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支教?
“我觉得参加这次尚德机构的培训受益非常大,除了让我的普通话水平提高了,而且在语言组织能力等方面也有很大提升。”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逸夫中学老师仁青卓玛说。朴实的话语背后,是她在山区学校渴望用更好的普通话为学生授课的决心。
仁青卓玛作为一名教授小学语文课的藏族老师,深知教好普通话才能让这里的孩子走出大山,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本着“不能耽误孩子”的朴素想法,她多次参与尚德机构联合青海省同仁市教育局、情系远山基金会在同仁市共同举办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普通话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提升自己。
01
仁青卓玛是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人,目前在当地一所中学当小学语文老师。在谈及当地的普通话普及程度时,她坦言这边老师的普通话水平普遍很低,并对比了县城与山区教育水平的差距:“县城的孩子由于语言环境比较好,家庭条件也算优越,能接受学前教育,交流基本上都是用汉语,卓玛授课也是全汉语,全班都能听懂。但我们山区这边可能教学方面真的有很大困难,大多数基层老师的母语就是藏语,老师如果普通话不达标的话,就很难去教学生,学生也基本上都是藏族。所以说普通话培训真的特别重要。”
为了助力山区教育发展,当地教育局也一直在不断地争取一些普通话培训的机会。大概从去年开始,她和同事们在当地教育局的号召下,开始参与普通话培训。在参加一些线下培训后,她接触到了尚德机构组织的线上培训,这也是她第一次参加线上培训。
在2020年4月,尚德机构携手青海省同仁市教育局、情系远山基金会启动了试点工作,免费提供普通话培训服务,帮助藏区实现普通话推广。仁青卓玛很快就报名参加了。
02
作为接受培训的一员,仁青卓玛首次体验到了在线教育的魅力。“我参加的其他培训课程都是集中学习,利用假期的时间,有时候是周六周日。而尚德给我们的培训我利用业余空闲时间就能学,比如说我上班时利用午休就可以听课,下午自己要教课时我就把学习先暂停掉,上完课以后,我还可以回到家去看回放。在线培训让我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压力小了很多,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教学生们普通话,是两者兼得的。”
在接触中,尚德君感觉到仁青卓玛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她表示自己已经参加了多次培训,学校的要求是一般的老师要达到二级乙等,语文老师是必须要达到二级甲等。而自己已经达到了二级甲等水平。
教学要求达标了,但是仁青卓玛仍然在参加培训,继续提升。“我觉得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比如说我最难分辨的就是前后鼻音,这个对教小学的语文老师来说是很重要的,另外培训课除了让我的普通话水平提高了,在语言组织能力等其他方面也有很大提升。”她说,“我觉得参加这次尚德机构的培训收益非常大,真的特别感谢尚德机构给我们这样的好机会。”
03
“普通话培训真的太重要了。”采访过程中,仁青卓玛多次感叹。在同仁市,还有很多和仁青卓玛一样的老师在接受尚德机构提供的普通话培训服务。这项尚德机构携手青海省同仁市教育局、情系远山基金会在同仁市共同签订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普通话能力提升计划”,面向授课群体按照普通话等级分班,针对不同老师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课程,每周安排一次线上教学课程,并通过社群打卡来交流学习中的感受。
针对此次合作,尚德机构教研部门专门量身定制了普通话培训大纲,并由尚德机构金牌讲师、尚德机构教师资格证考试教研主管、国家级早教指导师授课,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及口诀解决学习普通话中的重点难点。
截至2020年8月26日,项目已覆盖8乡3镇58村,显著提升了42个学校1046位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受益对象累计学习达2.4万小时,受益学生14763人。
04
那么,我们尚德机构为什么要来做这件事呢?
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核心任务。学习普通话将更有助于了解外面的世界,增强交流交往能力,并进一步激发创业就业致富愿望,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享受更美好的生活,也提升了人们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自2003年成立以来,尚德机构不断践行社会责任,助力教育公平发展。
普通话培训是“尚进生计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模式在课程内容上的延伸。如今,在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和尚德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不断深入,取得明显成效。
“接下来为了更好地了解受益对象的实际收获及项目感受,我们将继续深入项目校了解服务对象的真实感受,完善普通话培训课程,助力精准扶贫脱贫,让大家在扶贫开发、创业指导、技术培训、推送致富信息等活动中学有所获。” 尚德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