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王维?
因为王维心在佛门,还有侠义心肠。对朋友肝胆相照,遇路人打抱不平。
比如下面有个故事,就能够充分说明王维的优秀品质。
春日寻隐桃花源里风尘绝,诗佛出手仗义执言续姻缘
近日,女星唐嫣含羞谈论刚刚举行的婚礼上,自己最甜蜜难忘的瞬间,就是跟自己的另一半罗晋在主仪式台相互说誓言的时候:
“这是彼此第一次把之前没说过的话面对面说出来,有点互诉衷肠的感觉,所以我觉得那个瞬间特别感动,而且我觉得誓言是一辈子!”
看到爱豆们各种花式秀恩爱,想到一千多年前,著名的诗书画三绝的大诗人王维,在潜心修佛、寻访隐士之余,也曾为一对卖炊饼的夫妻痴心相爱被拆散,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续姻缘的佳话。
美好的爱情值得所有人为之祝福!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唐 · 王维
桃源面面绝风尘, 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 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 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 种松皆作老龙鳞。
世人都说,王维一心向佛,故所作的诗句,心境淡泊,超然物外,不问世事。可却不知他还有一段仗义直言为红尘断案的故事。
一次,王维应邀到宁王的王府中做客,宴席上,一众歌伎载歌载舞,气氛热烈。其中一名歌妓,皮肤白皙,舞姿优美,容貌出众,最受王爷的宠爱。
其他宾客们都议论纷纷,说这名歌妓原来是王爷王府旁边一户百姓人家的媳妇,丈夫以卖炊饼为生。有一次王爷出行,看到他的妻子容貌出众,于是就想把她纳入府中。
王爷给了这家丈夫很多金银厚礼,在半抢半纳间,把这名女子纳入王府占为己有。尽管进入王府已经一年有余了,还深得王爷宠爱,可是这名女子还是思念丈夫不已。
说话间,王爷突然让属下叫上来一名农人模样的普通人,大家定眼一看,正是这位女子原来的丈夫,那位卖饼的师傅。
王爷当着众人的面说,你还认识这个卖炊饼的人吗?
他的妻子一看,认出是自己原来的丈夫,顿时泪如泉涌,再也控制不住相思之情,忍不住小声哭泣起来。
当时在座的10多名客人也都纷纷惋惜同情,感叹这位女子的坚贞。但慑于王爷的权威,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此时王维再也忍不住了,他愤笔疾书成诗一首,让人递给王爷,诗曰: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王爷看完有所感悟,也被这妇人的真情所感动,于是下令放还这位宠妾,让她和丈夫一起回家。
因为王维的不畏权势、仗义直言,成就了一对夫妻破镜重圆。
而平日里的王维,也是深谙享受生活之道,他总是和朋友,佛门中人在一起,参禅论道、喝酒拼诗,走亲访友,寻访美景。
这首诗就描写了在一个明媚的春天里,他和朋友一起去寻访一位隐士高人,尽管没有遇到人,却在他的居所处,感受了桃源风光。
桃源面面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历代文人墨客心中向往的隐居胜地。王维和朋友一起,来到吕逸人所居住的这个地方,看到这里风景秀丽,远离闹市,没有车马喧嚣,正是心中所想的桃源圣地。然而,隐士隐居就是为了逃避世人的寻访,我和朋友一起来寻访打扰他,岂非隐士本意?
因此,起句之中面面绝风尘,即已隐含了这次寻访的结果,率性的王维其实心中早已有答案,能不能寻访到隐士本人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来寻访自己内心的那片世外桃源。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到了门口却发现,吕逸士果然不在家,虽然没有遇到人,但是心情还不错。于是王维想起了两则寻隐者不遇的故事以此表达尊崇之情。
题凡鸟的故事讲的是魏晋时期,嵇康和吕安是好朋友,有一次吕安去访问嵇康,却恰逢他不在,只有嵇康的弟弟出门相迎,吕安就在门上写下了一个凤字,扭头走了,表示没有遇到想见的高人,只有普通的凡间小鸟。
另一个看竹子的故事,讲的是王羲之的儿子,也是一代著名的书法家,有一次听说吴中某地,有一家的竹子长得特别好看,于是没有打招呼就直奔人家大门口,坐在那里观赏竹子,还一边欣赏一边大声赞叹,直到兴尽而归。
一句不敢题,一句何须问,既表达了王维对主人的仰慕之情,也抒发了寻访不遇的旷达心胸。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虽然主人不在,但是还是流连忘返,在吕逸士的居所周围赏玩不停,远看有青山环抱,近看有流水环绕,青山妩媚,流水多情,鸡犬相闻,邻里和睦,真是好山好水好人家。身处如此幽雅和顺的环境,可见在此隐居的高人也是情怀高洁、超逸绝伦。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最后从正面写吕逸人在此隐逸的日常,常年累月专注著述,无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尘世,就连庭院里种下的松树,都是枝干遒劲,郁郁苍苍,饱经风霜的松皮像龙鳞一片片凸凹苍劲,既表明了吕逸人是真隐士而不是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也寓意主人就像一株山中不老松,傲然挺立风骨凛然。
全诗以景贯情,用景抒怀,不见隐士而处处显出隐士高风亮节,不写心绪而句句都在表达对这种超然物外隐逸田园的向往和羡慕,充分表现了诗人归隐皈依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