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千古名篇《春晓》好在哪里?如何欣赏?
相信众多的国人,打小刚开蒙时必定都摇头晃脑地背诵过唐代著名大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读者又如何品赏这首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作为一个地道的襄阳人,我应是有些发言权的,因为《春晓》这首诗描绘的正是襄阳鹿门山的迷人风情。
鹿门山位于襄阳市东南郊15公里处。这里四季气候温和,水土润沃,山间植被便生长得异常丰茂。每当春和景明时节,山上山下除了高大粗壮的参天古木、青翠欲滴的葱葱丛草,山间谷底更是星罗棋布地开满了各色鲜花。娇嫩的鲜花点缀在新春的葱绿之间,再加上轻柔的山风抚慰,林间百鸟唧唧啾啾,不由瞬间让人觉得此处真乃惬意宜人的“洞天福地”!著名的唐代田园诗人孟浩然当年便隐居在这里。
春日的清晨,诗人沉浸在香甜的酣眠中时,叫醒他的,是一声声清脆悦耳的鸟儿欢鸣。夜里刚刚下过一场雨,清晨出得门来,只见叶面草尖上,还挂着晶莹的雨珠。鲜嫩的春绿,因新雨的浣洗,焕发出无限生机,干净的空气清芬得叫人只想深深呼吸几口。神情方定,诗人放眼远望,星星点点的鲜花已是缤纷地落了满地……
诗人真不愧是田园诗作家中的翘楚!整首诗并无一记华丽的辞藻,一处刻意的渲染,却浑然天成地将大自然的清新风貌、天籁之音生动地呈现于世人眼前。诗作前两行以声起笔而先声夺人,瞬间便把人的思绪带入清幽空灵的山林间,仿佛那清脆的鸟儿鸣叫不仅欢愉在诗人的诗行里,更啾啾在每个读者的耳边,于是读者便不由随诗人一起举首四望,逡巡双目寻觅欢叫的鸟儿。此时诗人笔锋便自然地以听转视,却赫然发现,雨后漫山遍野的花儿已落英缤纷。
愚以为田园诗本就予人一种清新悠闲之感,所以我主观上不想把它解读得太沉重,太有波澜,诗人本意应是把春天清晨自然的本来面目忠实地呈现出来,是为春晓。然而诗人文字的平易中却似又拥有着无穷的韵味。因为诗行后两句看似在伤春惜春,殊不知后面的“知多少”正是在呼应前两行中的“处处”,待读者还不及对落花惋惜,我们的视线便又被诗人带入更广阔无边的春色里,至于再品赏什么,再寻觅什么,那就各随人意了。作者此笔像极了绘画中的留白,看似无墨,却蕴藏着更丰富的内涵,实在是高妙啊!
一管之见,欢迎爱好诗词的朋友发表更高见解,使我得以有机会跟您学习!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