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如何进行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此,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各个企业中分别进行的。
国有企业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A、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成为国家的纯收入,由国家统筹安排,在全社会范围内使用;
B、以企业基金形式留给企业支配,用于企业生产、集体福利、职工奖励等方面;
C、以工资形式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企业职工,由职工个人支配和使用。
城镇集体企业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A、以税金形式的上缴国家财政,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
B、以合作基金形式上缴集资单位,形成统一支配的集体收入;
C、以企业基金形式留给企业;
D、以工资形式分配给职工,形成职工个人收入。
农村集体经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A、以农业税形式上缴国家,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
B、以公积金、公益金形式留给集体,用于扩大再生产和集体福利;
C、以管理费形式提留给乡村政权组织;
D、以个人收入形式留归农户。
个体经济单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A、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
B、税后利润全部形成个体劳动者的个人收入。
私营经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A、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
B、以工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
C、以企业主收入形式归企业主支配。
“三资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除按注册投资比例分一部分给外方投资者外,其余部分的分配与一般企业相似,形成国家收入和个人收入。
(2)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通过下列途径来进行:
A、国家预算,它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首先把各个部门上缴的税金集中起来,形成国家预算收入,然后通过预算支出形式,用于经济建设、文教卫生、国防建设等。
B、银行信贷。银行信贷可以把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和货币集中起来,然后向单位、企业、个人发放贷款。这就改变了资金使用的主体、方向和使用的时间,从而对国民收入进行了再分配;同时,通过存贷款的利率差别,也会使一部分国民收入在企业、职工、居民之间进行了再分配。
C、劳务费用。在社会主义分工体系中,有一部分劳动者用自己提供的劳务,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享受各种劳务的劳动者,用自己的收入支付各种劳务费用。提供劳务活动的单位,在得到劳务费用后,用于支付职工工资、支付管理费用、提留基金和上缴国家税金。
因而,通过劳务费用的支付,一部分国民收入实现了再分配。
D、价格变动。价格变动不能增加或减少国民收入总量,但会改变国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阶层居民之间的分配。价格调整和市场价格的变化,影响着交换双方的实际收入,引起国民收入的再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