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这部电影为何豆瓣评分只有6.5?你们怎么看?
这部电影立意是好的,但制作时间太短了,内容和情节比较潦草,重复桥段太多,影响了观赏性。不过,这部电影的道具十分考究,战斗场面也比较真实。这里就说一个小细节。
《金刚川》电影放映以来,引起了全网热议,影片中的志愿军,军服非常奇怪,一律没有佩戴任何标志,没有帽徽和领章,甚至连著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胸章也没有,这细节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在大家以往的印象中,志愿军基本上就是《上甘岭》和《英雄儿女》等著名电影里的形象,胸前都佩戴印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字样的胸章。
志愿军胸章的样式与解放军从1946年起配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胸章很相似,是一个长方形的白布条,正面印有红色边框,上书黑色繁体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的背面印有黑色的表格,最左边一栏填写姓名,右边分别是所属部队、职务和编号。
至于为何《金刚川》电影里所有志愿军人员都不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胸章,其实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当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真的不佩戴胸章。这要从志愿军军服的演变讲起。
1950年7月,由于半岛局势紧张(此时半岛人民军正向南方进攻,将美韩军压缩在靠近海岸的狭小区域,仁川登陆尚未开始),我国成立了东北边防军,随后就开始准备入朝作战。首批入朝的志愿军第13兵团,主要部队均来自东北边防军,包括38、39、40、42、66、50、20、27、26军,共9个军30个师,全是头等主力,其中第50军还是国民党起义部队。
图片:从左至右,分别是38军军长梁兴初,副军长姜拥辉,政委刘西元
当时正值1950年9月,部队还穿着50式军服,当入朝命令下达时,为了隐蔽出击,部分部队的军官开始换装朝人民军的军服,其中师以上干部穿朝军的将官服,团营干部穿校官服,连排职穿尉官服。当时朝方的军服非常高级,佩戴朝式高直筒军帽,立领的黄呢上衣、牛皮武装带、黄呢马裤、黑色长统马靴,军官都有黄呢大衣。只是志愿军的着装没有任何帽徽、军衔和肩章。
不过,除了一部分身穿人民军冬季野战服(其实就是苏联二战时期的那种套新知纹状棉服),绝大多数先头入朝的战士还穿着50式军服冬装,只是去掉了解放军的帽徽与胸章。
由于长期驻扎东北,先期入朝的部队保暖工作做的比较好,棉衣棉被齐全。由于还没有入冬,所以首批入朝部队并没有产生冻害伤亡。
由于是志愿军,要求所有部队都不佩带任何标志,50式军服都摘掉“八一”帽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胸标。所有人须将帽徽、胸标等一切具有解放军标记的物品留在国内,连印信,文件,官兵证件都一律上缴。
为准备志愿军出国作战,早在1950年7月,总后勤部就安排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军区,赶制棉衣34万套,棉皮鞋36万双,棉帽、绒裤、棉背心、棉大衣各40万件,棉手套袜子各70万双。但因入朝部队增加,且形势紧迫,第二批入朝部队来不及配齐冬服。尤其是第九兵团,很多官兵身着华东地区的薄棉衣,头戴无帽耳的布质大檐帽,脚穿胶底单鞋走上了战场。
志愿军在战争实践中发现,原有的仿苏式的套头式单衣透气性很差,负伤后难以脱卸,影响救护。棉花易滚花成堆,影响保暖,且易被刮破:栽绒帽没有听孔,不利防空袭防炮击,棉靴腰矮,容易灌雪……
图片:志愿军的步兵很少佩戴钢盔,但在炮兵和高炮兵部队有配发了钢盔,多以缴获的日式钢盔为主。为炮兵和高炮兵配备钢盔的主要原因是,相对于步兵,炮兵和高炮兵更容易受到敌方炮弹、炸弹或火箭弹的火力打击,所以更需要佩戴钢盔来防止破片杀伤。
从1951年6月开始,志愿军改进了军服,其中棉衣改为立领对开襟式,电木扣,前怀有加厚护胸可以抵御风寒,两肩缝制有加厚的护肩,使扛枪时的军服耐磨,袖口有拌扣能束紧防灌风。棉裤为裆部宽松的马裤式,裤腿下端打五个扣,前膝加护膝,后裆加护裆。改进了高腰棉毛皮鞋,更加耐寒。
大家看到的大部分抗美援朝战争影视作品里的志愿军形象,都是1951年改进版的军服,电影《金刚川》里面就是这套军服。
这套军服一直穿到了停战以后的1956年,这一年,驻朝志愿军开始授予军衔,更换55式军服,只是帽徽中间没有“八一”字样。
回到开头的问题,关于志愿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胸章,这个胸章最早是在1951年设计的,但后来并没有实际配发,只有少数谈判代表和对外联络人员才有配备。直到1953年停战以后,才开始普遍配备胸章,时间大约是1953年10月以后。
例如这张钢铁战士胡修道的照片,身穿志愿军冬季棉服,就佩戴者“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胸章,这很显然拍摄于1953年冬季,因为胡修道胸前的那些勋章,都是在1953年夏季获得的。
所以,现实中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绝大多数志愿军官兵都没有胸标。著名影视作品例如《上甘岭》《英雄儿女》里志愿军的胸标,其实只是艺术化的表现,并不符合史实。所以,电影《金刚川》里面的志愿军不佩戴胸标,是符合史实的。要知道,连彭总在19537月赴板门店签署停战协议的时候,他的军装上也没有任何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