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尼拔为什么不进攻罗马城?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汉尼拔是西方历史上的“战略之父”,我们很多人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坎尼战役上,但实际上在他从西班牙出发到今天的法国西南部再翻越阿尔卑斯山脉进入到意大利,以及在意大利的一系列作战,都是他之前规划好了的,整个全部的行动都是在他的战略规划之中,而不是一两场战役,因此他才成为了西方的“战略之父”。
要知道汉尼拔当时为什么不进攻罗马城,我们就要从他的生平说起。
立志对抗罗马一切都要从第一次布匿战争的晚期说起,当时迦太基和罗马争夺的主要焦点就在西西里岛。汉尼拔的父亲哈米尔卡·巴卡作为迦太基的统帅,负责后期西西里岛迦太基陆军同罗马陆军的作战。虽然他作战英勇,也取得了不少的战果,但是终究无力回天,第一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的海军被罗马海军彻底击败(迦太基只能说是海军大国不能说是海军强国),从而最终失去了西西里岛的控制权。
从西西里岛回来之后,哈米尔卡·巴卡就去了西班牙,并带上了汉尼拔。他在西班牙建立了迦太基人的殖民地,并被迦太基任命为西班牙总督。汉尼拔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就立下了自己的誓言“终生与罗马为敌”。
在汉尼拔的父亲死后,汉尼拔继承了西班牙总督的职位,并且积极筹划对罗马的进攻。
汉尼拔的师傅——亚历山大战术汉尼拔实际上的师傅是亚历山大,是的,你没听错。从战术到战略,实际上汉尼拔一直都是师承亚历山大。汉尼拔有希腊语的教师,他经常听希腊语教师讲关于亚历山大的故事,从那些故事中,汉尼拔逐渐学会了亚历山大的战术精髓——步兵与骑兵结合的战术。
很多时候我们都误以为亚历山大是靠的当时天下无敌的马其顿方阵获胜的,实际上并非如此,马其顿方阵只起到了一半的作用,另一半的作用就在于骑兵。亚历山大一般来说是用马其顿方阵重步兵顶住对方的主攻,吸引对方的主力,然后出动自己安排的侧翼的骑兵(他每战都亲自带领他的精锐“伙友”骑兵冲锋)发动进攻,或是扰乱对方阵型,或是绕到对方身后发动突击,从而打乱对方全军的部署,造成对方全军混乱,从而获胜。
举个例子:高加米拉战役,是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间的一场主力对决的战役。这个战役在我本人发布的西瓜视频里面有,是翻译的国外对这个战役的视频制作。
图中这种画叉的部队为步兵,粗线条的为重步兵,马其顿这边就是马其顿方阵,细线条的是轻步兵。
图中这种情况的代表骑兵,带星星的部队为国王亲自带领的部队。
红色为亚历山大军,紫色为波斯军。
这是战前双方的部署,马其顿这边是骑兵都在侧翼,中间主要是马其顿方阵士兵负责防守,一开始亚历山大就带领他的亲卫队,“伙友”骑兵在侧翼与波斯军的骑兵交手。
随后波斯发动了全面的进攻,亚历山大的左翼部队对上了对方的右翼部队,中间的马其顿方阵主要是顶住了对方的“不朽军”的冲击,右翼的部队拖住了对方左翼的进攻,这个时候,战场在一瞬间出现了一个空档,亚历山大瞅准了这个空档,率领他的精锐骑兵直接冲向了波斯国王大流士。
结果大流士挡不住亚历山大的进攻,从战场逃跑,这就导致了波斯军的全军溃败,接下来就是收拾残局了,波斯军不断的从战场上逃跑,自然就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最终被马其顿军击败。
所以,亚历山大实际上是一种步兵和骑兵组合的战术,其原理就在于充分利用马其顿方阵的超高防御力挡住对方的正面进攻,然后利用骑兵的高速机动性冲乱对方的阵型,使对方混乱从而取胜。这既需要军队有高度的纪律性和服从性以及战斗力,也需要统帅能够准确地把握战场的形势,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而准确地调整自己的战术策略,而这些在亚历山大时代都实现了:即有一个超一流的统帅,亚历山大,也有身经百战、战斗力强悍的军队。
这个战术的关键在于步兵和骑兵的比例,是的。比如罗马军团,一个军团总人数为4000-5000人,骑兵为300,一般来说,步兵:骑兵都超过了10:1的比例。而亚历山大的部队中,一般是步兵:骑兵为6:1的比例。
那么我们再看看汉尼拔最为著名的坎尼战役:
坎尼战役中,罗马为步兵80000人,骑兵6400人;迦太基为步兵38000人,骑兵10000人。从军队构成来看,罗马步兵:骑兵超过了10:1的比例,而迦太基方面步兵:骑兵为不到4:1的样子。
这是当时的对阵图,基本汉尼拔就是用重步兵负责防守、牵制罗马主力军团重步兵的进攻,只是有点变化,在于他把精锐部队放在了两翼,中间的前面是弱兵,后面是最精锐的重步兵,在交手的时候罗马大军就顺理成章地进行了中间突破,从而形成了一个口袋阵,罗马大军就往口袋里钻了。之后汉尼拔出动了骑兵,也是则侧翼,击败了罗马的骑兵,因为汉尼拔手上骑兵比罗马人多,10000对6400,而且汉尼拔的骑兵战斗力也强于罗马骑兵,所以很快汉尼拔的骑兵就击溃了罗马骑兵,之后汉尼拔的骑兵绕到了罗马军的背后,从而实现了对罗马军的合围。
这种战术就是亚历山大的战术,只是有些变化而已,基本思路不变,就是重步兵牵制对方主力,负责防守,然后利用骑兵的机动性绕到对方的背后,只不过亚历山大一般是打乱对方的阵型,而汉尼拔则是合围对方,其实都是一个套路。
战略安排汉尼拔除了战术上师承了亚历山大之外,在战略上也师承了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在数次与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交手的过程中,都放走了大流士三世,因为他知道一味地追击大流士只能造成无谓的伤亡。直到亚历山大把大流士三世所有重要的城市都占领了以后,才真正地追击大流士三世,直到他被自己的部下杀死。
汉尼拔也是如此,当时的罗马帝国,实际上是以罗马为中心,外加N多的同盟城邦组成的罗马同盟。汉尼拔的战略就是想通过几次大型战役打垮罗马军之后,再逐步地瓦解罗马同盟,将更多的城邦纳入他的麾下,等到所有的城邦都归顺他以后,再发动对罗马的总攻。
当然,当时的罗马城高大坚固,且人口众多,多达50万人,以他现有的兵力确实也是攻不下来的,但更多的是出于瓦解罗马同盟的原因,这点就是学的亚历山大了。
当汉尼拔刚从西班牙出发的时候,他有90000步兵和12000骑兵以及部分战象。他分出了20000士兵防守迦太基本土(后来证明这是对的,罗马在战争爆发后发动了对迦太基本土的进攻),还分出了12000人防守西班牙。
汉尼拔的进军是这样的,首先汉尼拔进攻了罗马帝国在西班牙地区的同盟城邦,这等于对罗马宣战,一开始罗马人认为迦太基进攻的地方不是西班牙就是西西里,于是派出两支部队,一支防守西班牙,一支防守西西里。
而在汉尼拔攻下罗马在西班牙的同盟城邦后,就翻越了今天法国和西班牙边境的比利牛斯山脉,这个时候罗马认为汉尼拔应该会进攻他们在今天法国的马赛城邦,当然也是罗马的同盟城邦。但是汉尼拔并没有进攻马赛,而是消失在了今天法国西南部的茂密的丛林里。
这一连串的动作搞的当时罗马分不清汉尼拔到底要进攻那里,实际上汉尼拔的目标是意大利,这个是罗马一开始并没有想到的。就这样,汉尼拔在罗马不知情的情况下翻越了阿尔卑斯山,当然,他的翻越也是损失惨重,损失了33000名士兵,翻越阿尔卑斯山后,他只剩下了26000名士兵,其中20000名步兵,6000名骑兵。
当然,这个情况也在他的计划中。
当汉尼拔出现在阿尔卑斯山南侧的时候,罗马人才如梦方醒,发现汉尼拔原来要进攻的是意大利本土。但是那个时候他们在意大利北部的兵力并不多。汉尼拔抓住机会打了几场胜仗,吸引了当地的高卢人加入了他的队伍,人数扩张到了50000人。
之后就一路南下,接连歼灭了数支罗马军团,战术基本都是步兵吸引对方进攻,骑兵迂回发动攻击,从而实现对对手的背后包抄,获得战役胜利。可以说亚历山大的战术精髓汉尼拔是学的炉火纯青了,当时能够看懂亚历山大战术的人很少,除了汉尼拔也就只有后来的西屁阿,罗马军事统帅,在扎马战役中击败了汉尼拔。包括当时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也只会用马其顿方阵作战,不会用骑兵作战。
顽强的罗马和坚固的罗马同盟在坎尼战役之后,由于罗马军团损失惨重,汉尼拔实际上可以直接进攻罗马城了,但是汉尼拔没有这样选择,而是选择进攻意大利南部,在那里占领一些港口,等待迦太基国内的增援,另一方面就是瓦解罗马同盟,吸引更多的城邦加入他对抗罗马。
但是战争到了这里,汉尼拔失算了。
罗马同盟非常坚固,因为罗马从公元前753年建国到第二次布匿战争的500多年里,一直在不断地吸收同盟城邦加入他们。他们和同盟城邦之间一直都是一种平等关系,每次出征打仗,罗马人出一半士兵,同盟城邦出一半士兵,获胜之后战利品也是罗马一半,同盟城邦一半。而且那个时候的罗马人非常守信用,能够为同盟城邦提供保护。不少被罗马击败的城邦,罗马并没有把城邦的人卖为奴隶,而是给他们自由,甚至允许他们成为罗马公民。通过500多年的演化,实际上当时基本整个意大利的罗马同盟已经被罗马化了,是罗马的文化被罗马同盟普遍接受并认同,所以愿意背叛罗马同盟而投靠汉尼拔的城邦少之又少。
因此汉尼拔在之后的数年里一直在意大利南部和罗马消耗着,但是汉尼拔的部队得不到多少补充,一直在减少,而罗马及其同盟却一直有着很强的恢复能力。再加上迦太基海军被罗马海军完全遏制,汉尼拔始终没有得到过多少国内的增援,以至于在意大利后来就几乎没有什么作为了。
随着部队的不断减少,以及最后从西班牙出发的援军被罗马军团歼灭,西屁阿率领罗马军团夺取了汉尼拔的老巢西班牙,汉尼拔最终不得不从意大利撤回了迦太基。
因此综合以上来说,在坎尼战役获胜之后,汉尼拔是可以进攻罗马的,但是那个时候罗马城防坚固且人数众多,汉尼拔的力量不足以攻克罗马城,而汉尼拔出于战略考虑,计划先瓦解罗马同盟,等到力量足够强大的时候再攻下罗马城,但是事与愿违,罗马同盟他始终没能瓦解,到最后军队在意大利消耗的差不多了,也就根本无力进攻罗马城,最终从意大利撤退回到了迦太基。参考文献:《罗马人的故事》日 盐野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