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隔音不同部位的选料原则和施工工艺详细说明:技术贴请指正
在一家网上店铺看到的,求证
发动机舱上盖板(引擎盖)
这个部位对驾驶舱内噪声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发动机盖是水平状态,对驾驶舱内部不构成隔音屏障。所以即便做了最好的隔声处理,只会使站在车旁的人感觉发动机噪声降低,有种高档车的感觉。
这个部位使用的降噪材料不能是开孔类产品,否则吸水,霉变。更不能使用表面覆膜的开孔类产品。不能使用带背胶的产品,背胶的粘贴原理和透明胶带一样,遇热后粘贴力下降,容易脱落,卷入发动机皮带或者风扇。所以建议使用的产品是闭孔结构的橡塑保温棉,厚度5-10mm最合适,淘宝上的这种产品几乎都是覆了一层背胶的,所以不建议使用在这个部位。
前翼子板
这个部位靠近A柱的地方做隔声处理对降低驾驶舱内轮胎噪声有一定的效果。施工重点部位是前翼子板靠近前门合页位置的部分。
不能使用开孔类产品,否则吸泥水,霉变。更不能使用表面覆膜的开孔类产品。不建议使用自带背胶的产品,建议使用丁基橡胶阻尼隔声止振垫。
发动机舱前围板(挡火墙朝向发动机的一侧)
这个部位施工难度很大,主要是很难下手,而且多数车型已经安装了玻璃纤维棉+无纺布材质的隔热罩,不过这个部位能较完整的做隔音处理的话,对降低驾驶舱内的发动机噪声作用很明显。
适合这个部位的材料,必须是耐高温、阻燃、不吸水,粘贴强度要大,胶粘剂也必须有优秀的耐高温,耐老化性能。这个部位是发动机噪声的隔声屏障,因此隔声性能一定要高,吸声材料用在这里是没有意义和作用的。所以选用丁基橡胶阻尼隔声止振垫或者带金属铅板夹层的材料最合适。丁基橡胶阻尼隔声止振垫需要和钣金直接粘贴才能确保足够的粘贴力,金属夹层材料,需要借助耐高温的建筑用万能胶进行粘贴。考虑到这个部位的施工难度较大,所以不推荐大家DIY施工此部位。
驾驶舱仪表板内侧和前围板内侧(挡火墙朝向驾驶舱的一侧)
这个部位的施工难度是全车隔音里,最大难度的部位。首先挡火墙朝向发动机的一侧安装有空调风机、送风管道、方向柱……还有诸多线路和管路从这里穿过和发动机舱部件连接。所以这个部位如果因为密封圈移位导致和发动机舱有透光现象的话,那将严重的影响驾驶舱噪声环境。犹如卧室的门没有关上的道理一样。仪表板内侧也是安装有送风管道等部件,所以拆卸难度和回装难度都超越了非专业汽修人员所能掌控的能力,而且多数车辆都有隔声材料安装在挡火墙内侧,吸声材料安装在仪表板内侧。因此这两个部位真的不建议大家贸然去施工,除非遇到车辆大修等情况,反正仪表台和挡火墙内侧都已经拆空了,那么一定要把握这个机会做个彻底的隔音降噪处理,这里用料很少,但是效果极其明显。
处理这两个部位的用料和工艺如下:挡火墙内侧先最大可能的整铺一层丁基橡胶阻尼隔声止振垫,局部建议粘贴两层,注意留出线路、管路、部件固定的螺丝孔。然后再粘贴一层吸声材料,吸声材料最佳选择是聚酯纤维棉产品。仪表台内侧,只粘贴吸声材料,粘贴的面积越大越好。
车门
车门分为,内饰板、车门门体内侧钣金(固定内饰板并安装有喇叭的那层钣金),车门门体外侧钣金。车门门体的外侧钣金的内表面,先最大可能的粘贴一层丁基橡胶阻尼隔声止振垫,然后在止振垫的铝箔表面,再粘贴一层以丁基橡胶为背胶结构的隔声吸声棉。这个部位的材料必须是不吸水的(因为洗车和大雨都会顺着这个部位流水下去,水从车门底部的出水孔流出),因此所有的开孔、纤维材质的吸声材料都不应用在这里。目前最适合与丁基橡胶阻尼隔声止震垫搭配使用的材料是,表面带有声学构造的阻尼隔声吸声棉。表面的声学构造对声波的漫反射,原理类似声学实验室里使用的专业的尖劈吸声海绵。能有效降低混响、杜绝沉闷的低频噪声,消除闷在罐子里的感觉。
安装有喇叭的车门内层钣金,大面积粘贴一层丁基橡胶阻尼隔声止振垫。这样处理能把车门做成喇叭的箱体,起到大音箱的作用,对提升音响声色品质有很大的作用。
车门内饰板,需要使用材质轻,吸声性能好的材质。因此聚酯纤维棉是首选,价格低廉效果却非常好。
全车内地板
车内地板施工后,需要铺回原车地毯,因此施工材料厚度不能过高,一般总厚度一厘米左右比较合适。施工后降噪材料被原车地毯覆盖并压实,因此使用吸声材料是错误的,而是选择高止振性能高隔声量的产品。所以这个部位最适合的材料有,丁基橡胶阻尼隔声止振垫、阻尼隔声吸声棉、铅板夹层的隔声棉(中间有层金属铅板,隔声量很好,但是金属铅对健康有危害,所以虽然效果很好,并不建议使用)。
施工工艺为,先整铺一层丁基橡胶阻尼隔声止振垫,然后粘贴一层阻尼隔声棉。我个人比较建议另外一种施工工艺:施工两层丁基橡胶阻尼隔声止振垫。这样总厚度只有4毫米左右,不会对回装地毯和车门踏板内饰件造成困难。这种两层止震垫的工艺尤其适合一些原车地毯做了成型处理,地毯较坚硬的车辆。
经济实惠的工艺就是大面积整铺一层丁基橡胶阻尼隔声止振垫,其他的材料不再使用。这种施工一定要大面积整铺,有些商家说的大面积整铺会引发低频共振,其实不然!引发低频共振的罪魁祸首是地板上又加铺了的那层普通的橡塑板隔音棉!
全车底盘(朝向路面的一侧)
这个部位,常规的做法就是使用底盘装甲材料。有瓶装自喷的,有借助高压喷枪的,有使用刷子涂刷的。材质上有沥青质的,有液态橡胶的。不管哪种产品,都被商家宣扬的作用多么多么大,能隔音,能保护车底盘……其实都是不真实的宣传。无论是从降噪需要还是从保护车底盘的角度考虑,都属于画蛇添足,而且处理不好,给日后车辆底盘部位的维护和更换部件带来很大的麻烦。汽车出厂的时候,车底都做了防锈处理,除非车底部遇到了严重的损伤,需要维修后做防锈处理,才建议使用这类产品,除此之外,建议不要使用这种产品,那种自喷的底盘装甲是毒性很大的化工产品,即便是水性材质的也不例外。
车体ABC柱空腔和车门迎宾踏板下的车体空腔
千万不能做注入发泡胶的处理,这种处理危害很大,06年我和重庆某汽车制造厂做的技术改良试验,就有这一项目。项目的结论是:用凝固后形成闭孔结构的发泡胶(聚氨酯发泡胶)对降噪没有作用,反而给车辆事故修复带来巨大的困难。有效的做法是适当的填入聚酯纤维吸声材料。因此大家可以把那种聚酯纤维棉的下脚料填入这些空腔,只要保持吸声棉蓬蓬松松的填入就好,不要使劲多塞,如果吸声棉受到过度挤压,吸声效果会降低
车内装饰板
车内安装有装饰板的位置,装饰板里面的车身上都是有钣金孔洞或者空腔的地方,车内装饰板的情况和车门内饰板一样,因此隔声降噪的用料和工艺也和车门内饰板一样。粘贴一层聚酯纤维棉是最佳处理工艺。主要内饰板部件如下:车顶棚内饰板、车门内饰板、ABC柱内饰盖板,后备箱两侧内饰盖板
车顶棚和后备箱左右两侧后围板(后备箱内左后两侧)
这两个部位的有雷同的结构和噪声特点,所以在一起做施工说明。这两个部位切记不要使用闭孔的橡塑隔音绵材料,否则低频沉闷的感觉一定是比不做降噪处理还要厉害。尤其是顶棚部位,即便是做了声学构造处理的阻尼隔声吸声棉,我也不建议使用。好的选料和处理工艺应该是:先粘贴一层丁基橡胶阻尼隔声止振垫,然后粘贴一层白色的吸声棉。这样处理的成本最低,效果也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