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相声倒二和底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2022-03-05文化430

说到“攒底”,最有资格说话的是李谷一老师,人家攒了三十几年的“底”。

以下是我的答案:

“倒二”就是梨园行说的“压轴”,是相声专场的倒数第二个节目。

“底”是最后一个节目,又叫“攒底”。梨园行叫做“大轴”。

一个相声专场,依次的顺序是:

开场——二场——三场——中腰——五场——六场——倒二——攒底

也有短一些的专场,就没有了三场和五场。

其实,每一场都有每一场的讲究,不是随意安排的:

开场最炼人;一般由比较有能耐的徒弟辈或新人担当。

中腰最好看;一般地位仅次于攒底的角儿,都安排在这里。

倒二最显功夫;因为不能撒开了使,使的太火爆了,最后攒底的不好接;使的太温了,观众不爱看。

攒底的最精彩;攒底都是当场地位或者能耐最大的角儿。必须要撒开了使,所以最精彩。

现在明白了么?

倒二的节目不是最好看的,但是是最难的,因为要把握一个“度”字。

风格太火爆,太干脆的演员不能安排在倒二,会让最后攒底的演员不好接。

所以一般倒二,都是大辈儿或者风格比较稳的演员担纲。比如早期德云社的高峰。

至于攒底,一般是和中腰轮换着来,但必须是场上数一数二的名角儿。毕竟观众是冲着他们来的。

比如天曲当初就是马三爷和常三爷轮着攒底。有时候也一起上:

还有开场、二场到后边的五场、六场,其实也都有讲究。

由于题目只问到倒二和攒底,就不多说了。

多了也不给加工资。

以上……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