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钩沉:关于苏武的八个为什么

2022-04-12综合221

  关于苏武的八个为什么

黄耀新

*《苏武传》同学们提的问题比较集中,于是以书面形式解答。

1、匈奴为什么不杀苏武?

苏武是汉朝使节,用今天的话说,是外交官,代表国家的。

  针对使节的行为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一个国家,匈奴不能轻易处置,所以,“单于怒……欲杀汉使者”,也必须“召诸贵人议”,不能想杀就杀。“议”的结果是采纳左伊秩訾的建议,“宜皆降之”。

苏武背后的大汉不比匈奴弱小。杀了汉使,汉焉能不复仇,所以苏武在怒斥卫律时说,“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苏武的表现也让单于对苏武没有了杀心。苏武为了尊严自杀,“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表明已由怒转敬。后来卫律威逼利诱,遭到苏武怒斥,“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单于“愈益欲降之”,即是更加尊敬苏武。苏武一直坚守节操,决不投降,单于当然更加敬仰。

  君主最喜欢的是永不背叛的忠臣,苏武越忠诚,单于越喜欢,越想降服而为己所用。

2、卫律为什么不杀苏武但折磨苏武?

卫律自然要遵照会议精神“宜皆降之”来办理,同时劝降汉使也是功劳一件,所以苏武自杀时他“自抱持武,驰召医”,赶紧施救。

  后来苏武态度强硬,坚决不降,卫律为何不杀?一是单于对苏武有好感,不想杀,卫律得不到杀的命令。二是卫律自己也不想杀,卫律“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他的行为一定会遭到很多人的指责,苏武和卫律一样是汉朝的正使,如果苏武也降,他遭受的指责就会被苏武分去一些,古人的说法叫“分谤”。

  苏武不降,反衬他变节的丑恶,并且在劝降时,还被苏武大骂一顿,所以卫律对苏武有恨意。卫律和单于一样,都特想让苏武叛降。而苏武不降,单于“壮其节”,是敬;卫律则是恨。所以,卫律狠狠折磨苏武,既想让苏武忍受不了而降,又泄心中之恨。

3、匈奴为什么非要苏武投降?

就文中具体情节而言,单于“壮其节”,喜欢苏武,想收降;卫律欲“分谤”,想劝降。

  就当时社会的大背景而言,匈奴愿意收降汉人。汉朝官员有政治斗争的智慧和经验,会在匈奴内部及对外的斗争中发挥很大作用。汉人有先进的战略战术,掌握汉朝军事情报,在对汉朝的战争中发挥很大作用。汉人归降还能推动匈奴思想、文化进步。投降者带去大批中原将士和百姓,能推动匈奴农业、手工业及建筑技术等的进步。

  所以,匈奴愿意收降汉人。

4、苏武为什么坚决不降?

首先,苏武就像屈原、岳飞、文天祥等一样,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从哪儿来的?教育。任何时代,爱国的教育都是主流的教育,苏武自然不会例外地接受过爱国教育。

  苏武那个时代,忠君等于爱国。苏家世受皇恩,苏武父亲被封侯,苏武“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苏武接受的教育和自己的经历,都会让他树立牢固的忠君思想。其次,苏武是一个意志坚强、执着坚定,把名节看得高于生命的人。那些降者则是把生命看得高于其它。苏武为了名节,要面对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活得极艰苦但心中无愧,大义凛然。

  而降者过着富贵的生活但心里不安,看看李陵的心里——“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就清楚了。为名节而死、而活,就将流芳百世,永垂不朽,这也应该是苏武的精神支柱之一;而降者只为眼下活着,为生命而变节苟活。

  第三,降者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却连累了在汉朝的家眷,降者的家眷一般都被灭绝。不降自己的生命没有保障,却不会连累家人。

5、苏武是愚忠吗?

苏武不是愚忠。愚忠通常是忠于个人。而苏武,强调的是忠于大汉,或者说是忠于国家、民族。

  即使是对汉武帝的忠诚,也难说是愚忠。上文说过,苏家世受皇恩,苏武父亲被封侯,苏武“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西汉的贵族世袭制是只有一个儿子有资格,苏家哥仨都“以父任”,做了郎官,皇帝对苏家是格外恩宠的;郎官品级不一定多高,但是是皇帝身边的官,显示了皇帝对苏家格外信任。

  皇帝与苏武存在恩义关系的。苏武的兄弟苏嘉和苏贤的自杀,很难说是皇帝的责任。哥俩都有严重失职的行为,我不懂汉律,但那个时代涉及皇帝的事,法律极其苛刻是没错的,或许哥俩犯的就是死罪,于是自杀。看苏武的个性,发现苏家兄弟身上有“侠”的品格,宁死不辱。

  苏武也曾为了不受辱而自杀,只是卫律动作快,未遂而已。苏家哥仨刚烈、不受辱,以死来承担责任,是有个性因素的。至于苏贤“惶恐饮药而死”,也许是李陵挑拨的话,况且,怕的是皇帝还是法律(受辱)也难说。所以,苏氏兄弟的死,账算在皇帝身上应该是李陵的挑拨说辞。

  苏武即使忠于武帝也应该,算不上愚忠。更何况那个时代是家天下,忠于皇帝大致等同于忠于祖国。

6、为什么那么多人投降?

第一,活命哲学,把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第二,意志不坚强,信仰不坚定。

  第三,受匈奴器重。卫律、李陵封王。单于还将女儿嫁给李陵。对于一些大人物,原因要更复杂一些。比如李陵,投降大约有对汉朝失望的因素。李陵祖父李广功高不封侯,李陵降后全家被族灭,汉朝的政治环境不好。比如卫律是胡人血统等等。

把尊严、信仰、责任看得比生命还重,能够经受常人难以承受的折磨,可以说是超人。

  苏武就是超人。常人毕竟远远多于超人,投降的人大都是常人,所以多。

本文写投降的人多,也有写法上的考虑,让众多降者反衬苏武。如果苏武那样的人并不罕见,苏武还是苏武吗?

7、苏武为什么先自杀后又顽强求生?

一言以蔽之,为了祖国的尊严。

  死,可以维护尊严,就自杀;活,可以维护尊严,就强活。

先说两次自杀。第一次,“‘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耻辱,自杀可避免审讯也就避免了耻辱。因为这时是推断,还不是摆在面前的事实,苏武的自杀还不是坚决的,所以“胜、惠共止之”。

  (谁愿意死啊!)第二次,“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这回接受审讯是摆在面前的事实了,苏武就断然自杀,不是卫律动作快,苏武就活不成了。苏武的自杀,不仅维护了尊严,“单于壮其节”,还赢得了单于的好感。

再说顽强求生。前面是“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接受审讯,后来则是“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单于按外交礼节正式派使者通知苏武,参加对虞常的审判会议,对苏武是尊重的。所以苏武这次没有自杀。在审判会上,卫律斩虞常,降张胜,“杀鸡儆猴”;对苏武以“相坐”诬陷,以剑威胁,以富贵诱惑,欲降苏武,都毫无效果。

  苏武义正词严,大义凛然,既表明了坚决不降的决心,又成功地表现了汉使的尊严,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匈奴知道威权、富贵无法征服苏武,便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的反抗也由求死而变为求生。他求生的前提与支柱是汉使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苏武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考虑的只是汉朝的荣誉和利益。

8、苏武是怎么活下去的?

显然,苏武主要是靠坚定的信仰、坚强的意志活下去的。虽然他的物质生活极其困难,但精神生活可谓充盈。俗话说,人活一口气。

  苏武受到最严重的折磨当在初到匈奴时,“始以强壮出”,表明那时苏武身体正壮,苏武能够活下去也有身体原因。另外,苏武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主要是开始的一段时间,并非19年一直那样。

苏武,是民族的脊梁。任何一个民族对本民族这样的人物,都会崇敬有加。

  我们做苏武,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就会被全民族记住、敬仰。做不了苏武,起码也要做一个崇敬苏武的人。

相关文章

王重荣与田令孜的斗争中,与此毫不相干的李克,是如何参与进来的?

题主的问题有问题啊,不是李克,而是李克用。 事情发生在晚唐,“大反贼”黄巢被平定之后。本来唐王朝经过黄巢的折腾,就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可还有人要折腾,这个人就是大宦官田令孜。 贪财弄权田令孜,从某种意义上说,唐朝也就灭在他手里 田令孜也可以算引发王仙芝、黄巢造反的罪魁祸首。年仅十二岁的唐僖宗继位后,一...

为什么北魏帝王的谥号是两个字呢?有什么讲究?

我是史小二记,我来说一说! 对于皇帝的称呼,除了直接叫名字外,可称谥号,如汉文帝,隋炀帝;可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可称年号,如嘉靖,万历,康熙。 一般来说,隋以及之前的皇帝都是称呼谥号。所谓谥号,也就是王朝给予的有资格限制的有极高荣誉的一种称号。用来对人生前的事迹进行褒贬评定。一个成语概括,即盖...

为什么大清帝国没有强大的锦衣卫?

因为清朝并不需要锦衣卫!首先我们要知道,锦衣卫是明太祖朱元璋发明的特务组织。这个特务组织的最大作用则是监视文武大臣,防止其图谋不轨犯上作乱! 而清朝则不是这样,清朝皇帝在宫廷中拥有以八旗贵冑子弟组成的“御前侍卫”。而这既是皇帝对八旗贵胄的恩赏与信任,同时也等同于把这些人,变成了皇帝手中的人质。 更兼...

《汉武大帝》当中汉武帝后来讨厌卫青的原因是什么?

在58集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当中,汉武帝和卫青本是一对很好的基友。卫青本来是一个马奴却被汉武帝独具一格的眼光看用,可见汉武帝的远见以及识人的才能。 汉武帝重用卫青,一是因为汉武帝需要用自己的人,打倒那些专权的外戚,将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到自己的手中。二是卫青姐姐是卫子夫,正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女人,这里也...

靖康之耻发生时,北宋的皇室女子到底有多惨?

靖康之耻,北宋皇室女性命运有多悲惨,看看这篇文献《“靖康之难"被掳北宋宫廷及宗室女性研究》就明白了。这里简单的引述一下这篇文献的内容。 公元1126年十一月,金兵第二次包围了京城,当时的皇帝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北宋的高级官员却幻想不惜一切代价让自己能够苟活下去。 他们也是敢想敢干,毫无廉耻,和金国居然...

李陵事件,是毁了司马迁还是成就了司马迁?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司马迁 李陵事件对于司马迁来说,谈不上成全,而是莫大的伤害——此事极大地摧残了他的身体和精神。 李陵事件回顾李陵,“飞将军”李广之孙,西汉名将,擅长骑射。李陵是名将之后,一心想像祖父那样建功立业,扬名天下,他自视自己和手下武功高强,向...

高俅、宿元景、陈宗善三个人都是太尉,职务权限有何不同?

感谢邀请 首先,为大家说明一下太尉这个官职的由来。秦朝起设置国尉,职位在大良造之下,后改名为太尉。 注:大良造是战国初期秦国的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商鞅变法时期作为第十六等爵位,又称大上造。 西汉初期沿用太尉一职,是最高军事长官,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为三公。通常是在国家有重大军事行动时才任命太尉,...

明朝特务机构西厂,为什么仅仅存在几年就被废除了?

大明朝的东厂、西厂、锦衣卫是三大特务机构。在三大特务机构中,西厂只存在了5个月,后来就被取消了。但是,后来又恢复了。 这是为什么呢? 汪直 权利超过东厂的特务机构 西厂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称,全称"西缉事厂"。 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

最近在看《资治通鉴》隋唐五代部分,说说里面那些有意思的故事

  最近在看《资治通鉴》隋唐五代部分,说说里面那些有意思的故事,算是加深记忆了。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我们都知道,这一年隋朝已将准备大举平陈了,而长江那面的陈朝皇帝,以一首【玉树.后庭花】稳占昏君宝座Top 10的长城公陈后主,还与他的爱妃幸臣们优哉优哉的寻欢作乐着。   正月初一,这天...

汉武大帝完胜匈奴,打出了汉人威风,为什么要下“罪己诏”?

这完全是后人对汉武帝的误解,是对历史的篡改。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始于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车骑将军卫青大破龙城,进入对匈奴之战的转折点,约历时四十四年,经过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等四大战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南下骚扰问题。而且收复失地,设置了朔方郡、五原郡、武威郡、酒...

历史上活得最憋屈的皇帝是谁?

历史上活得最憋屈的皇帝既不是汉献帝,也不是光绪帝。因为这二位都是都不是“独一无二”的“憋屈”。 汉献帝受制于权臣,无论是董卓、李傕、郭汜、曹操,都是手握重兵,威震天下的“狠人”,受制于彼等不算丢人。而且这些人做事基本都留个面子,没有让汉献帝过于难堪。 光绪帝受制于慈禧太后,但是那毕竟是母后,有纲常孝...

清朝走向覆灭的原因是什么?

清朝走向覆灭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制度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新的政权与制度必然代替封建王朝。洋务运动爆发后,不管清代统治者的主观愿望如何,外部传递进来的近代科学技术、近代工业生产、科学思想、制度改变等众多内容,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的人生观、思想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让中国人民认清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满清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