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特别爱抬杠,专门和别人唱反调的人?
在集体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些思维特别的人,这种人口才不错,说话有一定感染力。他们说话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特别爱抬杠,以抬杠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借以提升自己的地位。
在我的生活中,最先接触到的一个抬杠高手,是我们学校的食堂管理员,张叔。
张叔个头不高,人长得又瘦又小,一只眼睛有毛病,俗称玻璃花。按理说一个没有文化又其貌不扬的人,在学校这个文化氛围中应该属于基本可以忽略的一员。但真应了那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古话,张叔在我们单位那可是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个。他没有别的特长,就是擅于斗嘴,你说东,他一定说西,你说小王长得可真好看,他马上就能找出小王鼻子或嘴哪里有缺陷。看到他热得满头大汗,买一根雪糕给他,他肯定会连连拒绝:“拿走拿走,我从来不吃那玩意。”看到别人大吃特吃,他就在旁边历数雪糕的各种罪过,让人哭笑不得,表面上得连连说“张叔你说得太对了。”
一般情况下,张叔抬杠是要找对手的,不分轻重、没啥群众基础的小青年如果找话茬和他辩论,他通常是用他那特有的大嗓门来一顿臭骂,把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青年骂得再不敢吭声。骂,是他认为你没有资格和他叫板,让他格外忍受不了。与此相反,如果青年教师在他面前表现得彬彬有礼,一口一个张叔地叫着,说话总是顺着他,对他表现出足够的尊重,他便对这个小青年格外关照,笑嘻嘻地问寒问暖,并且在打饭时额外给你多加一勺好菜。时不时地,还要给你使眼色、偷偷告诉你晚点来,给你留了好菜呢。
他专门找领导、找在单位有点名望、有点地位的人去辩论。比如,当时,他抬杠的主要对象就是我们学校的一名副校长。那位副校长有点书生气,教学业务能力比较强,但说话做事力度不大,又爱发议,多少有点不太适合当领导。张叔心里有点瞧不上他,每天中午在食堂吃饭,一听到副校长说话,张叔就凑上去,很快就能找到副校长说话的漏洞,于是一场唇枪舌战马上开始。
副校长:现在的日子多好呀,农民都能吃饱饭,不用天天吃又硬又糙的苞米面饼子,时常还能买点肉。
张叔:我咋没看出来哪好呢,那时多好。那个时候,我天天吃大饼子、喝白菜汤、吃大咸菜下饭,但是我心里高兴,因为人人平等,我碗里没有肉,别人碗里也没有。我住土坯房,老王家老李家,也和我一样,左看右看,心里踏实。
副校长:我说老张,你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难道你还想回到过去吗?
张叔:回到过去咋地,回到过去,像你这样的书呆子干啥啥不行,一天就能挣个半拉子工分,看你还有力气和我在这吵吵?
副校长:哼,就像你长得人高马大似的,要不咱俩一会儿较量较量,掰掰手腕?
一来二去,张叔总能在口舌上占上风,大家虽然在心里明白他经常是强词夺理,但他的气势总能压倒一切,于是,张叔凭借他那好抬杠的一张嘴,成了学校里很硬气的一名员工。
爱抬杠,唱反调,成就了他在学校里一定的社会地位。我想,这也是所有这类人最终的目的所在吧。
类似这样的人,以后还看到、听到许多。
比如,你说买社保好,将来好养老,他说,我才不买呢,有那钱还不如天天吃香喝辣养个好体格呢。钱都交给别人了,活不到退休那一天岂不是白白便宜别人了?
你说动迁多好,低矮狭窄的小土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大楼房,他说,我就喜欢平房里的小火炕,最讨厌爬楼梯,膝盖疼,今天停水明天停电的,上个厕所都得跑到楼下去解决……
这些人在说到自己的理由时,都给人以难以反驳的气势,滔滔不绝者有之,霸道强势者也不乏其人。人们说不过他,扳不过来他的思路,或敬而远之,或静观其变。
于是,有的人成了动迁中的钉子户,也有的人在动迁中拿到了比别人多的补偿;于是,有的人成了老无所依的低保户,也有人到老了就靠自己的存款过日子。
爱抬杠、唱反调,这些人的存在有一定的市场,这类人好像也将永远存在,是性格、是遗传基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不得而知,但真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乏此类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