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与甲戌脂砚斋评本
公元1756年,也就是乾隆二十一年,当时的中国,看似依然强大,欧洲仍是战乱,但是暗潮汹涌澎湃,各种危机已在逐渐显现。而卢梭阐发政治思想的经典之作《社会契约论》,也于这一年已出版。
这一年,东印度公司炮击宁波、上海,进行强迫贸易,提出很多无理要求,直接导致,乾隆一怒之下,于次年断然决定:四个海关开放的四口通商都不搞了,以后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地贸易。从此,广州进入“一口通商”的时代。
庚辰本《红楼梦》第七十五回的回前页中有一段话:“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
甲戌脂砚斋评本,时间是指向乾隆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754年。
据此来看,这啥意思?甲戌脂砚斋评本为一残本。五月初七日,端阳节刚过了两天,中秋未到!缺啥中秋诗?缺的是以前的中秋诗,1755年的中秋节!既然乾隆十九年所见尚属残本,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已对清,那这一个中秋节会是哪一年?照常理分析推断,只能是乾隆二十年。
首先我们来看1756年的情况:
乾隆二十一年(1756)春,湖州大疫,苏州大疫,娄县大疫,崇明大疫,武进大疫,泰州大疫。夏,通州(今首都副中心)大疫。十一月,凤阳大疫(《清史稿》)。
夏大旱,有青蝇结阵如密雨过(数万只青蝇如龙卷风一般到处肆掠的异象),大疫,随之邑人多死(《沛县志》)。
苏州大疫,米价腾贵(《苏州府志》卷142)
乾隆在位60年,先后24年是瘟疫年。1756年的瘟疫是一场较大的瘟疫。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具体在民俗方面: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而端午日是草木药性在一年里最强的一天,这天采的草药治皮肤病、去邪气最为灵验、有效。民间有在端午采草药煲水沐浴的习俗,故称浴兰节。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菖蒲节古人认为菖蒲有辟邪作用,端午时节在门上挂菖蒲辟邪,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躲午节五月,古时北方称之为“恶月”,所以有的地方在端午节这一天,父母便把未满周岁的儿童,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避恶,故有“躲午节”之称。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地腊节道教《赤松子章历》把全年分为五腊,正月一日天腊,五月五日地腊。《云笈七笺》中说:五月初五名地腊,此日五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见世子孙所行善恶,以定罪福。道教认为一年中的这几个腊日是良辰吉日,适合祭祀祖先和诸神以祈福佑。
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再来看一下1755年的情况:
乾隆二十年,农历乙亥年,也就是公元1755年了。1755年的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是公历9月20日。
沈凤(1685-1755),江苏江阴人。官南河同知。袁枚极重之,随园联额皆出其手书。
李方膺(1695年—1755年),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
全祖望(1705~1755) 清代学者、文学家。字绍衣,号谢山。
张廷玉(1672—1755)。廷玉字衡臣,桐城人。
沈李全张――审理全章!
全章审理完备,故遂见有: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
若是照这样看来,倒象是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竟是在这之后。不知众人以为如何。