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常识中作战时通常会使用哪些战时保留方式呢?
战时保留方式是指平时对某些传感器、通信设备、导航辅助设备、敌我识别设备、武器及对抗系统的特性和操作程序进行保护控制,使之不被敌方查获或理解,留在战时或发生危机时使用,就能发挥军事效能。反之,如果预先被敌方掌握, 就可能被利用或压制。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阿根廷使用“飞鱼”反舰导弹击沉英海军先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就是一次经典的侦查与反侦察、跟踪与反跟踪的电子战战例。
1982年5月4日,阿根廷的1架P-2V “海王星”水上巡逻飞机在马尔维纳斯群岛东南约70海里处,发现由2艘舰艇组成的英国海军编队,分别是“赫尔墨斯” 号航空母舰和“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由于没有预警飞机,英军就用“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作为雷达警戒舰使用,相距航空母舰约20海里。
阿根廷得到情报后, 不顾当天的恶劣天气,立即派出3架装备有AM-39型“飞鱼”反舰导弹的“超军 旗”攻击机前去攻击。在“海王星”巡逻机的引导下,3架飞机向目标接近,到 达英军远程雷达警戒区时,担任攻击任务的2架“超军旗”关闭机载雷达,以距 海面40〜50米高度超低空飞行,避开英军雷达。
另一架釆取佯攻动作,迅速爬高,精确定位“谢菲尔德”的航向、距离、航速等参数,并把数据及时发送给下 面2架超低空飞行的攻击机组。距目标46千米处,攻击机组突然跃升至150米, 同时启动机载雷达,锁定英军舰只,目标的距离和方位数据便自动进入用计算机控制的导弹制导系统中,2枚已锁定目标的“飞鱼”式反舰导弹随之发射。
“飞鱼”导弹发射后迅速降至15米的巡航高度,在距“谢菲尔德”号 12〜15千米处,导弹进入搜索状态并迅速捕捉到目标。捕获并跟踪目标后,导弹再次下降到2〜3米的浪尖高度实施掠海机动飞行。由于“谢菲尔德”号舰载 雷达警戒系统与舰载卫星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差,1枚导弹在命中“谢菲尔德” 号前4秒钟才被监视哨发现,其舰长仅来得及喊一声“注意规避”,“谢菲尔德”号就被击中,不久沉入海底。
而另1枚“飞鱼”导弹因受到干扰而偏离目标坠入海中。从电子战系统的运用上看,阿根廷方面较好的使用了电子战技术和战术。首先,阿方利用侦察飞机,为攻击飞机提供了准确的目标信息要素,掌握了对方的 基本情况。其次,攻击机组釆用超低空飞行,实施无线电静默。
这一战术运用有 效地逃开了英海军对攻击机组的发现与跟踪,达成攻击的突然性。相比之下,英 海军的“谢菲尔德”号电子装备陈旧,缺少先进的电子战设备。舰上的965型“床架”对空警戒雷达对低空性能差,波束较宽,探测精度和分辨率较低。与965型 雷达联用的火控雷达和目标指示雷达又没有动态目标显示功能,且容易受海浪等杂波的干扰。
更有意思的是,“谢菲尔德”号上的2部有源干扰机都是设计用来 干扰苏制“冥河”导弹的,对“飞鱼”导弹毫无作用,而实际上也没有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