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汉朝、明朝哪个朝代军力更强盛?
在中国封建社会,汉、唐、明等朝代,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从东到西的南压之势。即使如一代英雄刘邦以三十万大军于汉高祖七年(前200)追杀匈奴于山西大同平城一个叫白登的小地方,却被匈奴首领冒顿以衣着三种颜色的精锐骑兵四面围困至七天七夜,又冷又饿,虽然由陈平用计脱离了险境,但是,究竟用了什么计策,史书均未记载。
刘邦对匈奴作战失败,只有以嫡长公主身份的女儿和亲,换来暂时的边境安宁。直到汉武大帝刘彻,这位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强硬帝王之一的横空出现,卫青、霍去病等罕见的统帅型将领辅佐,在大汉天子“寇可往吾亦可往”的豪壮攻击令下,大汉朝的军队将匈奴一直往西撵到漠北深处,终于为大汉朝的发展赢得了保证。
大唐王朝;这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巅峰王朝,这是一个至今使笔者願意穿越时空隧道,在长安朱雀大道买房定居的时代。
李世民也是古代最强硬的帝王之一,秦王李世民手执长刀;骑六骏、开天辟地一个新的世界。
自汉代后期以来,北边战火频频,青壮男子应征入伍,战争之惨烈,那无定河边的白骨,却是思妇们“春闺梦里人”,生命在古代的战乱中是那样的脆弱.....
从五胡乱华到十六国的分裂,天下动乱,国势衰弱,军力萎靡,中国的边界只有软弱的存在,北方草原使中国的军人深深植入畏惧感!
直到大唐彻底一扫蔓延四百多年的边境頽势,荒凉的边塞终于响起大唐的强音!
府兵制的创立,使大唐的军人来源更加可靠。李世民手下的能征善战的将领们平吐谷浑、高句丽、龟兹、东突厥等地,使四方咸服,八方朝贺。
值得一提的是大唐特有的“边塞诗人”扬名古今,其实从隋一代的卢思道的《从军行》、何妥的《入塞》、楊广的《饮马长城窟行》、巜白马篇》、巜纪辽东二首》到我们耳熟能详的骆宾王、高适、岑参、在诗人豪放的歌中,手执宽刃长刀的大唐军人的惨烈战斗可以在豪放慷慨的格调中擂鼓冲锋!
明朝诞生于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朱元璋的事迹极为励志,这是汉族地主阶级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封建王朝帝制文化于此臻于极至,亦是封建帝王政治的集大成者。
永乐大帝朱棣,在对付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争战中,我认为他是所有帝王中最强硬者,因为他的对手是瓦剌、鞑靼、兀良哈。
永乐七年(1409)邱福老将军的十万大军被埋伏的鞑靼骑兵歼灭,全军无一幸免。此役过后,鞑靼凶焰大张,明朝已经没有可堪任用的大将了,怎么办?朱棣又面临刘邦“白登山”之围后的情况:和亲?
永乐朝之所以能够给后人以强烈印象,完全依靠强硬的朱棣力挽狂澜。
他带着孙儿朱瞻基这个十七岁的皇孙,身后是浩浩荡荡的五十万大军!
朱棣看着朱瞻基,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笼罩在心中。但是,皇帝御驾亲征,胜利了,大家都可以立功受奖,于是全军人人争先恐后。
瓦剌军仍然故技重演,首领马哈木佯败,明军浑然不觉,一场包围战即将打响,瓦剌军再创辉煌不是楚想。
明军中有一支既不是骑兵,也不是步兵的队伍,憨憨的瓦剌军看呆了.....
这是明军的特种部队一一神机营。
明朝的军队编制以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为基本兵种组成。
朱棣不惜动用国本,把他们全部带上。神机营非常特殊,因为他们的装备不是冷兵器,而是热力四射的火药。
朱棣在所谓的“靖康之难”战略中,曾经败于火炮、火铳,他即位后,立即组建神机营,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演练,终于可以一战。当瓦剌骑兵冲到明军阵前时,所有掩饰物全部掀开,露出黑洞洞的枪口,朱棣手拿一面杏黄旗,向着北方茫茫草原一指,不是万马奔腾,而是万弹齐发,在子弹的破空声中,身穿厚甲的蒙古骑兵被强大的阻力瞬间击落马下,撕裂的疼痛使他们扭曲了酗酒过度的“草莓脸”,被万马踩踏而死。
由于明朝朱棣的强硬,加强了对东北的管理,到永乐七年(1409),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个个都规规矩矩,统一接受奴尔干都司经历司的行政管理。
黑龙江北岸支流,一望无际的垦荒历史已经二百年,沿河两岸都是农业生产专业户,如博和哩屯、吴鲁苏屯、黄河屯(海兰泡)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江东六十四屯”。......
结束语
明朝在前期是可以当之无愧称雄于汉唐之列的,但是经万历、天启后,败象显现,当时各种社会矛盾突出,朝庭结党营私,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崇祯皇帝已经无力回天。北方的蒙古、瓦剌、女真,眼睛尖滴狠,一旦内部生乱,他们就趁势南下骚扰,见啥抢啥。但是,应该承认,朱棣军队的战斗力是相当强悍的,以至蒙古军队闻风丧胆。明朝永历年间的军队最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