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皇上爱的人,为何如懿和魏璎珞的结局天壤一别?
主要是因为如懿和魏璎珞的家庭、成长环境、身份的不同造成了结局的差异。
先说魏璎珞吧,魏璎珞是宫女出身,靠着自己敏锐、机智、情商高,一步一步爬上顶端,中途还不乏多次被人陷害,被贬去刷马桶,做为一个宫女,想要在波谲云诡的后宫中生存下来,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为了讨好皇后、皇帝、太后,她会揣测上意、投其所好;对她不友好、陷害她的人,她也会找准时机进行反击;而对她忠心耿耿的人,她也会热情关心,出谋划策。
在后宫生存的摸爬滚打中,她已经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魏氏生存法则,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在自己可行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和任性。
就家庭环境而言,魏璎珞本是弃婴,如果不是姐姐拼死相互,她都不能健康成长,作为一个爹不亲,没有娘,死了姐姐的小可怜,她要在魏氏家族中成长起来,独当一面。劈棺验尸、力排众议入宫为姐姐报仇,心机、勇气、智慧、情商缺一不可。
富察皇后评价魏璎珞是自己的“希望”,因为魏璎珞和她一样,喜欢自由,不被束缚,对于魏璎珞而言,她不像富察皇后有家族荣耀的束缚,也没有母仪天下皇后之位的束缚,也不像其他妃嫔一样盼着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她的内心是相当洒脱的,只要自己的孩子平安无事,她甚至可以带着儿子逃学,带着闺女在紫禁城到处跑、到处玩。佘诗曼饰演的继后也在剧中说过,没有心理压力的令妃,即使已经三十多岁,眼睛还是那么清澈,没有一丝白发。
魏璎珞和皇帝的感情,不像容音对青梅竹马的失望,也不像淑慎的执着痴狂,她对皇帝的感情就像寻常夫妻,可以耍小性子,可以抢被子、抢砚台、抢厨子,对于皇帝而言,这种小叛逆是宫中其他循规蹈矩的女人所不具备的,因此也会更觉得新鲜喜爱。
如懿和魏璎珞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如懿所在的乌拉那拉氏是满足大族,自己的姑母是雍正的皇后,在她姑母死前,给予了如懿很大的寄语,希望如懿能延续乌拉那拉氏的荣耀、登上后位,这对于年少的如懿而言,本就是一种身份压力。
如懿出身贵族家庭,从小就接受了大家庭才有的礼仪教导,所以她为人正派、耿直,对于宫廷斗争不屑一顾,她和其他的蒙古妃子一样,就像富二代,在面对一无所有唱昆曲争宠的令妃,打心眼儿里瞧不起这种低贱、跌份儿的手段,自己也绝不会为了争宠低下高傲的头颅,放下高贵的身段。
如懿在前期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姑母因为后宫争斗死在自己面前,也深刻体会到了阿箬为了出头上位卖主求荣,各种龌龊的争斗手段让这个贵族小姐感到不解、感到厌烦,她做皇帝妃子、皇后的目的从来只是陪伴,但是她的无心争斗正好给了金玉妍、魏嬿婉害她的漏洞。
《如懿传》中如懿和弘历相识于幼年,是青梅竹马长大的情侣,在如懿心中,弘历是她最心爱的少年郎,在入宫的前些年,两人也非常恩爱。在如懿的心中,这份情应该是此生永不变的,她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失去自己的少年郎,会被皇后的枷锁束缚,她的心也在随着皇帝的改变慢慢滑入痛苦的深渊。
《如懿传》前期,郎世宁和如懿聊天,指出在西方国度一个男子只有一个妻子,如果两人感情不再,可以离婚分开,身在封建王朝的如懿对这个观点表示了从心底里的认同,还跑去跟皇帝说了这个观点,却被皇帝申饬了一顿,在皇帝的心中,自己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自己就该有一堆小妾伺候。这是皇帝和如懿对于婚姻制度的相悖,也为他们二人最后的痛苦结局埋下了一粒种子。
剧情中期,皇帝力排众议把如懿扶上后位,此时的如懿虽然抵达了自己的人生巅峰,但巅峰之后就是不断的滑落,如懿不再只是弘历的如懿,更是大清的皇后,是后宫的表率,是母仪天下的典范,后位对于如懿来说从来都是一个道枷锁,她要克己复礼,时刻警醒着自己和皇帝的身份面子,也是为了皇帝的面子,她虽然不情愿,还是带着参汤去劝寒香见;带着人到花船上捉奸,最终和皇帝爆发了大冲突,情谊不在,两看生厌。
太后作为后宫大boss,评价如懿是一个丝毫不在意权力地位的人,是一个爱情大过天的人,但是皇帝亲手杀死了如懿的爱情,如懿性格刚强,自然也会毅然决然的抛弃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