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短柄刀?
短柄刀是用于劈砍的单刃防身兵器。由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刀和骨刀演变而
来。当青铜冶炼技术出现和不断提高后,人们开始铸造和使用青铜小刀作工具。
到了商代,由于青铜冶铸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便制成了直脊薄刃、弯脊薄刃和刀刃
上翘的三种青铜刀。
由于刀类兵器的杀伤作用不如戈矛等直刺和横啄兵器,所以
制造和使用较少,也没有普遍装备军队,直到秦代还没有改变这种状况。西汉时
期,开始出现钢制环首刀,脊厚而刃薄,刀身平直而柄短,因柄端有环而被称为“环
首刀”。河北省满城县西汉刘胜墓曾出土过一把官免佩用的环首刀,环首用金片裹
缠,套有制作精美的漆鞘。
东汉时期,钢刀的制造水平提高。造
刀时,反复折叠锻打(当时称炼涑)刀坯的
次数日益增多,以致出现了三十炼、五十
炼、百炼钢刀。山东省苍山县曾于1974年
7月搜集到一把环首刀,全长111。 5厘米、
宽三厘米、脊厚一厘米。环首呈椭圆形。
刀身有错金隶书铭文:“永初六年五月丙午
造卅涑大刀吉羊”等15字。可见此刀是制
于公元112年的三十炼钢刀。铭文中的
“五月丙午”为五月初五日端阳节。按古代
的阴阳五行说,此日属阳日,冶炼金属最
好。1964年,在日本的大和烁本东大寺古 东汉短柄刀
墓中,发现一把钢刀,其上刻有东汉“中平”
纪元和“百练清刚”等字。
说明此刀是制于公元184—189年间的“百练清刚(百炼 精钢)”刀。
至三国两晋时期,铸造宝刀成风。曹操在建安年间,延请名师用三年时间造五 把宝刀。其子曹植作《宝刀赋》称赞其刀能“陆斩犀革,水断龙舟”。吴主孙权亲自
督造百炼、青犊、漏景等三把随身佩带的宝刀。
蜀国造刀名师蒲元,对钢刀的淬火 技术有较深的造诣,能够鉴别出用不同水质淬火的兵器。据说有一次,蒲元在斜谷 为诸葛亮铸刀3000把。铸刀时,他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淬火方法,专门派人取蜀江 水淬火。有一个取水的人不小心,将从蜀江取来的水翻倒了不少,便就近取涪江水 补上,希望能蒙混过关。
不料蒲元用铸好的刀放入此水中淬火时,就说这不是蜀江 水。取水人想要狡辩。蒲元说此水杂有八升其他的水,为什么你不说实情。取水 人知道瞒不过去,便讲了实情。蒲元便改用蜀江水淬火,铸成的刀锋利异常,被人 称为“神刀”。
隋唐时期,军中多用短柄横刀。
宋军多用短柄手刀。元军使用短柄环刀。明 军使用短刀、腰刀和仿日长刀等三种短柄刀。清军使用的短柄刀种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