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有割舌刑罚死不了人,又有咬舌自尽的呢?他们有什么区别吗?
咬舌自尽这种高难度操作,成功率太低了。
(影视剧里的咬舌自尽)
咬舌自尽的说法,一般出自野史小说,现在影视剧也喜欢拿来用,一般都是某位“坚贞不屈”的人,被抓之后决心赴死,然后闭上嘴一使劲,嘴角流出一丝鲜血,就这么死了。
电视剧,不必当真,想靠咬舌头死,难度真不是一般的大。人的牙齿的咬合力,想一下子把舌头咬断,几乎不可能。而且,舌头的神经末梢很丰富,随便咬破一点皮都会非常疼,除非是超人的意志力,才能忍着疼,不停的把舌头“嚼断”。
当然,因为牙齿的位置问题,人也很难咬断舌头的末端,失血量不会很大。另外,人体本身是有凝血功能的,想咬破一点舌头流血而死,也很难完成。
不过,如果咬完舌头之后仰面躺着,血液会导致呼吸道不畅,窒息而死……但是,这种操作还不如一头撞死来得快。
正常来说,咬舌自尽是不成立的,就算真死了,场面也一定很惨烈(满嘴喷血),没有电视剧演得那么轻松。
就像题主所问的,实际上古代有“截舌”之刑,证明了割舌头不一定会死。
(方孝孺就被割了舌头)
至少从汉代开始,割舌头就非常流行了。不过历朝历代,这种刑罚大多都是属于“附加”的,“买一送一”。比如判了死刑,先把舌头割下来,防止乱喊乱骂。
割舌的刑罚,有着很强的针对性,一般都是处罚那些诽谤、辱骂、劝谏之类,“祸从口出”的犯人。
比如安史之乱的时候,常山太守颜杲卿被安禄山抓住。他就拒绝投降,大骂安禄山,后来被安禄山骂急了,直接把它绑起来割肉……就这,颜杲卿还是骂。于是,安禄山就让人把他的舌头割下来再弄死,这下就骂不成了……
再比如大名鼎鼎的方孝孺,朱棣让他写诏书,他不愿意,也是大骂,结果把朱棣惹急了。方孝孺的舌头也被割了,骂不出来了。
所以,大多数人被割舌头,都是割完就直接处死了。不过至少可以证明,单单把舌头割掉,不可能这么快死去。
(朱瞻基)
也有割了舌头活下去的记载,明朝朱瞻基在位的时候,他把两个宫女赐给了宠信的太监当夫人。明朝后宫太监和宫女组成“夫妻”的情况其实很常见,但是像这种皇帝亲自送老婆的,确实不太多。
于是一个李姓校尉觉得不合适,就上疏说这样做不合适。
这下把朱瞻基惹恼了,就直接下令把这个校尉割了舌头。结果,受刑之后他没死,也就是不能说话而已,后来被人称为“李神仙”。所以,正常只割去舌头,有一定的处理措施,还是能活下来的。
最后,据说有人试验过,拿猪舌头使劲咬,短时间根本咬不断(当然是生的,不是卤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