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后妃们都有哪些结局?为何只有熹妃和裕妃得以善终?

2022-06-17综合210

一说到清朝时期雍正皇帝的后宫,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此前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甄嬛传》。在这部影视作品中,雍正的众位后妃,为了争夺雍正的宠爱以及后宫之中的地位,可谓是绞尽脑汁、百般算计,将后宫争斗的残酷与皇家的无情可谓是彰显的淋漓尽致。而对于此,雍正皇帝似乎也是“乐在其中”,不仅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在了主持后宫事务之上,更是在此过程中逐渐在沦为了宫斗的“棋子”,被各种利用。

当然,这也仅仅是影视作品的演绎,历史上的雍正后宫,所呈现出的却是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一种非常难得“和谐”局面。

一方面,雍正实在是太忙了。在其正式登基之前,忙着“九子夺嫡”,争夺皇位,而在其登基之后,其又全身心的投入到政务之中,成就了一番“克俭勤政”的美名,并不迷恋后宫之事,这就使得雍正皇帝诞育的子嗣数量并不多。再加上其在很早的时候就确立了“秘密立储制度”,指定了接班人,极大的缓解了因皇子争储带来的后宫及其所属外戚势力之间的矛盾与争斗,也进而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后宫的“安宁”。

而另一方面,雍正在登基之后,非常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进行了后妃的册封,及时有效的调节了后宫的势力与地位,这也使得后宫之间的关系趋于平衡与稳定。

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上的雍正朝时期,几乎没有出现对于后妃的惩治,再加上乾隆皇帝“至孝”的性格,使得雍正后宫之中的后妃也都能够寿终正寝,以善终收场。

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当之无愧的“后宫之主”。不同于《甄嬛传》中,雍正有两位皇后,即所谓的“纯元皇后”以及乌拉那拉氏皇后,这样的剧情人设,历史上雍正在位时期,有且只册封了一位皇后,那便是雍正皇帝的结发妻子,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亲为步军统领、内大臣费扬古。费扬古去世后,其被康熙安排在宫中并开始服侍康熙,深得康熙喜爱,于是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的时候,康熙皇帝亲自指婚,让雍正迎娶了乌拉那拉氏。而乌拉那拉氏也就此成为了雍正的嫡福晋,并且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的时候,为雍正生下了嫡长子弘晖。

当时的雍正是非常宠爱的自己的这个儿子,然而天命不假,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年仅7岁的弘晖早殇,之后乌拉那拉氏皇后再也没有诞育其他子嗣,因而弘晖也成为了雍正唯一的嫡子。

尽管膝下无子,但毕竟有着王府嫡福晋的身份,再加上雍正与她本就夫妻恩爱、相敬如宾,所以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登基之后,她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正宫皇后,开始统御六宫,直至雍正九年(1732年)乌拉那拉氏去世。

而在乌拉那拉氏皇后去世后,雍正曾评价其曰:

“历久而敬德弥纯。懋着坤仪,正位而小心益至,居身节俭,待下宽仁,慈惠播于宫闱,柔顺发于诚悃,昔年藩邸,内政聿修,九载中宫,德辉愈耀。”在《清史稿》中,也记录这相关内容:

“结褵以来,四十馀载,孝顺恭敬,始终一致。”从雍正的对于乌拉那拉氏皇后的评价来看,雍正与她之间的感情是非常的深厚,并且乌拉那拉氏皇后不仅是勤奋节俭,更是宽和待人,很好的维系了后宫的安稳。

而也正是因为有了乌拉那拉氏皇后的统御与带领,极大的帮助了雍正稳定了后宫,让雍正没有了后顾之忧,其能力与魅力绝对是堪称一代“贤后”,同时也是为雍正所认可的“贤内助”。

在雍正去世后,乾隆皇帝将其葬入了雍正的泰陵地宫之中,并且对于他的已故的哥哥弘晖以及乌拉那拉氏皇后的家族成员,也都进行了追封与加封,以示尊崇。

敦肃皇贵妃年氏,雍正最为宠爱的后妃。年氏,在影视作品中的出镜率可谓是相当之高,《甄嬛传》中的华妃年世兰,以及《雍正王朝》中的年妃年秋月,都是以她为历史原型,而她也确实是雍正朝前期最为重要的权臣及将领年羹尧的妹妹。

只不过,历史上的年妃,并没有因为与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皇后争宠而关系交恶,也没有因为其兄年羹尧的罪过为雍正所厌恶。

历史上的年氏,可以说是雍正最为宠爱的后妃。

首先,是雍正对其的册封上。

年氏是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被康熙指婚嫁给当时已经是雍亲王的雍正,成为王府的侧福晋,其在王府的地位是仅次于雍正的嫡福晋乌拉那拉氏皇后,远高于乾隆皇帝的生母钮祜禄氏以及弘昼的生母耿氏。

雍正皇帝登基后,年氏又被直接封为了皇贵妃,这也使得其在后宫中的地位也是仅次于正宫皇后乌拉那拉氏,而在王府中同为侧福晋的弘时生母李氏,也仅仅是被封为齐妃而已。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在皇后尚且健在的情况下,将其册封为皇贵妃,其目的便是为了给病重中的年氏“冲喜”。

这些足可见雍正对其的宠爱与看重。

其次,年氏是为雍正诞育子女数量最多的后妃。

年氏先后为雍正诞下了三男一女,并且从年氏首次生育到去世,包揽了雍正帝十一年间的所有子嗣。而雍正一生一共生下了十男四女,十四个孩子,年氏就包揽了其中的四个,确实非常的难得。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这四位子女都没有活太久,也是因为子女接二连三的幼殇,让年氏悲痛欲绝,身体状况一直不好,这也为她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埋下了伏笔。

再次,就是雍正对待年羹尧以及整个年家的态度上,因为年氏而“宽容”了许多。

雍正将年羹尧拿下并给其定下了“九十二条大罪”,但其却并没有将此告知年氏,依旧对其宠爱有加,还将其册封为皇贵妃。直到年氏去世之后一个月,雍正才最终赐年羹尧以自尽。

至于年家的其他成员,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年羹尧的哥哥年希尧被罢免后很快又被重新启用,而年羹尧的儿子们也被从轻处置。这些都是因为雍正看在年氏的“面子”上,才给予整个年家的“优待”。

而在雍正去世后,乾隆皇帝也对年氏予以了极大的尊崇,并且仿照雍正将怡亲王胤祥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葬于康熙景陵地宫的先例,将年氏葬入雍正的泰陵地宫之中,使其享受到了与雍正合葬的殊荣。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母以子贵”的典范。关于孝敬宪皇后钮祜禄氏的身份,一直以来仍是史学界的谜团。对照清朝雍正以及乾隆朝时期的史料,有结论称其本应为“钱氏”,其“四品典仪官钮祜禄·凌柱之女”的身份仅仅是“过继”而已。至于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这里先不做考量。

且不管她的出身到底是如何,钮祜禄氏绝对是极为“幸运”的存在,这一切都源于她生了一个“好儿子”,这便是雍正皇帝的继任者,乾隆皇帝。

钮祜禄氏在雍正尚未登基的时候,称号仅仅是“藩邸格格”。所谓“格格”,实际就是指地位高一点的侍女,其在府上的位置远不及当时已经成为王府侧福晋的年氏与弘时的生母李氏。

然而,就是因为雍正皇帝极为喜爱其所生的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进而在其登基之后,直接将其封为了熹妃,并且在雍正八年(1730年),将其册封为熹贵妃。而也就是在这一年,雍正再一次用“遗旨”的方式,确立了乾隆皇帝的接班人位置,于是雍正对钮祜禄氏的加封,更像是为日后乾隆继位的一种铺垫。

当然,更让钮祜禄氏感到“骄傲”的是,乾隆皇帝也是出了名的“大孝子”。

乾隆登基之后,对其母亲关爱有加,极尽封赏,特别是乾隆皇帝的前三次“南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陪同钮祜禄氏前往,以尽孝心。

就这样,在乾隆皇帝的悉心照料,再加上其在后宫之中高枕无忧、安于享乐的状态,使得其最终以八十四岁的高龄寿终正寝,成为中国古代封疆王朝历史上最为长寿的皇太后之一。

不仅如此,乾隆皇帝为了表明自己的孝心,同时为了满足钮祜禄氏的内心中一份“虚荣”的心愿,他还仿照孝庄太后的旧制,在雍正的泰陵旁,为其单独修建了一座“泰东陵”,以示推崇。

弘时、弘昼、弘曕,这三位雍正皇子的生母,均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善待。其实在雍正的所有后妃中,齐妃李氏,无疑是相比之下最为郁闷,同时也是最为寂寥的一位。

李氏的雍正皇帝的皇三子弘时的生母,其初为王府侧福晋。但是雍正登基之后,已经确定了乾隆皇帝接班人的位置,为了避免抬高李氏的身份,进而给乾隆在出身上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只是将其同钮祜禄氏一样,只是封为了妃一级。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氏的儿子弘时,依旧对于皇位有着觊觎之心,甚至还与雍正在“九子夺嫡”时的政敌八阿哥胤禩等人相勾结,进而引得了雍正的震怒。于是雍正不仅将其过继给了胤禩,甚至还将其削宗夺爵,逐出宗室,弘时也就这样在雍正五年(1727年)的时候便郁郁而终了。

加上此前,李氏为雍正生的孩子皆已早殇,雍正也因为弘时的事情对李氏非常冷漠,李氏也就这样在孤独伶仃之中度过了整个雍正朝。

只是乾隆皇帝登基后,一改雍正时期的政策,不仅为其兄长弘时恢复了身份,还对李氏非常的孝敬,李氏病重期间还对其进行了前往探望。

乾隆四年(1739年),李氏去世后,乾隆皇帝也以非常高规格的礼仪将其葬入泰陵之中,也算是对其尽到了应有的“孝心”。

至于弘昼与弘曕,这两位没有与自己争夺皇位的弟弟,乾隆皇帝对其本人颇为照顾,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放任”,而对于这二人的母亲,更是做到了极尽礼遇。

特别是对待弘昼的生母裕妃耿氏,乾隆更是极尽推崇,在其登基之后就将其封为了皇考裕贵妃,之后又晋封为皇考裕皇贵太妃。而在其去世的时候,其年龄更是已经高达九十六岁,是绝对的高寿之人。

诞育雍正幼子弘曕的谦妃刘氏,其在雍正朝时期仅仅为谦嫔,乾隆登基后将其晋封为皇考谦妃,也算是对其有所尊崇。

而雍正皇帝的其他后妃,也基本都是寿终正寝,以善终收场,去世后也尽皆被葬入了雍正皇帝的泰陵的之中,继续与之相伴。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