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在战国时曾被六国联军攻打,有“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悲壮,为什么感觉在秦亡之时却没有了?
秦国,在战国时被山东六国称为“虎狼之国”,各国根本不敢小觑,甚至割地赔款、献城乞和。然而秦国的开国崛起之路,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血路,几位国君死于征讨西戎,才得了安身立命的领土,商鞅变法、张仪“连横”之策、范雎“远交近攻”之谋、无数秦人战死沙场,终于成就秦始皇横扫天下。无论是崤之战秦穆公东进计划受阻、麻隧之战使秦国数世不振、邯郸之战秦国十数年不敢东出,但秦人从未因为战败放弃图谋霸业,而是一直励精图治,终于实现统一。就是这样以团结自居的秦人,为何在后来国家危难的时候没有挺身而出?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山东诸国联军进犯函谷关,国难当头,秦国上下君民同心,共御外敌。但始皇帝统一六国后,没有及时调整法律、休养生息,而是大兴水土、加重徭役,百姓对和平安定的期望没有得到实现,加上六国贵族没有得到驱逐,他们散布暴政谣言,秦已经失去民心。“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满暴政,君民相离,自然也就没有“共赴国难”的信念了。
在对六国的兼并战争中,秦人为了建功立业,舍生忘死。然而就算是秦军再强,能以一当十,但是秦国面对的是六个国家,在战争中死去的老秦人太多了,当秦始皇统一天下,这时候的老秦人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在全国推行的秦法过于严苛,除秦人外其他六国人无法适应,而秦二世上位后连秦人自己也不堪暴政,始皇在时,“余威震于殊俗”,但是二世胡亥即位后竟然任由宦官赵高胡作非为,秦人对自己的国君也失去了信心,自然不想再为秦朝卖命。
当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六国遗族并起的时候,其实在一开始,秦朝士兵在军功爵制的鼓励下,战斗力还是相当惊人的。陈胜吴广起义军以及六国诸侯军队,都打不赢秦朝军队。然而秦朝的精锐皆在边关,这些秦朝军队都是骊山囚徒,虽然强横,但还是不如那支“虎狼之军”。后来巨鹿一战,章邯在没有征求士兵同意的情况下,因为害怕自己被赵高加害,投降了项羽,至此秦朝已经无力阻挡叛军了。
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不仅听信赵高李斯之言,逼死自己的哥哥扶苏和蒙恬蒙毅兄弟,令秦人寒心,而刘邦攻入咸阳后,约法三章,极大地动摇了秦人的心理。刘邦把秦朝那些繁复严苛的刑罚,减少到只剩下“三章”,深受老百姓拥护。而且刘邦能够约束部下,秋毫无犯,让咸阳中的百姓秦“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就算是“赳赳老秦人”,相比于昏庸的秦二世,还是更愿意拥护“仁德”的刘邦。
“秦不过二世,共赴国难也成了空话”,秦国是秦国,秦王朝是秦王朝,秦国虽强,上下齐心,但秦王朝是融合了其他国家而形成的,论凝聚力的话远远没有原本的秦国高,在秦国变成秦王朝的过程中,那些真心忠于秦国的人就有许许多多早已为了统一大业而丧生。“赳赳老秦,为国赴难”,或许在叛乱之际,关中再无老秦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