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为什么英年早逝?
李小龙最后两年并不如外人看上去强大。准确的说,他肌肉很强大,但在1972年以后,他整个人的状态已经不能用不乐观描述,可以说是相当差劲。
导致李小龙健康下滑的原因很多:过度劳累、不健康的训练方式、心情起伏大得不到调节、心理压力极大、身体旧伤疑似过量使用某种药物、去世前药物过敏、某种脑部疾病。
说几个“八卦”,叶问曾说李小龙“走路时脚跟不到地,正是短命相”。
李小龙天生平足,不但走路时“脚跟不到地”,早期更不能以整个脚掌触地的姿势蹲下来,走路也有一些颠。在很多中国文化圈的人,这种人通常不长寿。
看了几则资料,预测过李小龙“短命”的人至少有三个,一个是李小龙的老师叶问。一个是李小龙最好的朋友之一小麒麟,还有一个是李小龙的女性朋友丁佩。理由都是他走路的姿势,他们的看法都是当时的迷信偏见,我只是拿出来引题。
李小龙有轻度扁平足,不知道这是不是让他走路比较颠的原因。李小龙有四分之一欧洲血统,腿长身短,早起难以下蹲可能和这些有关。在这里提一句,轻度扁平足是真的,是很多不认可李小龙的人,认为他格斗不行的理由之一。
事实上,李小龙的脚病影响不大。因为他日常锻炼的科目经常有跑步6-8公里,要是影响大,他完全不可能长期坚持长跑。另外,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就读时,美国正在打仗,李小龙因为这一条,不符合参军资格,不然他真上战场,很可能就没有以后的李小龙了。
话归正题,叶问预言的李小龙可能是认为他“脾气暴躁”“顾头不顾尾”“性情刚烈”,实际上从一些资料来看,李小龙也的确如此,他的性情起伏很大,既交了很多朋友,也有很多人不喜欢他。他做事的方法也没有圆滑的成分,尤其是在他身体状态下滑后,性情更为急躁,整个人的状态在热情和暴躁、安静和冲动中间来回波动。
他的女性朋友或者说情人丁佩的描述里,她经常听到李小龙的好友小麒麟,时常念叨“李小龙脚不沾地,必定短命”的牢骚话,丁佩觉得小麒麟这么做不仗义,为此还当场跟小麒麟发生矛盾。她解决的办法是给李小龙买了些男士高跟鞋,她的回忆里说:李小龙很听她的话,从那以后就穿她送的高跟鞋了。事实上,认识丁佩以前,李小龙就穿过这种鞋。丁佩还说李小龙经常允诺让她当女主,但这和其他人的回忆不太符合。按照她说的,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死亡游戏的女主都应该是她。不过又有人反对,说李小龙没这么说过。所以她的部分意见也是部分参考吧。
以上答案都是那个年代的偏见和八卦,我个人从资料里认可李小龙本人脾气冲动,其他都是没有科学验证的封建迷信,下面才是正文。
叶问等三人的预言,最多能从经验角度说明李小龙“性情”和“脾气”都对健康不利。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不算什么,在工作繁忙的时候非常致命,。
要综合分析李小龙的健康状况,直观的信息实在太多了。
再引用龙争虎斗的反派石坚的回忆,石坚是老香港演员,资历很高。李小龙称呼他为“坚叔”,他回忆,李小龙把锻炼当成常态,就连乘车去片场的时间都在训练。
我的分析是,李小龙也不是不知道休息,早年他就不会这么做,但李小龙早年腰椎受过伤,导致他在1970年以后不敢大负重训练,那个年代,健身产业还不发达,李小龙完全是自己摸索,能他选择增加训练时间,保持较低的体脂率。
如果从格斗的角度,他没必要维持低体脂,除非李小龙在他的健身计划里,对体脂有什么特殊执念,但在电影里的观感上,他这么做非常有好处。
后来他的师兄回忆,李小龙用过一种电击肌肉的机器,但是后来又有很多人质疑,说李小龙用的是普通的仪器,这件事就不多说了,总之,李小龙的训练方式和工作强度冲突,对他的健康很不利。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从李小龙第一步电影《唐山大兄》他的照片“健康而且健壮”,只是不那么有代表性。到第三部《猛龙过江》各方面都是最好状态,再到仅仅一年后《龙争虎斗》里分离度很大的肌肉线条,外人很难想象这一年里发生了什么。
1973年时期的李小龙,看上去像老了10岁。在高分辨率情况下,唐山大兄时期的李小龙目光炯炯,很青春活跃,说是18岁都没人不信。但仅仅两年后,整个人的技击状态相当出色,速度也很快,但精神状态已经很不好了。
要知道,李小龙的精力也是有限的,石坚回忆:李小龙早晨起得很早,做事很多,到下午4点就精神不好了。他也是个普通人,就是在硬撑着。
下面我会引用很多人的回忆,你会看到,在1972年以后,李小龙实际上离崩溃就差一步了。
资料都引用自郑杰先生所著的传记。
李小龙的过度劳累,他妻子琳达很有发言权。
琳达回忆:
当他等待《龙争虎斗》一片的发行时,他又去为《死亡游戏》剧本 而忙碌,并开始考虑那些报价。那时,我试图让他放轻松些……事实 上,我的劝说对他毫无用处。在这段时间里,他坚信自己在工作时就是 在放松。我相信他太全神贯注于工作,他非常享受他在工作时做的事。 萨克森看见小龙的生活时形容说“他忙得像陀螺”。他像旋风一样忙 碌,当他原本所制定的目标完成后,很快又被更高的目标所替代。
罗伯特·沃尔:……他那时住在比弗利山饭店的别墅,我进去看到 他脸色一面灰白,像是体重掉了20磅,很轻,他说着重复的话,在电话 上跟我说过的又再说一次,好像他忘记和我说过一样,我一看到他就 说,“天啊!李小龙你这是怎么了?”
成龙曾回忆起李小龙在逝世的6天前,曾主动和他一块去打保龄球:
一天,我从公司出来,他(李小龙)对我说:“喂,你去哪 儿?”我说:“去打保龄球。”于是他说:“我和你一起去。”我们就 一起去了保龄球馆。可他根本没玩,就我一个人打,他只是坐着看。我 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就坐在那里看,眼神怪怪的,好像在望着很远的 地方,好像在制订什么计划。他在想事,好像在抉择下一步何去何从。
……最后几天他脾气很暴躁,人也很瘦,一定是受了药物的影响, 他一天吃一百多颗药,维生素ABC的乱来,香港医学界后来才感觉到, 当时他的身体很棒,身上一点脂肪都没有,吃的可能就是后来体育界的 禁药类固醇。当时类固醇是刚刚发明的新药,他吃的分量就不合标准 了,因为当时大家对于这种药还处于摸索阶段。
我的分析:我不认为李小龙吃了现在意义上的类固醇。李小龙的体型和类固醇吃出来的肌肉关联并不大。要是某段时间吃过也有可能,或者某段时间乱用药物,这都是可能的。
琳达:……1973年初的那段日子,他一直很忙,谈论剧本、开会, 有时一个电话打上几个小时。最后,他的头部终于出问题了,开始失 眠,于是,他醒着的时候,就特别忧郁,情绪低落,喜怒无常。
为避免损害健康,小龙曾限定自己每天工作不可超过十二小时,并 于晚饭后,停止处理一切公事。无奈此仅属奢望,因为美国方面来电、 片务洽商及员工咨询意见,总迫使小龙放下心爱的训练器材、按停新购 置的录音机,拿着电话谈个不休。而正当思索先前问题之际,那些接踵 而至的来电,往往又替他带来新的疑难及构想。
下面的信息更触目惊心:
乔恩·本:……在拍摄现场,他不停地训练。他会出拳500次,一 直在动,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他会做俯卧撑,做柔韧性训练,偶尔他 会因为偏头痛而躺倒在地上。他会说:“天啊,我头疼。”10分钟后他 说:“很抱歉。”便又投入拍摄之中。这样的事发生了很多次了。
陆正:……我们在片场拍的那场戏,只打一会儿,他就叫:“停停 停,我要休息。”而常常NG。他想停下来。他说:“我不行,必须休 息。”石坚担心,说:“啊,你最好小心一点。”他说“也许我们明天 再拍”或什么的。有时,我说:“你为什么不停下来?你可以拍其他的 东西,拍一些细节。”从那时起,大家都担心,我们拍了一些照片,你 可以看到他的脸,真的很不同。
保罗·海勒:……他说他有次去餐厅男厕,突然昏倒,我猜测有过 一次,不太肯定,而他来找我问意见,推荐医生,我带他去看我的医 生,很知名的心脏科和内科医生,检查过后,他没有破坏医病保密协 议,只说了李小龙的身体和青少年一样,健康得不得了。
琳达:……有几次当他的身心处于低潮的时候,他会说“也许我会 出事”,他意识到一切都是那么脆弱——他必须保持身体健康。当他谈 到这方面的时候经常会吓到我,因为我对他的身体比他的格斗技术更有 信心。
……这几个月小龙不止一次地提到过死亡,他确信自己不会活到老 年,他也不希望那样。在最后的那些日子里,他和大家说他讨厌自己又 苍老又虚弱的样子。
石坚:……有一天,我正在化妆,他从我后面走过 来,坐在这里,忽然说:“坚叔,我不会活得像你那样长。”我很奇 怪,我说:“年轻人,以前你要练武,现在是演戏,做的事应该少一 些,多花点时间去休息。做这行当然是睡眠不足了。”他说:“拍戏不 过是我的副业。”那我还能说什么呢?
在那个年代,李小龙并没有专业的保健团队,不论是工作、训练、生活、治疗、学习、个人关系、公关还是心理问题,都没有一个专业的团队介入和辅导。在今天,这样的名人肯定会不惜重金请来人才为自己分担事务,李小龙最后严重下滑的原因实在太多,哪个是主因反而不容易区分了。
于是有了最后的一段记录。
琳达到达医院的时间比救护车早15分钟,当问及前台人员李小龙的 情况时,却被告知他们对此一无所知。晚上11点,救护车终于抵达医 院,邹文怀与琳达护送李小龙进入急诊室,曾广照医生为李小龙进行检 验时,发现病人已无任何生命迹象。虽然认为病人已经死亡,但仍然为 其做了心外压急救措施,并安排病人进紧急病房。参加抢救的麦海雄医 生为李小龙做了心肺复苏术,同时打电话通知在紧急救治组值班的郑宝 智医生前来协助。郑医生在对病人进行检查后,认为病人已经死亡,但 依然按照程序,为其做了心外压,注射肾上腺素强心针并施以电击等抢 救措施,但是依然没有任何效果。晚十一点半,麦医生宣布李小龙回天 乏术,并在有关文件上批写及签名。守在急诊室门口的琳达听闻此噩耗,痛哭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