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怎么兴起的?
茶馆是专门用来饮茶的场所,有多种 称呼,如茶楼、茶室、茶馆,其中以茶馆 为多。尽管称呼不同,但意思一样,都是 供茶客饮茶、吃早点的地方。有独立经营 的,也有附属于餐馆、旅店和娱乐场所的。北京茶馆种类繁多,重要的茶馆有 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等。
其中大茶馆 的茶具一律用盖碗,碗盖打开时用于拨 茶,饮用时用于遮口,相当讲究礼仪。大 茶馆按其接待对象可分为若干档次,有红 炉馆、窝窝馆、搬壶馆等,其中红炉馆档 次最高。清茶馆,顾名思义,以饮茶为主 题,到清茶馆的多为老人家。馆内陈设雅 洁、简练,茶具皆用盖碗。
春、夏、秋三 季还在门外或内院搭架凉棚,散客坐前 棚,常客则坐室内,院内设雅座。书茶馆 则以评书为主题,饮茶只是为了更好地听 评书。书茶馆在开书前卖清茶,以供过往 行人歇息解渴。开书后,则不再单独接待 仅来喝茶的客人,除非边喝茶边听书。过 去,北京天桥一带的书茶馆,以曲艺为 主,如梅花大鼓、京韵大鼓、北板大鼓、唐山大鼓、梨花大鼓等。
著名的书茶馆布 置讲究,桌子和椅子多以优质的藤条、木 头为材料,有时还在墙上挂字画,营造听书的气氛。北京人春天郊游踏青,夏季观荷,秋 季赏红叶,冬天看西山雪景,因而在郊区 又出现了“野茶馆”。此外,北京还有专 供茶客下棋的“棋茶馆”。清代,茶馆是 重要的社会活动场所,食禄不做事的八旗 子弟整天泡在茶馆里面,所以清代北京的 茶馆史就是末代皇朝历史的缩影。
北洋军 阀、国民党时代,茶馆依然是政客官僚经 常出人的场所。天津茶馆也叫茶楼、茶社,除卖茶 外,经常伴有小吃、清唱、评书、大鼓等 节目,有点类似于北京大茶馆。除正式茶 馆外,天津的集体饮茶之地还有澡堂、戏 院、饭庄、茶摊位等。茶客什么人都有, 三教九流,一边喝茶一边欣赏节目。
每位 客人一壶一杯,如果几个人一起来,可以 一壶几杯。天津茶楼的分类不如北京茶楼 那样细致,也没有四川、杭州那样的独特风味,大多为综合性活动场所。如“东来 轩”茶楼,早茶茶客多为厨师,晚茶则是演 员与票友联谊清唱。“三德轩”茶楼,早 晨是漆工、瓦工、木匠等喝茶找事做的时 间,他们往往坐上半天’等待主顾,中午则 添唱评书大鼓。
还有些茶楼是不同阶层的 人清闲、看报、交流信息或棋友们下棋的 场所。此外,茶楼也常是古玩交易之地。上海人称上茶馆叫“孵茶馆”,一个 “孵”字,道出了上海人身处闹市,无处 消遣,到茶馆暂享清闲的心境。在上海, 最具地方特色的茶馆大多位于老城隍庙一 带。
如“老得意楼”,共三层,一层为劳 动者提供歇息、解渴、解饿的场所,喝茶 的人多为挑夫、贩夫,门口有烧饼摊。二 层档次比较高,文化气息较浓,茶客在此 可吃茶兼听评书。三层供玩鸟者聚会,充 满市中野趣。在城隍庙附近的豫园,是上 海最幽雅的茶室。豫园是一座传统的南方 私人园林,虽不如苏州园林,却也千曲百 折,幽雅动人。
里面设的几处茶室,品茶 环境相当好,有山有水有亭,十分雅致。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近代工商城市,上海 茶馆的文化气氛还算比较浓。过去,上海 公园也设有茶室,经常高朋满座,常有贵 家公子、小姐来品茶,美其名曰学“文明 气派”,实际上只是附庸风雅而已。
不过 有时也有真正的文化人来茶室聚会,虽然 书香味还比不上北京清茶馆,但在上海 滩,这也算是儒雅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