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O靶材缺货涨价景气度提升,国内多家厂商加速面板客户验证导入
集微网消息,近年来,随着全球LCD液晶显示面板的产能不断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能已经占据全球近六成的市场份额,这也带动了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面板厂商对上游原材料的巨大需求,其中就包括资金、技术和客户认证壁垒三高的关键高端原材料——氧化铟锡ITO (Indium Tin Oxide)靶材。
不过,长期以来,ITO靶材市场主要由日矿、三井、康宁等海外厂商所主导,国内ITO靶材厂商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而随着中国大陆液晶面板厂商行业地位和产能不断提升,其对供应链上游原材料的安全供应愈发重视,再加之国产ITO靶材产能相继释放,国内面板厂商纷纷加速验证导入。
近日,据集微网多方获悉,由于行业龙头日本日矿把ITO靶材产能向光伏太阳能电池领域递增,同时优先供应海外面板大客户,并缩减了对国内面板厂商的供应,导致国内ITO靶材正面临一定的产能供需缺口,ITO靶材价格同比去年已经涨价10-20%。
存量+增量市场提升行业景气度
行业周知,全球ITO靶材市场主要供应商有日本日矿、三井矿业、康宁、优美科等,其中日矿和三井占据了高端TFT-LCD市场用ITO靶材的大部分份额。而国内ITO靶材主流厂商诸如先导稀材、隆华科技(子公司晶联光电)、映日科技等已经逐渐量产,并开始批量供货面板客户。
据行业人士透露,日矿和三井作为ITO靶材的核心厂商,在行业需求并没有减少的背景下,多年来从未扩产,而三星等大厂原本计划关停液晶面板产线,至今仍在延期,加之今年京东方、华星光电和惠科等液晶面板产线开出,其对国内面板厂商的产能供应并不能满足需求,且产能稼动率维持高位。
再加之,光伏太阳能领域的增量市场需求增加,其光伏异质结电池需要ITO靶材。光伏太阳能异质结电池因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将会持续带动ITO靶材的需求。
“未来全球液晶面板产能90%的ITO靶材需求在中国大陆,以及光伏太阳能异质结电池所需的ITO靶材虽然处于产业化初期,但高发展性确定。”这也就意味着,存量市场的液晶面板领域和增量市场的伏太阳能领域对ITO靶材的总需求会提升。
行业人士表示,过去几年,国产ITO靶材厂商在存量市场中竞争,产品价格一降再降;而今年以来,受日韩等海外疫情的影响,整个产能供应紧张和国内面板厂商积极导入本土ITO靶材,整个ITO靶材的价格随着相较去年有所回升,行业景气度明显提升。
多家ITO靶材厂商加速国产替代
根据Omdia最新报告,预测2021年全球LCD液晶面板的产能将为3.39亿平方米,而京东方已经占据了8660万平方米,第二位是华星光电的4690万平方米,第三位则是LG Display的3990万平方米,群创则以3890万平方米排第四。之前表示会退出LCD市场,但是后来因疫情而决定继续生产LCD面板的三星则会达至600万平方米的产能。
据调研机构Omdia的研究显示,京东方未来在全球LCD液晶面板领域的份额将会继续扩大,或会增大至30%;TCL华星在收购三星苏州8.5代线之后,已经拥有3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2条6代线和2条11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未来不排除持续扩建液晶面板产线。
这对国产ITO靶材厂商而言,无疑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行业人士表示,国内ITO靶材厂商普遍是在产能稳定之后再去扩产,而国内面板厂商从考虑供应链安全的角度,都在积极导入国产靶材厂商,这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受此驱动,近年来,国内多家厂商宣布进入ITO靶材领域,但实际量产和导入并不顺利,更谈不上批量供应。集微网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国内有能力量产并供货的ITO靶材厂商有先导稀材,其ITO靶材产能已经达200吨/年,隆华科技全资子公司晶联光电的ITO靶材产能已经达到120吨/年,映日科技的ITO靶材产能已经达到120吨/年,戊电科技的ITO靶材产能已经达到50吨/年等,而阿石创ITO靶材产能实际占比较小。
需要指出的是,先导稀材发力ITO靶材业务主要是通过收购优美科而来,2018年该公司生产和制造的TFT-LCD G11代靶材成功下线,成为实现量产供应高世代(G8.5以上)ITO靶材的企业,并已经批量供货。
隆华科技指出,子公司晶联光电的ITO靶材已在京东方G8.5、G6、G4.5、华星光电G8.5、天马微电子G6等高世代产线量产使用,能够满足部分终端TFT客户的要求,在国内市场较为领先。而映日科技的ITO靶材产能主要是旋转靶为主,可以直接供10.5代线使用,也已经向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高世代产线供货。
“受疫情、西方对中国高端制造业打压等事件的影响,国内显示面板、半导体等行业厂商开始从战略上重新考量采购和供应渠道,公司靶材业务加快了进口替代进程。” 隆华科技表示,晶联光电ITO 靶材目前已完成部分产能建设,未来将根据市场情况继续分步进行建设,其市场份额大幅提升,总体保持了快速发展,同时靶材业务加强了在半导体设备、光伏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快进口替代进程。(校对/Ar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