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恰7.1级地震35周年:震后整体迁址重建成典范
中新网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0年8月23日是新疆乌恰7.1级地震发生35周年纪念日,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组织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专家进行科普解读指出,乌恰地震后县城的整体迁址成为震后恢复重建、保障城镇地震安全的典范。
乌恰县城搬迁经验表明,城市的规划选址一定要远离活动断层,房屋建筑要达到设防标准,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还应适当提高设防标准,这样才能有效抵御地震的破坏。
新疆乌恰7.1级地震35周年。(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 供图)
乌恰地震发生在特殊构造部位
1985年8月23日,乌恰县与疏附县交界的托姆洛安山东北发生7.1级地震。地震造成房屋倒塌3万余间,67人遇难,200人受伤。地震造成的地面破坏有地震断裂带、地裂缝、崩塌、滑坡及喷沙冒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党组书记张勇认为,乌恰地震发生在一个特殊的构造部位。乌恰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地方,这里是帕米尔-西昆仑地震带的北部边缘,也是帕米尔这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附近,地质构造复杂。该地区内新构造运动相当强烈,而且形式多样,是中国大震活动频度高发地区,1889至1989年的100年间发生的7级以上大地震就达7次之多。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徐锡伟研究员说,乌恰县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西构造结附近西昆仑褶皱带、南天山褶皱带与塔里木地台交接复合部位,新生代褶皱变形和断裂活动强烈,近东西向依斯拉克—卡拉乌尔断裂、乌恰南断裂和北西向的费尔干纳断裂带相互交切,把乌恰县切割成若干大小不等的楔形块体,成为南天山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选址重建避开活动断层
张勇表示,为了避开活动断层的影响,乌恰震后恢复重建决定将县城搬迁,并明确新县城仍要在老县城所在的黑孜苇盆地内,新疆地震局负责为新县城选址,结合现场考察情况和地震的震害特点,将新县城选在位于老县城东北约6千米的博鲁什。经过科学选址的乌恰县城于1989年10月落成,后来经历过多次5级以上地震的考验,基本没有房屋损坏。
徐锡伟指出,鉴于乌恰老城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近东西向乌恰南断裂从老县城南缘通过,且1985年乌恰地震灾害严重及其历史上地震灾害频发,另选新址重建乌恰县城的问题便提上日程。1986年初,新疆地震局经反复细致的实地考察、分析、研究,从区域地质构造、地震活动性、地震影响场、场地条件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最后确定在离老城6千米处重建乌恰新城。
经过科学选址的新县城经受住了地震的检验,1990年4月乌恰西南6.4级地震、1993年12月喀什西6.2级地震和1996年3月阿图什6.9级地震都波及到乌恰新城,但新城建筑均无损坏,当地居民的恐震心理也得以化解。
亟需全面查清活动断层分布
张勇指出,乌恰抵御地震灾害的成功经验启示包括关注房屋安全、把断层搞清楚和开展场地勘察,其中,通过活动断层探测,查明断层的位置、活动性质、运动特征等,在建房时进行合理的避让。
徐锡伟提醒说,“与地震及其链生灾害共存”是人类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中国位于多板块相互作用的交界地带,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层广泛分布,一些大中城市建成区可能存在活动断层的威胁。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尽管在中央和地方政府资助下已开展约113个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但仍有很多城市还没有开展活断层探测,全国495条大型活动断裂也仅开展了134条的详细探察。
他强调,面对中国地震多、分布广、强度大、灾害重的基本国情,做好活动断层探测和避让十分必要而紧迫:
一是全面查清活动断层分布,加大投入力度,对可能存在活动断层的大中城市,以及全国大型活动断裂带,开展详细探测工作,为国土利用规划、重要经济带和城市/城市群规划建设、产业布局、生命线工程建设等规避重大地震风险奠定基础。
二是强化重大风险隐患治理,对已经在活动断层及其附近的城市、小区、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等,开展风险评估,制定整治方案,或有计划地搬迁,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修订中,明确活动断层避让法律制度,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活动断层探测和避让行为,规避重大地震灾害风险。(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