历来讲究“祸不及家人”,张都监三个未成年的小孩命丧暴力冲突,这绝对非好汉所为。
类似的还有几个情节:吴用、李逵智赚美髯公朱仝上梁山做好汉,摔死了可爱的小衙内,这对幼童犯罪,放在哪个国家的法律和道德层面,都应该收到严惩。
我一直觉得,《水浒》是不适合青少年看的,是后来处于某种目的被人为拔高的。里面宣扬了造反的合理性,但是我看到的多是滥杀无辜,大秤分金银,大碗喝酒肉,却很少看到对贫民的帮扶。梁山所获财物也是据为己有较多,而不是宣扬中的“替天行道。”
有一个词不是叫“逼上梁山”吗?可是真正被统治者逼上梁山的也就林冲等数人吧。梁山队伍的壮大更多是通过拉人入伙,甚至未必陷害等手段让人加入而成规模的,比如卢俊义,比如徐宁,这些人生活本来很不错的,硬是被逼入伙了。
北宋,在封建王朝里算是民生搞得比较好的朝代。社会富裕程度较高,连武大郎都有独门独院,社会矛盾比其他朝代要缓和得多。所以北宋并未发生过席卷数省的大规模农民暴动。
我认为,《水浒》里的英雄好汉,更像是暴力犯罪团伙,甚至连香港警匪片的黑社会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