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角下的晚清近代史纪事
一、平回疆张格尔——鸦片战争前中英的间接冲突
众所周知,中国的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大清的道光皇帝曾询问大臣:“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往来?与俄罗斯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后人往往因此笑话,大清皇帝怎么如此无知,英军都打到家门口了还不知道别人在哪。英国跟法国都还隔着海峡呢谁不知道,跟新疆八竿子也打不着啊。嗯,其实回疆作为地理名词已经消失,吃瓜群众大多也只知道跟新疆有关。这多半还要归功于武侠小说和影视剧,比如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书中红花会群雄最后就隐居于回疆。
但道光皇帝其实不是笨蛋,相反从小就很聪明好学。史书记载,道光六岁入上书房上学,读书能一目十行,且学习又刻苦,每天天不亮就发奋苦读。长大后经史子集融会贯通,30岁出头就写成诗文集四十卷。按现在话讲,真就是出身比你好,还比你聪明,更比你努力,没发过若干篇核心或者专著的还真没资格鄙视人家。道光不但有文才,个人的勇武也很强悍,射箭打枪都是一把好手。在他10岁那年,跟随爷爷乾隆皇帝去承德木兰围场打猎,出手就射死了一只鹿。玩过射箭的人知道,十几米的固定靶,没训练过的人成年人不容易射中的,更别说射跑动中的鹿这种运动能力很强的动物了。乾隆自己11岁时跟随他爷爷康熙猎了一头熊,当时康熙非常高兴,说乾隆的命很“贵重”。乾隆看到小道光猎到鹿,就回忆起当年受到康熙夸奖的事情,非常开心,专门赋诗一首纪念,并赏赐了黄马褂。道光这个待遇在皇孙中绝无仅有,道光的父亲嘉庆皇帝能被选中继位,搞不好也有乾隆隔代传位的考虑。等到道光的父亲嘉庆皇帝在位时,有一次造反的天理教窜通部分太监攻入紫禁城(港剧《金枝欲孽》里,最后两集一群人攻进皇宫那一幕就是此事),当时还是皇子的道光临危不乱,立刻命令身边的太监关闭宫门,天理教有人试图翻墙进去,道光掏枪就击毙了2人,剩下的天理教徒不敢再翻墙,只好离开试图寻找别的宫门进入。道光一边安排人保护皇后,一遍协同大臣调派侍卫、官兵布防搜捕,并及时通报正在承德回京路上的嘉庆皇帝,到第二天已将造反的天理教徒全部拿下。从道光登基前的这些表现来看,可以说文武双全,不失满洲健儿本色。
那道光皇帝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鸦片战争中英军都从海上来袭,何以道光要问询英国与回疆有无陆路可通?这事儿必须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方面就是回疆问题,回疆也就是南疆。新疆的地形简单来说就是三山夹两盆,即北边的阿尔泰山、中部的天山和南部的昆仑山,中间夹着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为北疆,塔里木盆地为南疆,再加上东边的吐鲁番小盆地(吐鲁番也称东疆)就是整个新疆。回疆一般指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的南疆八城: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前四城称为“西四城”,后四城又称“东四城”。
清朝平定三藩后,最大的威胁就是老巢在北疆的准格尔汗国。康熙皇帝最担心的事,就是准格尔与当时力量已经进入亚洲的俄罗斯结盟,不惜在对准格尔作战前对俄稍作让步,换取清俄尼布楚和约,之后集中力量对付准格尔。(康熙给谈判大臣索额图的指示是,尼布楚所在的贝加尔湖东部地区能谈下来更好,谈不下来就给沙俄。索额图最后以放弃尼布楚地区为条件,与俄国使团达成合约。)大清从康熙打到乾隆,花费上百年才灭了大敌准格尔。乾隆灭准格尔时,顺手就把被准格尔统治的回疆也给占了。没想到,长期被准格尔软禁的回部宗教领袖大小和卓,一被清军放回到回疆就起兵造反。和卓的意思是圣裔后人,回疆大小和卓是兄弟俩,他们家族世代宣称是先知穆罕穆德女儿的后裔,在回疆各部声望极高。清军又花了大力气镇压,才平定叛乱,把大小和卓给宰了。大小和卓虽然死了,但他们的子孙依然流窜在中亚地区,随时伺机试图返回回疆作乱。道光刚继位时,就碰上了大和卓的孙子张格尔在回疆发动的大规模叛乱,那也是道光年间在鸦片战争之前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事。
第二方面就是英国与回疆陆路是否有联系的问题。个人认为鸦片战争让道光皇帝担心的是,突然爆发的东南战事与西北的长期边患存在呼应的可能。清朝与英国公开交往最早的史料记载是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但其实在之前一年的第二次廓尔喀之战中清军统帅福康安就已经跟英帝国印度总督康沃利斯通过书信,但福康安当时还不知道对方是英国人(这个康沃利斯就是在北美独立战争中最后的决定性战役——约克镇战役中带领英军投降的英军统帅康沃利斯将军)。廓尔喀就是尼泊尔,尼泊尔入侵西藏,福康安奉旨率军征讨。西藏人把当时在印度的英国殖民政权称为“披楞”,根据喇嘛提供的信息,福康安以为“披楞”是印度的一个酋长国之类,进攻尼泊尔时发信给“披楞”首脑,要求对方协助大清天兵进攻尼泊尔。当时通信不便,印度总督康沃利斯的回信到来时尼泊尔之战已经结束,康沃利斯的回信很客气,但其称与广州的贸易往来如何如何,却让福康安一头雾水。福康安曾担任两广总督,对广州的国际贸易是有了解的,但从未听过“披楞”这个国家。第二年英国马噶尔尼使团访华揭开了谜团,福康安也在北京参与了接见使团,通过让尼泊尔战俘辨认使团长相外形,终于弄清楚了“披楞”就是英国。后来在乾隆给英国国王的回信中,提到了英国从印度派遣使者前往西藏的事情,足以证明大清已经知道了英国在印度的存在。
那道光皇帝的关心就很明显了,英国在印度的地盘到底在什么位置,是否可以渗透到回疆,毕竟在中英双方开战的情况下要考虑对方在各个可能战略方向的威胁。之前作乱的张格尔已经兵败被杀,但是和卓的子孙还有流窜在外的,万一双方勾结呢?其实,道光皇帝不知道,张格尔就跟英国人有过勾结。
张格尔是大和卓的孙子,大小和卓被杀时他父亲才4岁,被乳母带着逃亡到浩罕汗国(当时中亚三个汗国,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浩罕汗国),后来生了三个儿子,张格尔是次子。张格尔在浩罕出生长大,但父亲一直宣扬家族的和卓身份,要儿子们不要忘记恢复回疆的大业。张格尔青年时到处游学宣讲,曾经到过阿富汗的喀布尔,就是在这里跟英国在中亚地区的密探打上了交道。父亲死后张格尔回到浩罕汗国,跟浩罕汗谈了点条件,希望能够获得浩罕支持复国。浩罕汗国当时跟清朝在贸易上有点矛盾,(浩罕想获得喀什葛尔贸易垄断权,清朝不给还要加税),也想放张格尔去恶心一下清朝,双方一拍即合。1820年8月,道光刚登基没几天,就收到喀什葛尔帮办大臣的奏报,说有个叫张格尔的自称大和卓的孙子聚众闹事。道光当时还在忙于嘉庆的丧事没太多精力管,只下旨让伊犁将军庆祥前往喀什葛尔处理,庆祥派兵进剿,擒杀百余人,张格尔带着剩下的人窜逃到境外。后面几年张格尔一直在窜扰喀什葛尔,但就凭靠宗教号召起来的手下几百号信徒,实在打不过清军驻喀什格尔守备军队,每次都被打的狼狈逃窜。张格尔一直请求浩罕汗国借兵给自己,但是浩罕大汗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他只是想借张格尔给清朝制造点麻烦,就没想过出兵。到1824年时张格尔也认识到浩罕汗国这个靠山不靠谱,想想单靠自己要复国那是希望渺茫,几乎要放弃造反,想能不能在大清当个富家翁,要是能过上每天混吃等死的日子似乎也能接受,于是送信给在喀什的庆祥说自己并不想造反,只要大清将和卓在喀什葛尔的农庄划给自己作为世袭领地,就保证日后不再聚众闹事。其实这次大清有可能以比较低的代价解决回疆问题,但问题是从朝廷到回疆地方大臣都没把张格尔放在眼里,大清连大小和卓都杀了还能让和卓孙子威胁?庆祥压根没搭理他。张格尔一看大清不给自己机会,那还得造反一条道走到黑,牙一咬给浩罕大汗开出大价码,承诺只要浩罕国出兵帮他夺回回疆,西四城子女玉帛共享,还割让喀什葛尔作为酬劳。
1826年张格尔再次窜入回疆,这次他直奔和卓家族陵墓祭拜,庆祥调遣西四城的清军前往围剿。按以往经验张格尔打不过肯定就要往境外跑,但这次张格尔居然不往外跑,反而向内突围。庆祥心想丫的这次肯定插翅难飞了,结果张格尔到回部的各地农庄大搞煽动,居然整个西四城的回部都被他煽动了起来,纷纷起来攻击清军,清军反而陷入被包围状态。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的清军之前被抽调了部分增援喀什葛尔,守城清军不过数百,在内外夹击之下很快陷落,只有庆祥率领的2000多清军在喀什葛尔城死守。浩罕大汗得知消息后决定趁火打劫,亲自率兵前来,结果张格尔这次对他一点都不客气,说喀什葛尔子女玉帛都在城中,浩罕大汗你有本事就自己去取。浩罕汗大怒,独自率兵进攻,庆祥率军死守,浩罕军队攻城五天死伤惨重毫无所获。浩罕大汗此时收到消息说张格尔准备偷袭自己,吓得赶紧回撤,半道上被张格尔追上掩杀一阵,带着残兵败将逃回了浩罕。
张格尔怎么敢跟自己的靠山浩罕汗国翻脸?部分是因为他已经基本拿下西四城的地盘,腰杆子硬了,还有原因是他跟英国人接上了头。张格尔之前在阿富汗就跟英国人打过交道,此次入疆就派人跟英国东印度公司联系,以回疆贸易为条件换取英国支持。在张格尔的邀请下,英国东印度公司派了些人经过克什米尔到喀什葛尔,在张格尔军中帮他训练军队,并卖了些军火给张格尔。张格尔的军队原是乌合之众,经过英国人的训练后战力才有所增强。喀什葛尔清军坚守城池2个月,张格尔最后用挖地道的方式炸塌城墙攻破城池,城中清军全部阵亡,庆祥自缢而死。
道光在北京,6月才接到庆祥的奏报,围住了张格尔要一举成擒,不到一个月收到消息回疆西部几乎全丢了,形势发展之快完全超出意料。整个回疆一夕数惊,到处都在上报形势危急,请求增援。道光冷静分析了形势,认为张格尔叛乱已经蔓延西四城,同时在向东四城渗透,他下旨让接替庆祥担任伊犁将军的长龄先从乌鲁木齐北疆各地调集兵力,扼守阿克苏阻止张格尔东进,以求将张格尔叛乱隔绝在西四城。同时六百里加急下旨陕甘总督杨遇春准备统兵入疆增援,并指示他派部分兵马先行前往吐鲁番确保东疆。
道光为求一举平定张格尔,防止打成添油战术一波波送,要求长龄必须等到各地增援兵力到齐再进攻。清廷除从伊犁和乌鲁木齐等北疆调兵前往阿克苏外,另从甘肃、陕西、四川、吉林、黑龙江以及京城调集八旗和绿营官兵参战,总兵力超过4万人。道光深知大军深入西域作战,后勤补给至关重要,在兰州、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分别设立后勤基地,各派大臣专员负责。因清军在北疆屯田已久,乌鲁木齐存粮达3600万斤,官兵口粮主要从乌鲁木齐转运,仅运输的骆驼就用了2.65万头,另从伊犁以及陕甘两省调用战马2万余匹,另外购买马车4000辆,火药、铅弹以及各类军事物资等源源不断运到兰州集中,再逐层转运送往阿克苏。陕甘总督杨遇春是曾随福康安参加远征尼泊尔的宿将,军事经验丰富,在冬季大雪封山之前先派陕西提督杨芳带兵攻占了阿克苏西南的要地柯坪,打开了进军喀什葛尔的道路。
1827年开春清军主力大举进攻,一个月之内四战四胜,击破张格尔军主力,收复喀什葛尔,到3月底又收复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回疆再度平定。张格尔在喀什葛尔陷落时又逃到中亚流窜,长龄等因此受到道光严厉斥责,幸好张格尔听说清朝大军撤回内地后在当年12月又纠集几百人试图进犯,长龄立刻派杨芳连夜出击擒拿。杨芳兵分三路穷追,终于生擒张格尔,1828年送到京城凌迟处死。
在清军到来前英国人已经撤走。在喀什葛尔的英国人经过观察分析,发现张格尔无法维持能够对抗清朝的武力。道光皇帝远征回疆的大军共耗费白银1116万两,清朝之前在西四城的3000驻军每年耗银达50万两。张格尔为了对付清朝即将到来的平叛大军,除在当地动员了超过10万人上阵外,还从中亚各地征召了上万名名宗教狂热分子当雇佣军。英国顾问判断,要维持这个规模的军队起码的战斗力,所需的武器等军资至少要300万两白银,但回疆每年税收不过6万两出头。如果英国要支持张格尔,就得自己掏这三百万两白银。但南疆非常贫瘠,英国在当地的贸易能获得的利润很有限,相比之下在广州的贸易获利巨大,为张格尔得罪大清划不来。东印度公司最终决定放弃张格尔,在清军进攻前英国人又偷偷都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